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你去過嗎?浦江這條上千年的古道,至今還藏著17隻金鴨

你去過嗎?浦江這條上千年的古道,至今還藏著17隻金鴨

虞宅村北過席場橋有一山谷,因在虞宅村的後山,故名「後山塢」,縱深約3公里,塢內1000米後分派為兩支幽谷。一支名曰黃嶺幽谷,一支名曰宅雪幽谷。翻過黃嶺古道便是大畈鄉的南山、湃橋、大姑源、小姑源直至桐廬。在抗戰時,浦江縣政府曾設在大姑源鄭家村,這條黃嶺古道當時確實是條非常重要的交通要道。整條黃嶺古道長約3500米,路面都有石子砌過。虞宅方面長2500米左右。

來到黃嶺塢口,右手方有一條山灣,俗名叫「牛臼灣」。灣口上去,有一座小小龍門,爬上龍門頂,便看見一座山包,像一個石臼倒立在地面,灣裡面有20坵田,但田畝數只有半畝,山腳邊還有一口石棺材,當你站在那裡,就會感到寒氣逼人,毛骨悚然。據傳,從前有一班戲班子,鬼迷了,全都死在這裡。每到陰雨天,你就會聽到鑼鼓聲。黃嶺幽谷再往裡走,在左手方有一條山灣叫「人家屋後」,據說早在西周時期,這裡已經有人在這裡生活,故叫「人家屋後」。

舊時,虞宅村民要翻過黃嶺去砍柴、種山以及大小姑源村民去浦江出市也都要翻過黃嶺。迫切需要建一個涼亭消暑、避雨、憩息。於是,虞宅村的一些善心人就募捐款項,在黃嶺腳建了一個涼亭,取名「長樂亭」,並請烏漿口村秀才張石桂先生題名。始建於何時,現無文字可考,據傳建於光緒元年(1875),距今約120年。在抗戰時,縣長魏思統曾在此涼亭中進行辦公、憩息。兩邊站滿了崗哨。涼亭歷經滄桑,幾經重修,現仍矗立在黃嶺腳下,成為歷史文物。從涼亭開始鋪台階,成三個之字形的台階才到嶺頂。嶺頂稍平,彎曲形如茶壺柄,故稱「茶壺梡」。此地別有一番天地,山林茂密,綠樹成蔭,有「奇、秀、幽、野」兼具。黃嶺古道不但是重要的交通要道,而且還是重要的軍事要塞,據村民回憶說:駐紮在虞宅村的太平軍與浦江民團在黃嶺古道上進行過激戰,後太平軍失利。抗戰時,縣自衛大隊在黃嶺古道上與侵擾北鄉的日軍激戰數小時後撤退。解放前夕,金肖支隊第八大隊曾在黃嶺古道上擊潰了尾追之國民黨軍隊。

綜上所述,黃嶺古道不僅是一處不可多得旅遊勝地,又是一處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再往前走,便看到了一塊10多平方米,稍有傾斜、有細紋和圖案的青石崉,形狀像一支正在飛翔的蝙蝠,這裡曾經有一個美麗古老的傳說:從前,這石崉的裡邊有一個藏寶湖。湖水清澈,微波粼粼,風景十分優美。藏寶湖旁邊有一座山神廟,廟裡住著一個得道和尚,這和尚有點石成金的法術,他把18塊石頭點化成18隻金鴨。每逢正月十五元宵夜的明亮月光下,18隻金鴨一齊出現。一片金光閃閃,再說有一徽商,他為了賺過年時節的錢,大年一過,便離家來到浦江賺錢。正月十五元宵夜,他在南山村吃過晚飯後,爬上黃嶺,來到嶺頂,只見一片金光耀眼的奇異景象,他看得目瞪口呆,連忙跑下嶺來,18隻金鴨見有人來了「撲哧」一聲,一眨眼就不見了。這一徽商很不心甘,他決心要把18隻金鴨捉住,於是,第二年元宵夜,他很早就埋伏在石崉旁邊,當18隻金鴨再出現的時候,他連忙撲過去,可惜只抓住一隻,其餘17隻金鴨至今還在這石崉裡面藏著呢!據說這細紋和圖案誰能辨析得出,誰就能得到寶貝呢!

領導說了

您點一下

小編工資漲5毛!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浦江論壇 的精彩文章:

TAG:浦江論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