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人,究竟在焦慮什麼

人,究竟在焦慮什麼

寫在前面:這篇文已經憋了好久了,因為思緒一直很亂,寫的不好,望提意見。ps:今日大凶,不宜出門逛街覓食,遂卧家中發文深思。

前幾天看到一篇諷刺現實的文章,內容還是在說帶血的餛飩。也許是看了太多類似的事情,見怪不怪了。但該文最後有個留言我覺得特別有意思:

XXX:現在這個社會,人人都想當魯迅。

這位仁兄的本意大概是說:大家都在這麼懟天懟地懟空氣,其實是在懟自己,懟自己所面臨的處境,希望藉此來發泄內心的憤懣。其實,大可不必如此。

我並沒有要把自己定位成一個什麼人生導師之類的想法,也許有的人看過或者關注過「L先生說」這個公號,其作者確實有一定的深度,但今天我只是想陳述一個事實:你不得不承認,現在很多人都有或多或少的焦慮症。

這些焦慮症其實都來自一個地方,那就是壓力。我們每時每刻都在承擔來自方方面面的壓力:公司領導要求工作今天必須完成;同事又新買了一套房,而自己仍在為了房租發愁;別人的孩子可以學鋼琴練舞蹈,而自己的孩子只能在鄉下玩泥巴;同樣的病症,別人的父母可以住在醫院的VIP病房使用昂貴的藥物.而自己的爸媽卻只能在老家的炕上慢慢等死......

所有的這些,上演了太多人世間的悲歡離合。

為了不讓這些事情發生在自己身上,出於人類本身的自私性格,我們只能拚命的往前跑,努力不讓自己成為最後面的羚羊,因為獅子就在後面。這也就是達爾文說的進化論。但是世界上的資源是有限的。人間的不公平也不是最近才出現的,所有人的最初目的都很單純,就是為了在這個世界裡生存下來。但,為什麼會出現上文中的焦慮?

讓我們追溯到最原始的時候,從生命的起源開始。請注意,這裡不是地理課,更不是生物大講堂。所以我們不討論生命究竟是怎麼出現的,只關注以後的進程。

假設有一天天地間突然發生了巨變,出現了一批最基本的新生命,這些生命很脆弱,彼此也基本一樣。但是就像前面說的,資源是有限的,每一個生命最幵始都是自私的,為了讓自己生存下去,它們開始改變自己以適應環境。但只要是變化,就會出現差異。所以我們不妨把這時的生命體分成兩組,一組是跑得快的,一組是跑得慢的。(這樣分組比較籠統,但易於理解)達爾文的物竟天擇,適者生存理論此時展現了其強大的說服力:體格稍微強壯的生命能搶到更多的食物和營養來使自己變得更加強壯。於是個體之間的差距被越拉越大,終於到了弱者們無法堅持下去的時候了。

這時候,聰明的強者產生了更加絕妙的想,去。它們把手中的一部分資源分給弱者,以便支持弱者能夠生存下去,這樣當獅子來的時候,弱者可以當他們的替罪羊,同時規定弱者要給自己服務。於是,世間最神奇的等級制度開始發展起來。弱者們覺得只要自己變強就可以改變自己的命運、強者們被迫也得不斷進步,否則就會被擠下神壇。幾乎所有的物種都在按照這個邏輯順序演變,包括後來出現的人類。

但是人類明顯是個開掛的種族,在石器時代以前,我們的老祖宗們和當時的野獸差不多,專註於捕食和繁衍。突然有一天,在非洲的南部出現了一個特別的種族,我們稱他們為能人。能人的出現標誌著等級在人類中開始出現,後來的母系社會將這個制度進一步發展,直到古代的奴隸社會時期,等級制度逐漸趨於完善,人間的不公平也到了極點:奴隸主可以隨意處置奴隸,包括他們的生命。

我承認,等級制度其實是很適合當時的自然環境的,因為這樣可以最大限度的讓種族延續和發展下去,這一點歷史已經證明了。但我想說的是,歷史發展到現在,等級仍然存在。這是個不爭的事實,但仍然是有利於人類發展的。

前面已經講過,生物體的變異把群體分成兩類,一類跑的快,一類跑得慢。跑得快的那一批人也只是在某個方面比其餘個體具有優勢。有些人天生身體強健,有的人善於思考,長於科研。把合適的人放到合適的位置,就是領導的能力體現。並不是所有的人都具有領導的潛力,習慣影響性格、性格決定行為、行為反過來又決定習慣,這是個神奇的多米諾怪圈。我們每個人都是社會的個體,只是因為看到了自己的短板,所以焦慮。但如果把彼此之間的差異放大到全人類的角度,你就會發現,你自己的經歷真的就是只是滄海一粟,微不足道。

至於如何在日常生活中處理這種焦慮和壓力,詳見下文。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君子仗劍走天涯 的精彩文章:

TAG:君子仗劍走天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