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深入遼寧朝陽一線,探訪紅山玉高仿基地

深入遼寧朝陽一線,探訪紅山玉高仿基地

遼寧省,紅山玉的故鄉;朝陽市,仿製紅山玉的產地。為了讓讀者更清楚地了解真假紅山玉的區別,我們的記者深入高仿品製作工廠,采寫了這篇一線大揭密的權威報道,希望能對喜愛收藏紅山玉的讀者有所幫助。

高仿工廠的美術師正在玉件上勾畫豬龍。

明知道不是古董,還以幾千元的標價陳列在精美的禮盒裡等待買主;怎麼看怎麼像真品,在花大價錢買回去之後卻被人告知自己只買到了一件高仿品。像這樣的「真小人」與「偽君子」充斥著古玩收藏市場,尤其在紅山玉的市場上最為嚴重。那麼什麼是高仿品?高仿品到底高在哪裡呢?

技術指導來自國營玉器廠

2009年1月14日,我們趕赴遼寧省朝陽市一家生產高仿紅山玉產品的玉器雕刻廠。這家工廠位於龍城區八里堡,已成立十多年,生產的玉器包括純工藝品和模仿各時代古玉的高仿玉器,對紅山玉的仿製是他們產品中比較重頭的一部分。說它重頭,並不是產量巨大,而是因為每件高仿紅山玉器的出廠價都很高,有的精品甚至可以買到上千元,一件仿紅山「玉人」頂得上十多件仿民國的「玉牌」,所以廠里很看重這類產品。

說是工廠,其實只有幾間租賃來的平房。院子里堆著一些大大小小的青綠色「石頭」,還有一架高高的「割草機」和很多盆盆罐罐。工廠的王廠長迎上來介紹說,別小看這些「石頭」,這裡面就是玉,較高級的和田羊脂料1斤就要1萬多元,「而我們常用的岫岩料按質量不同價格也不等,好的也要上萬元1斤」。這高仿的成本委實不小。

那架高高的「割草機」就是割玉機,用來將這些玉料切割成符合產品需要的小塊。而那些盆盆罐罐呢,就是仿古做舊工藝需要的一些工具了,王廠長神秘地說:「這些等一下再告訴你們吧,這可都屬於商業機密了。」

一進入車間,我們就看到十多位戴口罩的工人正在用類似牙科醫療器械的鑽頭研磨著手中的玉。王廠長說,現在因為過年放假,有幾位工人提前回家了,要不這裡的人還要多呢。那麼「紅山玉」在哪裡呢?

「我這裡有一塊剛剛畫好草圖的。」說話的是廠里負責美術的王技術員。他打開抽屜,摸出一件用黑筆勾勒了豬龍輪廓的玉塊給我們看。這豬龍雖然還只是玉料上的線圖,卻已經線條流暢、表情溫馴,大有真品的「神韻」。

線圖的作者王技術員看起來年齡不大,卻是工廠里很有分量的「知識分子」,他早年在國營的錦州玉器廠學過手藝,後來玉器廠倒閉,因為有制玉的好手藝,遂被邀請來這裡主持美術工作。他的工作台上有一個書架,什麼《古玉收藏入門百科》、《芥子園畫譜》、《赤峰博物館文物典藏》、《古董速查手冊——玉器》、《中國玉器定級圖典》……琳琅滿目的專業書籍把書架塞得滿滿當當,有的書因為翻閱頻繁還起了毛邊,看來王技術員的理論修養非常到位。

「讀這些書對設計紅山玉有幫助嗎?」

「幫助很大,我們做紅山玉並不著急,一個禮拜做兩三塊就可以了。但是每一塊都要依據切下來的玉料的形狀來設計。我們的設計是要模仿博物館展品的樣子,但是這裡面也需要我們自己的靈感。」 他不好意思地笑了,「那些藏品的樣子已經記在我心裡了,像這塊豬龍,你拿到玉料,心裡就要知道自己想做什麼,如果沒學過美術,不了解玉器,面對白紙一張的玉料,怎麼會知道這裡面藏著什麼,又怎麼能設計得像呢?」

這也許就是「胸中有丘壑」的意思吧。說到自己的專業,王技術員顯得有點興奮:「我設計的紅山玉仿得很像,可以達到亂真的地步。讓別人看不出來是假的,那是很過癮的事情!」看來在這家工廠里,王技術員的作用很重要,「您這樣的骨幹,廠長得用高薪才請得起吧。」

「我的薪水就不透露了,單說這些工人的月薪,就有一兩千塊錢,這在朝陽也算是白領的水平了。」如果沒有更多的利潤,工廠是不會給工人這麼高薪水的,由此也可以看出高仿品市場的火熱。

高仿流程遠比你想像中複雜

玉料被切開之後,又經過了王技術員的巧手設計,從流程上講,之後就需要工人對玉件進行加工了。高仿玉器的加工比較複雜,按程序來說包括了制坯、成型、鑽孔、鏤刻、起花、盤摸、拋光、仿古做舊等工序;從手段來說可以分為兩種。王廠長介紹說,「一種是全盤仿古,從開料、鑽孔、掏膛、起花……到最後拋光、盤玉,都採用極為原始的操作工藝,使用簡陋的木棍、竹筷子、金剛砂等工具。其製作周期要歷時1到數年,製作數量非常有限,所以這樣的製作成本是很高昂的」。而在高仿紅山玉方面,其價值是與成本成正比的,成本越高、耗時越長,其收藏與投資價值也就越大。

「所以不能說因為這種手段麻煩就沒有人這樣做。不過我們工廠採用的是另一種手段,就是現代工藝與原始操作相結合。以電動工具對古玉的製作痕迹進行深度臨摹,盡量達到神似的效果,比如用線鋸模擬古玉製作中皮繩打磨的效果等等。當然這些並非高仿的關鍵之處。高仿的關鍵之處在於拋光、盤摸及製作後期的做舊。」王廠長說。

細數起來,高仿紅山玉的加工需要十道工序,而這家工廠經常做的是照片中能看到的這幾步,其中第二步用線鋸割玉因為效率比較低,現在已經很少使用了。

砂輪磨瑀。

電鑽鑽孔。

線鋸割玉。

草酸做舊。

為做舊仿古費盡心機

針對每一件古玉的不同特點,製作者都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王技術員詳細給我們列舉了一些具體情況。比如出處,紅山玉的出土地是 「干窯」(乾燥的墓穴)還是「濕窯」(水氣較大的墓穴),其區別在玉件上表現得就很明顯。紅山文化發現地之一——內蒙古自治區赤峰市以北以西的地區靠近沙漠地帶,風沙大,空氣乾燥,所以那裡的干窯比較多,墓葬中出土的玉器就不會出現沁色、包漿等現象,皮殼與新做的熟坑器件沒有任何區別。而與干窯不同的濕窯,由於靠近河流、湖泊,墓穴中土質潮濕、水氣較大,所以,濕土中的玉器便在幾千年的時間裡,與泥土中的礦物質發生了化學反應,必然要形成深淺不同的沁色與包漿。

「對於從干窯出土的玉器,其高仿工藝相對比較簡單,只在拋光、盤摸階段做足功夫就可以了。」王廠長說。

干窯器的拋光多採用傳統的「文拋」法,具體又分三種:一種是較為原始的手工盤弄與玩摩,這種方式與紅山時期的治玉工藝更為接近,比較費時費力,但效果較好。王技術員領我們來到一位小姑娘的工作台前,她正在用電鑽頭拋光玉器,「我們工廠比較常用的是這種機器拋光的『武拋』,雖然粗糙了一點,但是這樣產品出來得更快」。

還有一種「文拋」是把做好的玉器放入裝有糖皮與規格在2500目以上的白鋼玉砂的布袋裡,以揉搓布袋的方式進行,這種做法雖然比不上電鑽的效果那麼立竿見影,但也較為快捷。

值得一提的是,我們在採訪這間工廠之後又聽收藏家王冬力介紹了第三種「文拋」法。為了獲得更大的利益,一些高仿品做出之後,為求達到「熟坑」的效果,製作者並不急於出手,而是跑到鄉下,交給農村的婦女或老人貼身佩戴,過個三年五載再拿錢收回。這期間佩戴者不論勞動還是休息,坐卧起居時器物皆不離身。仿品長期地接觸「人氣」,就可以達到養玉的目的。而期間不免會發生的磕磕碰碰,使仿品上產生一些細微的破損,這同樣也是高仿者所要的「熟坑」效果之一。等到「人氣」把仿品浸潤得幾近熟透,再加上一些新新舊舊的磕碰痕迹分布得差不多的時候,高仿者就該回來「收貨」了。這樣「文拋」出來的、帶「熟坑」效果的高仿品,一旦流傳到市場上就會很有迷惑性,用一般的檢測和鑒別方法很難識別。

說到古玉殘件的再加工,即「老玉新工」,王廠長說那都是小作坊乾的事情,他們這樣追求生產效率的工廠一般不接這種定單。但作為高仿界的同行,他們對「老玉新工」的手段還是很欽佩的。「老玉新工」也屬於對「熟坑」效果進行模仿的一種方法。由於材料本身是「真」的,只要工藝上不出紕漏,在加工過程中模擬一些古代的製作工藝,比如線鋸效果、熟坑效果、木砂鑽眼效果等,這種高仿品就可以與真品幾乎一致。

一般藏家一想到做舊,第一反應就是鹽酸腐蝕。的確,對玉件表面進行化學加工的工藝,在模仿濕窯玉器時是必不可少的。「鹽酸只是其製作材料中的一種,還是比較低級的一種」,聽起來王廠長在這方面有很多心得,「要說起濕窯做舊的全套功夫,那是非常複雜的」。

他介紹說,包漿做舊所用到的方法一般多為酸咬、高溫、油炸等工藝。酸咬所用的酸,一般有青氟酸、草酸、鹽酸、硫酸等。比如製作沁色時,草酸就是專門用來沁雞骨白的。對包漿的模仿重點在一個度上,如果做得過了,便容易看出破綻。所以有時候高仿者會用一些鹼土,將玉件包裹在鹼土裡面進行高溫、驟冷等處理,以使鹼性物質滲入到玉體的內部,並於皮殼表層產生一定的次生物質。更「專業」的人士還要用到墓土、鐵屑等物質。其中的墓土,多來源於年代久遠的墓穴。紅山玉的高仿做舊,所採用的便是紅山古墓中的墓土。拋光前,把墓土摻水攪成泥漿,把器件浸入其中,然後取出,再經過高溫處理,以使得泥漿從石門的溝槽里深度滲入到玉體內部。這種做舊工藝所做出的玉器,甚至可以安全通過碳14法的年代檢測。

「這些手段都是在拋光前進行的,因為這時候石門、石孔處的溝、糟都比較粗糙,做舊的效果更容易滲透到玉石的內部,可以滲得很深,做舊的效果是從內到外」。講起這套做舊心得,王廠長如數家珍,「而拋光後的做舊則是從外向內,效果要遜色得多。所以拋光後能做的只有皮殼上的一點工作,比如沁色、開片」。

我們了解到,仿紅山玉的沁色,一般都是通過高溫、酸咬等工藝達到的,其做法通常是將玉件先用火烤,烤到一定程度,再在玉件的指定位置點上酸性液體,此時的玉塊,是點哪兒哪兒變色。「而這種處理方式在我們業內說起來,也只是一種常規的做舊手法」。採訪快要結束時,王廠長最後透露了一個製作沁色的絕招:將鐵屑與器件拌在一起進行炒制加熱,達到一定的溫度後,再倒入白醋,然後裝入布袋,埋於地下半年或一年左右。如此高仿出來的產品,最後效果與真品相比幾乎可以達到相同的程度。

從下圖這張照片來看,這家工廠的作業環境是很簡陋的,而它的產品卻不僅有惟妙惟肖的高仿紅山玉,還有下圖這樣精美的玉器禮盒。據說這樣的禮盒在商務饋贈中很受歡迎,也許這也是因為紅山文化的魅力吧。

部分藏家應進行反思

簡陋的黃土路、低矮的廠房、粉塵瀰漫的作業環境和工人們粗糙皸裂的手……如果不是親自走訪,我們實在很難想像精美的紅山玉仿品就誕生在這樣的地方。業內專家們對高仿紅山玉器給出了一個界定:高仿品的價值,體現在選料與工藝上。選料必須選上乘的玉料;而複雜的工藝要求使得一些高仿品需要耗時1年甚至數年才可以完成,仿製成本很高。所以有些藏家認為高仿品的收藏價值也並不比真品遜色多少。有的藏家以為花幾千元錢就可以揀到真品紅山玉,然後就可以高價賣出以獲得暴利,這樣的心態並不是收藏、鑒賞紅山玉的正確心態,在這樣心態下如果吃虧、上當,除了埋怨造假者以外,也許我們更應該對自己進行反思。

來源《中華遺產》雜誌,飾迦編輯,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歡迎關注[飾迦]微信公眾號:shjia2017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古玩飾 的精彩文章:

溫莎公爵夫人,世上擁有珠寶最多的女人之一
借一雙慧眼來觀佛

TAG:古玩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