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年終獎你領了麽?漢朝豪氣年終獎,相當於1年的俸祿收入!

年終獎你領了麽?漢朝豪氣年終獎,相當於1年的俸祿收入!

每當年關將近,辛苦工作一年的職場人就逐漸將目光聚焦在「年終獎」這個大紅包上。其實不止在現代,在中國古代,年終獎就開始興盛了。

年終獎你領了麽?漢朝豪氣年終獎,相當於1年的俸祿收入!

在東漢時期,每到年末臘月,皇帝就會給文武百官發放年終獎,當時稱之為「臘賜」。據《漢官儀》記載,大將軍、三公各錢20萬、牛肉200斤、粳米200斛,特進、候15萬,卿10萬,校尉5萬,尚書3萬,侍中、將、大夫各2萬,千石、六百石各7千,虎賁郎、羽林郎3千。當時的大將軍、三公的月薪只有17500錢,這年終獎相當於他們一年的工資收入了。按照購買力來換算的話,漢朝的20萬錢大約相當於現在的10萬人民幣,是不是很羨慕呢?

年終獎你領了麽?漢朝豪氣年終獎,相當於1年的俸祿收入!

相比東漢豪氣的年終獎,宋朝廷發放的年終獎就相當「小氣」了,宰相、樞密等高級官員每人只有5隻羊、5石面、兩石米和兩罈子黃酒,僅此而已。乍比之下,滿滿的落差感。其實宋廷實行的是高薪養廉政策,在年終獎上雖然略顯小氣,然而在工資上卻十分豪氣。

宋朝對官員極其優待,除了正俸,平日里還有各種五花八門的補貼名目,包括祿俸、職錢、公用錢、職田、茶湯錢、給卷(差旅費)、廚料、薪炭等等,可稱的上是「恩逮於百官者惟恐不足」。就以清正廉潔的開封府尹包拯包大人來說,其每年的工資加補貼摺合成人民幣就有600多萬!

年終獎你領了麽?漢朝豪氣年終獎,相當於1年的俸祿收入!

到了清代,年終獎就比較「神秘」了,因為清朝皇帝是以荷包形式賞賜給眾大臣的。據《嘯亭續錄》載,乾隆時期「歲暮時諸王公大臣皆有賜予,御前大臣皆賜"歲歲平安"荷包一」。至於荷包裡面是什麼則要看皇帝心情了。賞賜給蒙古親王的那對大荷包裡面裝的是各色玉石八寶一份;小荷包四對,內裝金銀八寶各一份;又小荷包一個,內裝金銀錢、金銀錁各四枚。這也可以算是還不錯的「年終獎」了。

年終獎你領了麽?漢朝豪氣年終獎,相當於1年的俸祿收入!

民國時期也有年終獎。掌柜、經理會有幾千、幾百大洋不等,而商店夥計、公司職工則是幾十或幾個大洋。至於商鋪或作坊里的學徒,由於平時一般都是沒有工錢的,到了年末老闆一般也會發個二三十塊大洋的紅包當年終獎,遇到實在是小氣的老闆也可能就請學徒吃頓好飯算是年終獎。而地主家的長工到了正月,地主家會給長工加肉,表示拉攏鼓勵,如果東家在正月沒有給長工加肉,則會被蒙上慳吝的惡名。如此看來,吃肉算是長工的年終獎吧。

新中國成立後,實行的是計劃經濟政策,所以年終獎是以實物形式發放,可能是食物或者票券。最典型的是大塊的凍帶魚、凍肉,或者讓大家排隊領自行車票、縫紉機票。所在的單位是不是「厲害部門」,廠長或局長是否有「本事」「魄力」,在很大程度上會決定職工在年終獎上回收穫到什麼。改革開放後,商品的種類得到極大的豐富,實物獎勵最終被取消,單位開始在年底發放年終獎金了。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TA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