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中醫 > 最讓中醫難以回答的問題是什麼?

最讓中醫難以回答的問題是什麼?

在我從醫幾十年的生涯中,你們知道最讓我難以回答的問題是什麼嗎?醫生,我這個病吃幾天葯能好?醫生,你有把握治好我這個病嗎?

不是說所有患者問這個問題不合適,也不是這樣的問題不該問,而是在問這個話的語氣和語境是不一樣的。

如果患者是出於擔憂和焦慮,並且這種擔憂和焦慮對身體的傷害和對生活的影響已經超過了疾病本身對身體的影響,我會說沒問題,病肯定會治好的。

這不但是對患者的心理安慰,也是對自己的要求,因為這種承諾是要負責任的,所以我也會盡一切能力去鑽研、去探討這個疾病的最佳治療方案。

但很多時候我們患者問這個問題的心態和語氣是你有把握能把我的病治好,我就讓你治療,你治不好別浪費我的時間和我的金錢。言下之意,小心治不好我會讓你賠償的。

或者說吃藥過程中病情有了些變化,或吃上藥沒有患者預期的立即減輕,也或者不但沒減輕,反倒加重了。就立即認為是醫生開錯了葯,導致疾病加重了。

我們的醫學前輩曾說,醫學是一個不確定科學,正如世界上沒有相同的兩片葉子,人體也沒有完全相同的兩個疾病。即使同一種病在不同人身上也表現得千差萬別,治療後的表現也是千差萬別。

所以有權威專家給醫療的定義是:偶爾治癒,時常陪伴,常常安慰。

比如流感,也可能一個人沒用藥喝點水就好了,而另外一個人也可能進了重症搶救室,最後奮力搶救還死亡了。所以對一個小小的感冒,我也從不敢給患者保證幾天就能好,發燒多久一定會退燒。

但正因為有每個人疾病的這種不確定性,我們作為醫生幾十年如一日,從來都是戰戰兢兢,每每臨症如履薄冰,即使對一個感冒,我們都會謹小慎微,細心呵護,唯恐有半點差池。碰上疑難雜症,更是點燈熬油,日思夜想。

儘管這樣,我們也會發生很多治療的失敗案例,當這個時候,就需要我們醫患雙方共同奮戰,一同努力來剖析原因,達到成功的治癒目的。

在醫療中發現的任何問題不管出於醫生還是患者,都有許多不可控因素,但只要我們目的明確,為了治癒疾病,都會有解決方案的。

更何況,還有很多因素不在醫生的掌管之下,有時這種情況令人啼笑皆非。

現在一一舉例,希望對我們大家有所啟發:

案例一:

有一個患者蕁麻疹,治療很快就好了,但不久就又犯了,就又接著治療,又好,又犯,如此反覆,也反覆查找了沒有過敏因素,穿衣,吃飯,用品都一一排查,就是沒找到原因,最後患者無意說在單位洗澡,一下聯想到工廠的水可能污染,從此不在單位洗澡從此就好了。

案例二:

還有一個孩子,從我接手治療,再沒找過其他大夫,有一天媽媽說孩子總喊後腦勺疼,就開了幾幅葯,好了,又過幾個月,還說疼,讓檢查也無果,什麼都好。

再一次發燒時,我發現找我時竟然拿著冰袋,還美其名曰,一邊吃你葯退燒,再枕冰袋幫助一下。風寒感冒,開藥去寒都嫌慢呢,這媽媽用了冰袋來加強治療,這是幫助治病呢,還是造病呢,遇到了不信任的媽媽一定會說吃藥給孩子吃出了頭疼的毛病。

案例三:

有一患者,是關係很好的熟人,給開藥後下午打電話說,救命,不行了,整個身體都動不了,只有嘴巴能動,我安慰說別急,很像附子中毒的表現,讓家裡人去買100克甘草煮水喝,不行就去醫院急診。自己腦子飛快思索,附子我只開了8克,愛好中醫的朋友可能了解到,中醫大師級的用附子幾百克急救,附子是一味溫陽葯,用來暖人體陽氣的。急症回陽救逆的,可以救命的。但副作用中毒會全身麻痹,也會導致死亡。而我的劑量完全在安全範圍,不會有如此副作用。所以沒有馬上去醫院急救,觀察再看,當患者喝了甘草水後,一下噁心嘔吐了,患者一下子好起來了,之前的不適完全消失,又和我說吐出了好多杏仁,我說你怎麼吃杏仁呢,她說我喝完葯,把藥渣里的杏仁全檢出來吃了。此處是重點:杏仁含有氫化物的,致死速度比附子強無數倍。如果此處出意外,是醫生的責任?誰會奇怪的撿藥渣的東西吃。

案例四:

有一小兒,來診時咳喘嚴重,開完葯催促媽媽趕緊回家抓緊煮葯,結果晚上就打電話,說孩子吃的葯全吐了,還增加了肚子疼,問是不是葯開的不對症,我說你怎麼吃藥的,說有事情耽擱了,晚上才煮好葯,就讓孩子把一天的劑量一次喝了。天啊,這是藥物啊,你會早上吃一頓飯把全天的飯吃了嗎?平日我們的家長戰兢懼怕的問葯是不有毒,是不對孩子有傷害,在治療劑量之內都這麼擔心,可是喂起葯來也不顧劑量的,就這麼粗暴,充話費送的孩子嗎?

案例五:

發燒的孩子,囑咐家長吃清淡點,複診一看舌苔更厚膩,發燒照舊。問家長給孩子吃啥了,回答按你說的沒給吃肉,但怕孩子缺營養了,只給餵了雞湯。雞湯不是肉,確實不是肉,家長也沒錯,可是什麼是清淡?就是吃了容易餓的,你喝了肉湯雞湯容易餓嗎?那裡面的營養豐富著呢!

案例六:

一個看了一年多疾病的患者,問煮葯要一個多小時嗎,我說對啊,應該給你囑咐過吧,患者說,可是水不夠啊,我就煮半小時,我想說這種補藥你不是浪費藥材嗎,

還有一患者也很有理由啊,煮半小時效果也有啊,每次病都好了,可是你延長了病情治癒的速度好不好,這個煮葯時間是醫聖定製的,也經無數人驗證的,是最大化效果的性價比時間。

案例七:

前兩天有個八十多歲老人家,來看感冒咳嗽,複診時效果不大,咳嗽好轉不明顯,給老人又開了補益肺氣的葯。老人家第二天又來了,說今天又吐又拉,但沒有絲毫埋怨。我檢查了處方,沒有一點這樣的成分,我幫老人逐一分析,說老人可能白天在外面吹風受寒,葯再吃一天觀察。隔天趕快打了電話,老人愉快的說咳嗽好多了,沒有再吐再拉了,還說發現拉肚子原因了,把葯沒加熱偷懶喝上了。

有個媽媽在群里說「我還有個體會,當家長的平時要多留意孩子的癥狀,醫生看病是望聞問切四診參合,如果家長在問診時回答準確,醫生的辯證能更准。」

的確,家長細心點,對孩子病情描述的越準確,醫生的處方針對性就越好,否則很多時候醫生只能憑經驗來處理。那麼是人和人之間,總是有差異的呀。

解讀信任

信任對醫療行業來說太重要了,前兩天聽一個同行的演講」你邁出信任的第一步,剩下九十九步我來為你走。這是多麼大的勇氣和承擔呢!真的向我們的這些偉大的同行學習。

對於中醫來說,中醫的所有治療都是順應人體本身的生命力,當身體出現暫時的能動障礙,用治療來幫助一把。就如一個拉車爬坡的老牛,力氣不夠,從後面推一下,就平穩上去了。從這個角度來說,不管疾病大小都是應該及時治療的,只有中醫才符合這種理念。

從中醫角度來解讀信任,不僅僅是配合治療、不發生醫療糾紛這麼簡單。中醫先賢講不信者不治,不是指做醫生的不夠慈悲(你不信任我,我就不救你的命),而是中醫從解讀人體生命的奧秘而得出來的結論。

中醫的人體觀說到的精、氣、神,會作用於人體的物質系統,換言之就是喜怒愛樂會產生各種或加速或增加神經遞質的物質分泌,而這種神經遞質會通過身體的各種機制來作用於人體的各大系統,來調控人體的各種生理病理反應。

試想,當你認為你自己的病好不了,這種情緒反應還會對人體帶來再一次的損傷。就像許多癌症病人當知道自己得了不治之症之後被嚇死,這個已經是不爭的事實。

當你信任某個醫生會治療你的疾病時,你會積極配合,那麼你的潛意識也開始自我療愈自我救贖,而大夫又能找到幫助身體的那個癥結,其實就起了個輔助作用。所以真正治療疾病的是你自己,而不是醫生,真正摧毀你的,也是你自己而不是醫生。中醫講身體有大葯,就是這個道理。

再延伸一步說, 一個想要治好疾病的人,自然會遇上一個能治療你疾病的人;一個良善的人,在一生中自會遇上良善的人;一個想要事業成功的人,自會遇上助力其事業成功的環境。不是說心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嗎?

當然,信任不是迷信,不是崇拜,從事醫療這個行業的每一位醫療工作者都是人,和所有的人類一樣,有自己的喜怒哀樂。正如每次我生病時總有患者驚訝的問我,醫生也生病?醫生不是神,當然也會生病。當然也有人性的所有弱點,包括專業領域的盲區,他只是比普通人擁有了專業的知識結構,但不是全知。

每一位醫生都有自己治療失敗的病例,所以醫生是需要終身不斷學習更新的。

在所有的醫療領域裡,都有完備的一級級會診制度,就是為了最大限度地避免某個個體醫生所帶來的誤判、誤診、誤治。

所以當我們患者到某位醫生面前尋找治療時,也需要做出自己的判斷,當治療中出現某種障礙時,你需要做出智慧選擇,是繼續治療,還是中斷治療,再一次尋找治療自己疾病的醫生呢?

版權聲明

本文來源「葯香小屋」微信公眾號,編輯/半夏。

版權歸相關權利人所有,如存在不當使用的情況,請隨時與我們聯繫。

青年中醫 好文選讀

-商務聯繫-

-轉載原創聯繫-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中醫同城 的精彩文章:

有些痛,等不了老中醫
她辭掉大學講師,跟隨父親學經方

TAG:中醫同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