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淺談鑒定鑒賞古玩藝術品的認識

淺談鑒定鑒賞古玩藝術品的認識

鑒定藝術品要學會規範步驟:

鑒定步驟要規範化,要養成一個好的習慣。有時候,即便你掌握了古玩鑒定的一些知識和方法,如果沒有一個好的習慣,有朝一日,在鑒定的道路上也肯定會繞彎路。「對於收藏品,辨真偽是第一步,評價值是第二步。如果把這個步驟顛倒了,那就肯定會出毛病了。」

「如果看到一個物件,上來就去認定——這件是宣德官窯,價值是幾千萬甚至上億等等,思路就容易受到價值的影響,從而疏忽了應該按部就班的辨真偽這一重要步驟。所以,因為這種情況而造成損失的,不僅僅限於外行人或者初學者,好多行家名手也因此栽了跟頭。」

工藝痕迹是鑒定關鍵點:

鑒定靠的就是光澤特徵、神韻特徵、手感特徵、工藝特徵、材質特徵、傳世痕迹、出土痕迹等特點,這些知識的學習過程一共有16個學時,並不是短時間就能消化和吸收。上一次我們大概講了講光澤、手感、出土痕迹的知識。表示工藝痕迹指的是前人使用的工具和當時的加工工藝等等,現在是根本模仿不了的。

物件在地底下埋藏了幾百、幾千年,它的出土痕迹也是仿不了的。掌握這些要點,對於搞藝術品收藏的朋友,每一點都具有重要的意義。一個物件的器形、紋飾甚至神韻,都有可能仿造出來,但是唯獨痕迹和工藝無法仿造。這兩點只有可能模仿的像,但是模仿的再像也僅僅是像,不可能仿的一樣。

古代加工一件玉器,它的雕琢過程就是一個打磨的過程,比較鋒利。當我們用手握住古玉的時候,會有些許的扎手的感覺,尤其是戰漢的玉器,這種感覺尤為明顯。當代琢制的玉器,雖然打磨和拋光的精細程度是遠遠超越前人的,但是上手的細滑程度,卻總是比老玉的感覺澀一些,而且多多少少都會有種油乎乎的感覺。

結語:

做收藏要走進「收藏圈」:

玩收藏,要進對門,多認識圈內的朋友,或者說多認識有真貨、有好貨的朋友,用掌握的要點多看、多鑒定真正的古玩藏品。買東西更不能圖便宜,在上個世紀八九十年代,在地攤上興許還能買到些老東西、好東西,但是在當下這個時代,地攤上基本上全是仿品了。「一個成功的收藏家,背後肯定有許多個成功的古玩商——這在收藏界基本上也是一條定律。」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明幡社 的精彩文章:

TAG:明幡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