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情人節,讀《詩經》,看古人幽會時都幹啥了

情人節,讀《詩經》,看古人幽會時都幹啥了

今天情人節,讀一讀《詩經》里的一些愛情詩,很有意思。

先看一首寫情人小樹林幽會的《召南野有死麕(音同軍)》。全詩如下:

野有死麕,白茅包之。有女懷春,吉士誘之。

林有樸樕,野有死鹿。白茅純術,有女如玉。

「舒而脫脫兮!無感我帨兮!無使尨也吠!」

「野有死麕,白茅包之」意思是田野有隻死去的獐子,白茅緊緊地包裹著它。《詩經》中最常見的起興手法。在古代,白茅屎潔白和柔順的象徵。嫩茅又叫夷。又白又嫩的手人們就叫柔夷。用白茅包著死去的獐子,應該是古代的見面禮吧。要不然這個開頭有點血腥嚇人。

「有女懷春,吉士誘之」意思是村中妙齡少女春心萌動,英俊小伙兒琢磨著要怎麼去追求。這兩句用詞著實大膽直白,宋代經學家們因此就說這首詩為「淫詩」。其實在《詩經》所處的那個年代,男歡女愛十分正常,少女懷春,少男求女並沒有什麼不妥。

「林有樸樕,野有死鹿。白茅純術,有女如玉。」樸樕是一種叢生的小型灌木。樹林里長滿了這些小型灌木,山野里有隻死去的野鹿,用白茅緊緊捆住,送給心上人。無論古今,小樹林都是戀愛中的男女幽會的好地方啊。美麗如玉的少女答應赴約了。

到了小樹林,遠遠地聽到一個女子小聲說:「你動作慢點兒,不要動我戴的佩巾,聲音小點,不要驚動狗叫。」這雖沒有直接描繪幽會的場景如何香艷,但讀者盡可自行腦補了。

(脫,並非脫衣服哦,在詩中音同對,意思是動作輕緩。感,音同撼,動搖的意思。帨,音同睡,意思是佩巾。尨,音同忙,狗。)

說到情人約會,還有一首入選高中語文課本的《靜女》。

「靜女其姝,俟我於城隅」。美女約我見面,地點定在城裡的一個隱蔽的地方。

「愛而不見,搔首踟躕」。等人的滋味很難熬啊,抓耳撓腮,走來走去,心中大概在想著:「咋還不來呢?」

「靜女其孌,貽我彤管。彤管有煒,說懌女美。」美女贈「我」的禮物還拿在手裡愛不釋手呢。

「自牧歸夷,詢美且異。匪女之為美,美人之貽」。女子終於來了,原來她去了野外,親手採下象徵婚姻的「夷」(初生的茅草,特別嫩)送給男子。這份心意讓他大為感動,纏綿情話脫口而出:「不是這禮物有多麼貴重,而是因為是你送的,所以它就成了最美最特殊的禮物了。」

情濃之時,無論多麼微小的禮物都是珍之重之。甜蜜的小兒女,亘古不變的男女情。

愛情最美好的歸宿就是婚姻,祝有情人終成眷屬是人們對愛情最美好的一種祝福。女子最美的容顏,盛放在奔向幸福的婚姻路上。《詩經》里非常著名的《桃夭》就是一首婚禮祝福歌:「桃之夭夭,灼灼其華。之子于歸,宜其室家」。

祝孤獨人覓得意中人!

祝有情人終成美眷屬!

祝婚姻里的男女愛情不死!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人之初書房 的精彩文章:

TAG:人之初書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