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佛學 > 遠離貪瞋痴,勤修十善業

遠離貪瞋痴,勤修十善業

苦海無邊,人情事理變化多端,我們生在這個環境,用什麼方法來應付?用什麼方法來生活下去?佛跟我們講,「十善業道」。也許有人說:「我們果然照十善業道來做,那我們處處吃虧上當,在這個世間活不了,活不下去。」沒錯,這個世間活不下去,到天上去了。你是善人,你應該有好的果報,天上果報比這兒好,極樂世界比這兒就更好了。具足十善,沒有受三皈五戒,念佛都能往生。怎麼曉得能往生?《無量壽經》「三輩往生品」裡面講得很清楚,修十善業,一條一條都說出來了。所以,具足十善業,念阿彌陀佛能往生,何必留戀這個世間?何必跟這些人勾心鬥角?沒有必要。

所以,真正修行人,釋迦牟尼佛示現那個榜樣給我們看,「安貧樂道」,我們甘心情願過一種貧苦的生活。實在講,「貧」是真的,「苦」是假的。修道人他貧而樂,他不苦,我們世間人就貧和苦。你看看孔老夫子的學生顏回,顏回的物質生活很苦,「簞食瓢飲」,那是形容他物質生活條件,吃飯連個飯碗都沒有,用竹子編一個簍當作飯碗盛飯,喝水連杯子都沒有,用個瓢作杯子,生活苦到這個程度;夫子讚歎他,一般人過這個生活會感到很苦,「人不堪其憂」,別人過這個生活非常憂愁,「回也不改其樂」,顏回一天到晚快樂得不得了。貧而樂,他不是貧苦,他是貧樂。

十善業為什麼做不到?我們不肯、不願意過這個貧苦的生活,貪圖物質上的享受,這就壞了。「貪圖」是貪心,十善裡頭要不貪、不瞋、不痴,你這個貪心在作祟,那就沒有法子,你的十善業就修不成。所以一定要斷貪心,於世出世間一切法不貪;再惡劣的環境,無論是物質環境、人事環境,決定沒有瞋恚心;不貪、不瞋,這是大定,《楞嚴經》上所講的「首楞嚴王三昧」。不痴是智慧,對於世出世間一切法,性相、理事、因果,樣樣都清楚,樣樣都明了,不痴。身三、口四自然就做得很圓滿,哪裡會有過失?

古大德教我們「從根本修」,我們現在也知道,根本是什麼?不貪、不瞋、不痴,這是根本。十善業是一切人天佛法的根本,不貪、不瞋、不痴是十善業的根本,我們要從這裡下手,十善才能夠修得好,才能夠修得成功、修得圓滿。如果不從斷貪瞋痴、遠離貪瞋痴下手,十善恐怕在這一生很難做到;換句話說,你連作人的基礎都沒有,其他什麼都不必談了,學佛只不過是跟佛法結個緣而已,佛法殊勝的功德,你是一絲一毫都得不到。

「人身難得今已得,佛法難聞今已聞」,我們這一生不要空過,決定要有一個結果,要有一個成就。

註:本文內容參考凈空法師相關講座

遠離貪瞋痴,勤修十善業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沙門的世界 的精彩文章:

跨入大乘佛法之門——習金剛般若契入大乘佛法之門
學佛筆記:華嚴參學——真理不礙萬法;「事事無礙」

TAG:沙門的世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