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探索 > 懸浮顆粒物能引發風暴?《科學》:最小的污染物顆粒都可以

懸浮顆粒物能引發風暴?《科學》:最小的污染物顆粒都可以

由污染物擴散產生的氣溶膠,即大氣中的懸浮顆粒物系統,可能會在地球上的原始地區(比如海洋和大型森林)引發風暴天氣。但一項新的研究表明,這種影響要比過去認為的大得多。並且,由於這些區域的水循環作用對全球的天氣模式有重大影響,故這裡人造氣溶膠作用可能會導致全球各地發生氣候轉變。這一成果已經發表於2018年1月26日的《科學》雜誌。

就如同常見的香煙煙霧一樣,微小顆粒物在大氣中擴散的路徑可以形成像鳥類羽毛一樣的花樣,這種過程被科學家們形象的稱為「羽散」。經過這種作用後,人類產生的各種顆粒污染物可以擴散到距離污染源很遠的地方,形成大氣中的「人造氣溶膠」。

在亞馬遜熱帶地區,深層對流雲(deep convective clouds)是產生雷暴的主要原因,也是降雨、大氣熱能和太陽輻射吸收變化的主要來源。深層對流雲的形成始於微小液滴的形成,可以由大氣中的濕氣圍繞空氣中的顆粒凝結而成。

然而,人造氣溶膠與氣候模式之間的聯繫目前還並不十分明朗。在過去,超微小氣溶膠顆粒(直徑小於50納米)被認為不會影響深層對流雲的形成。美國太平洋西北國家實驗室的氣象學家Jiwen Fan與同事們用觀測結果與基於模擬的數據分析了城市污染對亞馬遜森林氣候的影響。結果表明,圍繞著超微小氣溶膠顆粒的凝結依然會增加雲的形成,而且這一過程中放出的熱量會加熱周圍空氣並最終強化深層對流雲系統。

同時,文章中指出,人類活動造成的污染物顆粒進入亞馬遜地區之前,這裡的氣溶膠濃度低下,並不容易形成深層對流雲;而污染物擴散到這裡後,過飽和的水氣才會依靠這些顆粒頻繁形成降雨和雷暴。

另外,作者認為其他濕度大的熱帶地區同樣有可能看到類似的過程,這一機制對全球的氣候都有重要影響。

——所以說,人類的污染物對於地球的生態和氣候都在產生各種深刻的影響。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堅持做好自己 的精彩文章:

最長的恐龍是什麼龍?
男子將塑料瓶放在水裡捕魚遭人嘲笑,最後的收穫卻讓人羨慕不已

TAG:堅持做好自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