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天下 > 餃子不是中國人專利?來看歪果仁千奇百怪的dumpling

餃子不是中國人專利?來看歪果仁千奇百怪的dumpling

馬上就到大年三十啦,你家有春節吃餃子的習俗嗎?

可能有的小夥伴會以為,餃子是中國人的專利,但事實並非如此!

餃子是中國的,也是世界的。圖片上密密麻麻的標識說明了一切……看完你就會發現,吃遍世界各國的餃子,可不是一個容易完成的任務啊!

01

- 中國 餃子 -

世界上可見的餃子類食品據說都起源於中國。現存的最古老的餃子是從新疆維吾爾族自治區的古墓中發掘的,是唐代的餃子。從更加古老的時代遺址中發現了食用餃子類食品的痕迹。

雖然它是如何傳承下來的尚處於推測階段,但是通常認為是經由絲綢之路傳到歐亞大陸的。

02

- 日本 Gyoza -

日本的Gyoza以煎餃為主,比較像我們的鍋貼。餡料是豬肉、大蒜和白菜,通常肉很少,蘸料跟我們類似,也是醬油、醋和辣油。

03

- 韓國 Mandu -

韓語把餃子稱作饅頭,包著的餡料是牛肉,還有大量的辣椒,形狀為半月形。

04

- 俄國 Pelemeni -

俄國餃子 Pelemeni(пельмень),又稱西伯利亞餃子。餡料也是各種肉餡,豬羊牛魚都有。

傳統的餡料配比是:45% 的牛肉,35% 的羊肉還有 20% 的豬肉,會用黑胡椒和洋蔥、大蒜等調味。(不過維基百科的圖,配的都是酸奶油 ……)

不得不感嘆一句:不愧是戰鬥民族,一個餃子里都有三種肉!

05

- 義大利 Ravioli & Tortellini -

意式方餃(Ravioli)是義大利的傳統美食。用雞蛋和麵粉做成方餃的麵皮,包入肉和蔬菜,放入水中煮熟。因為形似一個扁平的小枕頭,所以經常被稱為方餃子。

還有一種義大利麵食叫 tortellini,很多人叫它義大利餛飩。但又因為長得更接近中國的餃子,也有人叫它義大利餃子,傳說其造型最初就是由一位有名的麵食師傅參照情人的肚臍做出的。

06

- 波蘭 Pierogi -

波蘭餃子(Pierogi)也是聖誕節或重大節日時餐桌上必不可少的傳統美食。雖然半圓的外形與中國餃子有幾分相像,但是波蘭餃的內餡通常包裹菠菜、馬鈴薯、肉、乾酪、蘑菇等餡料,還可能吃到水果餡兒的餃子。

除了用水煮熟外,波蘭餃子也會採取烤制或油煎的烹飪方式,佐以乳酪、酸奶油或碎煙熏肉一同食用。

07

- 中亞 & 西亞 Manti -

傳說為蒙古帝國和帖木兒帝國時期從東亞傳到中亞和西亞。

土耳其語稱為 Manti,在烏茲別克、土耳其、阿富汗、亞美尼亞等國家流行,多數以羊肉為餡,用加拌碎蔥的酸奶煮熟後,澆上黃油,噴上紅辣椒粉。

08

- 猶太 Kreplach -

猶太人過節時會吃的一道餃子,Kreplach(????????),裡面有肉餡、土豆泥等等,一般會配雞湯,也可能會油炸。

09

- 德國餛飩 Maultasche -

德國餛飩(Maultasche)也是將絞碎的豬肉、菠菜、麵包屑、洋蔥、芹菜等食物一同包裹在麵皮里。傳聞德國餛飩是由修道士為了在四旬齋(復活節前四十天期間)偷吃豬肉而發明的。

10

- 西班牙 Empanada -

西班牙炸餃又被稱作恩巴納達(Empanada),得名自西班牙語和葡萄牙語中「包裹」的詞語。恩潘納達(Empanada)是將肉、乾酪、蘑菇、蔬菜等混合成的餡料包裹入麵皮內,油炸後食用,做法有點像我們吃的餡餅。

11

- 立陶宛餃子 Cepelinai -

作為立陶宛的國菜,立陶宛餃子(Cepelinai)的外形是一大特色,橢圓的飛艇形狀看起來就很敦實。用馬鈴薯面製成的外皮嚼起來非常有彈性,包裹著洋蔥和肉的內餡,飯量小的人絕對吃不完整一個餃子。

和大部分的歐洲地區的食用方法一樣,立陶宛餃子也是煮熟後澆上酸奶油,再配點碎煙熏肉,熱騰騰的就上桌了。

12

- 卡里餃 Khinkali -

卡里餃(Khinkali)最早起源於喬治亞山區,後流傳到高加索地區。和中國的小籠包外形極為相似,內餡上也大同小異,通常包著肉末,加上洋蔥、辣椒、鹽和孜然,還會放點香菜調味。

吃卡里餃(Khinkali)時要格外小心,內餡兒的汁水很容易外流。而頂部的褶皺因為較硬難咬,一般不會食用。喬治亞人在吃卡里餃時格外講究,用餐的禮儀是只能用一隻手,使用刀叉等器具也是不禮貌的。

13

- 印度 Samosa & Modak-

印度咖喱餃(Samosa)是一種以麵粉皮包裹鹹味餡料的油炸小吃,通常使用香料調製的馬鈴薯、洋蔥、豌豆和扁豆作為餡料,也會加入羊肉等肉類作為內餡,油炸後口感酥脆,咬在口裡有「嘁哩喀喳」脆響聲。

咖喱餃最早起源於中東地區,後傳至印度。各地的印度咖喱餃大小和餡料濃度各有不同,但形狀一般為三角形或金字塔形。

印度蒸餃(Modak)是一種在印度中部地區較為流行的食物,它的口感偏甜,外表有點像圓圓的水晶生煎包,非常可愛。這種蒸餃的內餡是由新鮮磨碎的椰肉和印度特產的粗黃糖製成,被包裹在米粉或麵粉的外皮中。採用炒或蒸的烹飪方式。

最傳統的Modak的吃法,是蒸熟後趁熱,與酥油一起吃。為了讓更多人喜愛這種食物,如今在內陷上做了很多創新,香蕉、巧克力口味的Modak也頗受歡迎。

14

- 突尼西亞 Brik -

Brik是突尼西亞的餃子,這種餃子比一般餃子略大,呈三角形。包裹著金槍魚、絞肉、生雞蛋、雞肉或魚肉的餡料外是一層薄薄的,由雞蛋和麵粉製成的外皮,油炸至外表金黃色後即可食用。

金黃色的酥脆外皮和香軟的內餡兒,再配上胡椒粉、水瓜柳或乳酪一同食用,別有一番風味。正宗的Brik內的雞蛋是溏心蛋,所以在吃的時候要小心蛋液流出來。

(英倫圈推薦,原文刊載自圈哥的小夥伴「食尚亞洲」saveurdasie,編輯:Carmen Chan,圖片均來自網路,轉載請註明。)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英倫圈 的精彩文章:

在這裡,全英國人都覺得自己是5年級的寶寶
「在中國11年,我既不是外國人,也不是中國人」

TAG:英倫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