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秦在統一六國戰爭唯一一次險些被滅國的戰爭,第二次函谷關之戰

秦在統一六國戰爭唯一一次險些被滅國的戰爭,第二次函谷關之戰

秦在一統六國的戰爭中,如果從廣義上來說,可以追溯到秦孝公商鞅實行變法強國開始,由此秦國開始從戰略防守轉為戰略進攻,從對欺壓自己百年的魏國發動戰爭,佔領河西之地,到秦王嬴政滅齊,雖然中間也有秦、趙對賭國運的長平之戰,以及李信和蒙恬率20萬秦軍攻楚,結果被楚國大將項燕大敗而回的滅楚之戰。但這些都沒有對秦國一統中造成致命傷。

小編認為,秦國遭受挫敗最大的一次,並險些滅國的應該是秦昭襄王初年,以齊國為首的五國聯軍伐秦之戰,也就是第二次函谷關之戰。主導國是齊國,組織者是大名鼎鼎的孟嘗君田文,實際指揮是戰國最閃耀的將星之一匡章。

背景:

1、收復河西:秦國自陰晉之戰被魏國大敗之後,自秦獻公開始,歷經獻公、孝公(商鞅變法)、惠文王,三代秦王,承數十年變法之利,國勢大盛。並且趁著魏國在桂陵之戰、馬陵之戰被齊國大敗,出兵攻打魏國,攻佔了陰晉之戰中失去的河西之地。

2、國際環境:齊國在齊威王、宣王時代,達到鼎盛時期,取代魏國成為霸主。並且開始對外用兵,先後在桂陵之戰、馬陵之戰大敗魏國;在桑丘之戰大敗秦國;在垂沙之戰大敗楚國;還有滅燕之戰導致燕國滅國。

3、趙國干政:趙武靈王實行「胡服騎射」,趙國一躍成為戰國群眾戰力最強的國家之一,向北攻略胡林、匈奴等地,對秦國形成威壓態勢。並且在秦武王死後,強勢介入秦國政局,先後扶持嬴稷登基,安排趙臣樓緩做秦國丞相。

4、秦武王作死:先是趕走了丞相張儀,導致各國恢複合縱抗秦。之後又舉鼎把自己給砸死了,導致惠後與宣太后(羋八子)為了爭奪王位展開角力。在趙國和燕國的強勢介入下,迎立當時在燕國的人質嬴稷入主秦王,就是秦昭襄王。在嬴稷登基次年,爆發「季君之亂」,秦國國力大損。

5、大權旁落:秦昭襄王前期,朝政把持在母親羋八子和舅舅魏冉手中,自主權非常有限。

6、人才凋敝:除了秦武王時期被趕走的張儀之外,秦昭襄王登基之後沒多久,丞相甘茂出走,大將樗里疾亡。

7、孟嘗君報仇:秦昭襄王登之初,邀請孟嘗君入秦為相,但是又發生重大變故,才有了「雞鳴狗盜」的故事,之後孟嘗君與秦國結怨。

正文:函谷關之戰

就在秦國最缺將才的時候,曾經與之結怨的孟嘗君,聯合魏國、韓國,組成三國聯軍,共同攻打秦國。曾在桑丘之戰、垂沙之戰、滅燕之戰中的齊國名將匡章,擔任聯軍主帥。之後,趙國、燕國加入齊國聯軍,這就是將秦國打入深淵的,第二次函谷關之戰。

此戰,以齊國為首的聯軍大獲全勝,並且佔領了函谷關。這也是戰國時期,函谷關唯一一次被攻佔。如果當時匡章再進一步,秦國就有滅國的危險,然而,歷史卻又給了秦國機會,函谷關之戰的組織者孟嘗君田文卻接受了秦國割地求和的條件,最終,秦昭襄王被迫割盡河西之地以乞和。基本上將秦獻公以來歷代國君,攻取的河西之地,又統統給吐了出來。

現在看來,如果當時五國聯軍能夠抓住這一千載難逢的機會,以當時秦國連年侵戰,疲憊不堪,又沒有盟友的情況下,給與秦國致命一擊,也許,歷史的走向真的會發生逆轉。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大盛歷史 的精彩文章:

如果趙雲在曹操陣營,會有怎樣的境遇?
如果古代有雙11,詩人們的購物清單里會有什麼?

TAG:大盛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