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寒假,母親的眼淚

寒假,母親的眼淚

小學三年級以後,每年寒假,語文老師最喜歡布置的作文題目就是:寒假裡的一件事。

忘了具體是幾年級的寒假。只記得我在悄悄寫作文的時候,母親正陪一位來串門的姐妹聊天。快寫完的時候,那位阿姨突然想逗我,說寫的什麼呢,給我們念念。母親也滿含期待的看著我。

母親沒上過學,她出生的那個村莊,燕崖鎮姚南峪村,在2017年被評為第四批山東省傳統古村落。姥姥的思想跟古村落的「古」字是極合拍的,她是典型的重男輕女,認為學文化不是女孩該做的事。所以,包括母親在內,4個姐妹沒一個認字的。

結婚後,母親覺得不認字沒文化是極大的遺憾。所以,她更迫切的希望我能早上學,好跟著我一起學習。在我6歲的那年開學季,她就想讓我跟著鄰居的孩子一起去上學。那天的情形我記得很清楚。我是極力反對的,因為我根本沒有思想準備。周圍的小朋友都是7歲才上學的,所以我堅決不去。她再堅持,我就大哭。她氣壞了,就扔給我一個能裝得下我的提籃,氣呼呼的說,不上學是吧,那就去挖野菜吧,干一輩子農活好了!

後來,到我7歲的時候的開學季,我沒等她催促就背起她給我準備好的花布書包,跟著一位大姐姐去學校了。記得剛上學的時候,她還悄悄跑到學校門口接過我。現在想來,那時的家長根本沒有接孩子的意識,估計是想悄悄打探我在學校是不是好好學習?

總之,一年級那會兒,一放學,母親就纏著我教她,要跟我一起學習。也許是學得吃力,也許是因為不斷地聽到父親的桃色新聞,她後來就沒心思跟我學了。

但是,每到晚上,我在讀一些需要背誦的課文時,她卻很喜歡聽的樣子。而我也喜歡朗讀,在那個沒有電視機(我上五年級時,我們家才有了一台18寸的彩電)的年代,我的讀書聲無疑給她帶來了一些快樂和慰藉。

所以,當那位阿姨提出讓我讀一讀我的作文時,我沒有絲毫猶豫,就像平時給母親讀課文一樣朗聲讀了起來。我以為母親會像平時聽我讀課文一樣覺得是一種享受。

可是我錯了,我發現聽著聽著,母親哭了。

我作文里寫的,是大年三十的夜晚,手舉著竹桿替父親放鞭炮的事情。大意是,父親說像我這個歲數,如果是男孩子,早就可以替大人放鞭炮了。我知道,父親的傳統觀念很重,自妹妹一出生,就因為有兩個女兒而嚎啕大哭。為了不讓父親失望,為了讓他覺得我也可以替他放鞭炮,我就硬著頭皮,克服心中的恐懼,替他放那串鞭。——事實證明,環境對人的影響真的挺大。後來我不但敢舉著杆子放鞭,還敢拿在手裡點著後扔出去,有一次扔晚了,剛離手就響了,震得自己的耳朵好半天都嗡嗡響!

也正是母親那次的眼淚,讓我更加發現了文字的魅力,從此在心裡埋下了熱愛文學的種子。

(山東省沂源縣物價局 齊欣然)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中國發展網 的精彩文章:

山東肥城:主要農副產品價格運行平穩
2017年中國PC市場銷量下降4.1%

TAG:中國發展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