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畫家如何講故事:名作中的神話與傳說

畫家如何講故事:名作中的神話與傳說

在看畫展的時候,望著幾十年前甚至數百年前的畫作,常常有時空錯離之感。享有盛譽的大師似乎在透過作品與我們產生羈絆,畫作自身因此也鮮活起來。那麼畫家想傳遞給我們什麼,畫卷本身又在表達什麼呢?

主頁菌努力在展廳中搜索著來自線條和色塊的微弱信號,大部分時候都失敗告終。常常被瞬間的整體幻影擊中,但也只能單薄地讚歎:真好看啊。如果想仔細尋找細節中的奧妙,這幅美妙的畫瞬間就坍塌成斑駁的顏料和細密的皸紋,什麼都抓不住了。

「畫展是一本合上的書,而我還不識字。」——這是看展時的感想。

但這也並不妨礙主頁菌在國家博物館的《學院與沙龍》展廳中流連數個小時,望著知名或者不知名畫家的作品高懸在牆壁上,為能體會到和不能體會到的美好所打動。畫家所使用的技法,畫派之間的傳承,畫作所反應出來的時代特徵,主頁菌一無所知,但是仍然津津有味地和偶遇的看展人交流著畫作所表現的題材。甚至還有自己的獨家發現,不同作家不同時期的作品,正好可以串起來講述一個故事,一個發生在神界和凡間交匯地域的故事,一個現實與傳說難分的故事:特洛伊戰爭。

如果安格爾等一批學院派的大師知道後人拿他們的作品當連環畫來看,應該會非常生氣吧。

以下是看圖說話模式:

國博外景,在中庭排隊安檢,天氣好得驚人。

此次畫展的主題叫做學院與沙龍。學院派是美術史上的重要流派,它提倡繼承文藝復興時期古典主義的成果,追求「形式的完美和內容的典雅」。而十九世紀則是沙龍的鼎盛時期,上層社會和文化界人士在這樣的社交場合中欣賞藝術。學院派長期把持著具有官方色彩的沙龍,代表了當時主流的審美趣味。

學院派的嚴謹和秩序,也使得自身逐漸僵化並走向衰落,隨後被浪漫主義畫派等所取代。而上個世紀前半葉,有一批東方藝術家赴法留學,如徐悲鴻、方君璧、常書鴻等,他們把學院派的衣缽傳到了中國,而且直到今天,學院派都是我國美術界的玄門正宗。

本次展出了法國國家造型藝術中心和巴黎高等美術學院收藏的畫作和雕塑,包括多幅羅馬大獎的獲獎作。而其中新古典主義代表人物、學院派中的翹楚安格爾的三幅名作,更是此次畫展的最大看點。

《朱庇特與忒提斯》

多米尼克·安格爾(1780 - 1867)

這幅布面油畫是學院派領軍人物多米尼克·安格爾的代表作,他更為知名的作品是擁有狹長後背的《大宮女》和被後人不斷重複演繹的《泉》。(常見於各種洗浴中心的壁磚裝飾...)這幅作品體量巨大,接近九平米,作為安格爾青年時期的里程碑式作品,它在此前還從未離開過歐洲。

畫面中心人物為神王朱庇特,他端坐在寶座上,右手持權杖,左手依靠著如同實體的雲朵,雲下是朱庇特的最常見的化身:雄鷹。海洋女神忒提斯依靠在他身旁,像是在苦苦祈求,又像是在伸手戲弄神王。畫面左側是朱庇特的妻子朱諾,她哀傷地望著丈夫和他的情人。

畫中場景描述的是希臘或者羅馬神話故事中一個不太重要的瞬間:忒提斯懇求朱庇特不要讓她嫁給凡人珀琉斯。但這個場景卻連接著兩個著名的故事:普羅米修斯盜火和特洛伊戰爭。我們今天就從這幅畫開始,講述地中海北岸的神話故事吧。

普羅米修斯盜火後被鎖在高加索山的故事眾所周知,他在和朱庇特和解之後,告訴了神王可能會動搖其統治的秘密:與朱庇特正在熱戀的忒提斯,將來會有一個比父親更強大的兒子。害怕被推翻的朱庇特便不敢再與情人交往,並決定將她嫁給自己在凡間的孫子珀琉斯。忒提斯自然是不願意,但在眾神的幫助和唆使下,最終還是被迫答應了婚事,並生下了著名的英雄阿喀琉斯——他正是特洛伊戰爭中希臘聯軍的主將。

如果仔細觀察這幅畫,你可能會發現畫中人物的比例並不合乎解剖原理。無論是朱庇特過於貼近肋骨的肚臍,還是忒提斯與脖頸不相稱的臉龐、過於修長的左手、違反常理的雙腿。那麼是安格爾對人體結構了解不清嗎?

答案當然是否定的。安格爾的代表作中人物比例失常已經成為他的著名特點:脊椎骨多了好幾根的《大宮女》、肥肥胖胖的《土耳其浴女》,甚至包括傳世名作《泉》,無不如此。安格爾為了滿足對美的追求,不惜改變人體的比例和結構,因此在他的畫作中,生理秩序是讓位於審美秩序的。(有點像很多ps過度的自拍照片,背景中的牆都扭曲了...)

有一個細節很有趣,雖然朱庇特並未理睬忒提斯的祈求或者挑逗,但是他們二神的腳趾卻是貼在一起的。

朱庇特和忒提斯的衣料顏色對比並不明顯,甚至可以說用色並不卓越。安格爾另一個常被人詬病的一點是:畫作中顏色總是有點悶,或者說都是不同的灰,缺乏色彩的熱情。但他對此卻有自己的精闢解釋:相對於運用鮮艷的色彩,安格爾更看重素描功底下線條的運用,以及色塊之間的黑白關係——在這一點上,他肯定能與中國古代畫家找到共鳴。

另一個細節:朱庇特的左腳小腳趾看起來有點奇怪。

《被帕里斯射中腳踵的阿喀琉斯》

查爾斯·古梅利(1827 - 1871)

在安格爾巨作前,是一座阿喀琉斯的雕塑,如果了解了上述故事背景,我們可以輕易看出布展人想表達的呼應關係。阿喀琉斯是特洛伊戰爭中的重要角色,他的故事傳奇又具有悲劇性,是很多藝術家熱衷表達的主題。

《荷馬在西羅斯島》

地歐根尼·邁亞(1840 - 1926)

古希臘盲詩人荷馬創作的兩部長篇史詩《伊利亞特》和《奧德賽》,都與上述提到的特洛伊戰爭有關。《伊利亞特》主要講述了希臘人因海倫被誘拐而遠征特洛伊的故事,《奧德賽》則講述了戰爭結束後奧德修斯未能順利返家,而是在海上漂泊十年的冒險經歷。

《阿喀琉斯接見阿伽門農使者》

多米尼克·安格爾(1780 - 1867)

這幅畫講述了在希臘聯軍打了敗仗之後,統帥阿伽門農派使者去拜訪阿喀琉斯,希望他不計前嫌復出戰鬥的場景,安格爾也憑藉著這幅畫獲得了羅馬大獎,並隨後赴往義大利的美第奇別墅深造學習。也正是在那,他畫出了《朱庇特與忒提斯》。

畫中右側幾位年齡較長的將士是阿伽門農派來的使者;最左側是阿喀琉斯,他看到使者時停止演奏豎琴,並要起身;斜倚在桌子上的青年是阿喀琉斯的好基友帕特洛克羅斯。

在早前的戰鬥中,阿伽門農與阿喀琉斯發生齟齬,並搶走了他的戰利品。阿喀琉斯備感侮辱,於是憤然退出了希臘聯軍。看到兒子受氣的忒提斯於是向舊情人朱庇特求助,讓特洛伊一方獲得短暫的勝利,而希臘聯軍則節節敗退。於是阿伽門農不得不低聲下氣派出使者,邀請阿喀琉斯復出。(還有這樣的操作...)

但是阿喀琉斯並不輕易妥協,他要求阿伽門農當眾道歉,後者自然不肯低頭,於是和談破裂。阿喀琉斯的好友,圖中的帕特洛克羅斯不忍看到希臘同胞慘遭殺戮,也不忍看到心愛的阿喀琉斯被眾人唾罵,於是偷偷穿上摯友的鎧甲代替他出戰,並一度使戰局扭轉。不過最後還是被受阿波羅幫助的赫克托耳所殺。阿喀琉斯聽說此事後悲痛欲絕並重回戰場,要為帕特洛克羅斯報仇。

安格爾自己應該很喜歡這幅畫,作為學院派的中間人物和擁護者,他非常偏愛宏大場面的歷史題材,但他公認的最好的作品卻是那些帶有功利性質的肖像畫,而安格爾自己對這些畫是看不上的。這就像一位想在科研領域有一番建樹的教授,發現自己為人所知和推崇的竟然是閑暇期間為拿稿費而寫的科普文章,這種感覺應當是一種微妙的苦澀吧。

《赫克托爾懷抱兒子阿斯蒂亞納克斯》

讓 - 巴蒂斯·卡爾波(1827 - 1875)

殺掉帕特洛克羅斯的赫克托耳又是誰呢?他是特洛伊的大王子,誘拐海倫的帕里斯王子的兄長,也是特洛伊一方的主帥和第一勇士,曾率領軍隊數次擊退希臘聯軍的進攻。他殺死帕特洛克羅斯並拿走其身上所穿的阿喀琉斯的盔甲,這導致了憤怒的阿喀琉斯復出參戰。二人陣前單挑決鬥,在眾神與宿命的參與下,阿喀琉斯打敗了赫克托耳,並將他的屍體綁在戰車上拖回自己的陣營,以示羞辱和對亡友的祭奠。

赫克托耳身上極具悲劇性,他有點像《家》中的高覺新:弟弟惹出的大麻煩總需要自己去收拾。在面對強敵時,眾神也在背後下絆子:雅典娜甚至在戰鬥時將阿喀琉斯扔出的長矛拔起來又還給他。這簡直就像是在考試時,老師幫著第一名作弊——上哪說理去啊!

赫克托耳抱著的孩子後來在希臘聯軍攻破特洛伊城時被扔到城牆下摔死了。

讓 - 巴蒂斯·卡爾波的塑像中,赫克托耳抱著尚是嬰兒的孩子,望著遠方,臉上滿是憂鬱和悲涼。

《被帕里斯射中腳踵的阿喀琉斯》

查爾斯·古梅利(1827 - 1871)

考了第一名的阿喀琉斯也未能擺脫命運的捉弄:因為得罪了阿波羅,在戰鬥中,帕里斯射出的箭在太陽神的引導下射中了阿喀琉斯的腳踝。而此處正是他身上唯一的弱點和罩門——忒提斯想讓兒子擺脫凡胎肉體,倒提著尚是嬰兒的他浸入冥河,因此阿喀琉斯渾身刀槍不入,唯有忒提斯手握的腳踝處沒有浸到冥河水,仍還是凡人血肉。這一點被小心眼的阿波羅利用,他假借帕里斯之手殺死了自己一直討厭的這位半神英雄。(可以說一對好基友都間接死在了阿波羅手下了。)

據說阿喀琉斯容貌極其俊美,在阿伽門農第一次邀請他出戰時,了解兒子命運的忒提斯不願看到預言成真,於是讓他著女裝藏在一群美麗的少女中間,派來的遊說團竟然無人能分辨。最後還是足智多謀的奧德修斯想出了辦法:他將一堆貨物放在少女們的面前,其他人都看珠寶首飾,只有女裝大佬阿喀琉斯盯著武器目不轉睛。

因此在塑像和繪畫中,阿喀琉斯都是顏值很高的青年勇士形象。在古梅利的雕塑中,阿喀琉斯轉身正要拔掉腳踝上的羽箭。我們不知道下一秒的場景是怎樣的:箭頭拔出來了嗎?阿喀琉斯倒下去了嗎?周圍的戰事如何?而此刻這一秒,阿喀琉斯表情平靜,不悲不喜,看著箭頭好像只是要拔掉一根棘刺一樣。大廈將傾前一刻的平穩,暴風雨來臨前的平靜,都凝聚在這樣的定格畫面上。

新古典主義的塑像繼承了古希臘藝術的高貴和典雅,人體的比例完美得宛如天神,即使裸體呈現也不會讓人產生肉慾和色情的感覺。而且在古希臘和古羅馬的雕塑中,男子的第一性徵都和兒童差不多,這是因為當時的社會認為小丁丁代表著理性和智慧。反之則是代表獸性和野蠻,一般只用來刻畫蠻族,或者浪蕩的潘神。當日本的浮世繪傳入到西方時,西方畫師看到那些局部極其誇張的人物風俗畫時,不知道有沒有受到一些衝擊。而在二戰之後,以芬蘭的湯姆為首的插畫家筆下人物的形象,與新古典主義畫家所偏愛的高貴典雅的人體形象相比,可能就是另一個極端了。

《乳母歐律克勒亞認出尤利西斯》

古斯塔夫·布朗熱(1824 - 1888)

尤利西斯是羅馬神話中的英雄,對應到希臘神話中就是前文多次提到的足智多謀又陰險狡猾的奧德修斯了。特洛伊戰爭結束後英雄們紛紛返鄉,奧德修斯(或者說尤利西斯)也踏上了歸途。但是由於得罪了海神,他和船員們在海上漂泊了十年,經歷了無數次冒險,他遇到了舊日的鬼魂,殺死了獨目巨人,躲過了女妖塞壬的迷惑人的歌聲,最後終於在眾神的幫助下回到家鄉伊塔卡。

然而由於奧德修斯遲遲未歸,他的宮廷中已經擠滿了向他妻子珀涅羅珀求婚的貴族,這些求婚者覬覦奧德修斯留下來的巨額財富。但珀涅羅珀堅貞不屈,百般周旋,等待著丈夫歸來。奧德修斯化妝成乞丐回到自己的宮廷,包括他的妻子在內,大家都沒有認出他來。只有老乳母在給他洗腳時看到右膝上的舊傷才認出舊主人,這幅畫就是描繪了這一場景。

畫中奧德修斯是中年男子的形象,他一邊要阻止乳母的驚叫,一邊警覺地看著四周,擔心自己的身份暴露;老乳母滿臉驚愕,張口欲叫;而洗腳的水盆也在慌亂中打翻了。

有繪畫功底的童鞋一定最有感觸:在畫人體時,最難畫的是臉,因為面部表情最難表達。本幅畫中人物表情生動又鮮活,展現出畫家技巧的完美。學院派的培養體系中非常重視對人物表情的精準把握,展廳中也展示了幾幅作品,主題都是情緒表達。

《尤利西斯父子殺死覬覦者》

萊昂·帕里埃爾(1787 - 1820)

尤利西斯(或者說奧德修斯)設計與兒子一起,殺死了霸佔宮廷、肆無忌憚地揮霍其財富的求婚者,並最終和妻子團聚。

愛爾蘭作家喬伊斯的代表作《尤利西斯》的靈感,也正是來源於古希臘史詩中這位性格複雜、經歷傳奇的英雄。他在漂泊中面對的外在危險和內心誘惑,已經成為英雄人物必然要經歷的範式歷練。無論是尤利西斯,還是霍比特人,還是哈利波特,這些千面英雄們在不同的故事中都面臨著相同的挑戰。

《忒休斯父子相認》

伊波利特·弗朗德蘭(1809 - 1864)

特洛伊戰爭爆發的導火索是海倫,而她在結婚之前,或者說被特洛伊王子騙走之前的之前,還曾經被一對狐朋狗友劫持過,其中上了年紀的那位,就是忒修斯。在這幅宴會畫中,他尚是涉世未深的青年,正滿懷希望想和自己的父親相認,卻不知杯中裝的是毒酒。

忒修斯的父親埃勾斯是雅典的國王,他沒有子嗣,弟弟卻有五十個兒子,因此自己的地位很不穩固。後來他悄悄和朋友的女兒埃特拉結婚,新婚後不久即離別,並把自己的寶劍和鞋作為信物壓在一塊大石頭下。

埃特拉後來生下一個男孩,就是忒修斯。忒修斯成年後才得知自己的身世,於是帶著信物奔赴雅典去尋找自己的父親。而此時埃勾斯已經和女巫美狄亞結了婚,美狄亞擔心忒修斯影響自己的地位,設計讓尚不知情的國王同意她在宴會上用毒酒毒死忒修斯。

這幅畫描繪的正是宴會中的場景,忒修斯為了表明自己的身份,故意拿出寶劍來切肉。認出信物的埃勾斯趕緊打翻毒酒杯,並急切得詢問起來。陰謀敗露的美狄亞見狀,正要逃走。

忒修斯與父親相認後,打敗王位覬覦者,並且前往克里特島,殺死了迷宮中的牛頭怪彌諾陶洛斯。但在回程的路上,忘記將黑帆改為白帆,在港口眺望的國王埃勾斯以為愛子已死,於是跳海自盡。為了紀念埃勾斯,這片海域後來被命名為愛琴海。

《狄俄庫斯里兄弟拯救海倫》

萊昂·科涅(1794 - 1880)

忒修斯繼承王位後勵精圖治,國家治理得很好。但是年老後也幹了不少荒唐事,其中之一便是與朋友庇里托俄斯一起劫持了海倫。他倆抽籤決定海倫的歸屬,並且約定再搶一名美女給未中籤者。他們的目標是誰呢?是宙斯和豐收女神的女兒、冥王哈迪斯的妻子、地府的冥後珀耳塞福涅。這個瘋狂的計劃自然是徹底失敗了,兩人被扣留在地府,直到另一位英雄來這做任務時,忒修斯才有幸獲救。

那麼海倫去哪兒了呢?她被藏在阿弗得納。海倫的兩個哥哥(狄俄庫斯里兄弟)得知這個消息後,趕去阿弗得納救出了妹妹,並護送她回到家鄉。圖中描繪的就是這一場景,由於拍攝角度的問題,人物比例有點失真。

狄俄庫斯里兄弟倆感情非常好,雖然是一母同胞,但他們一人是宙斯的兒子,一人是斯巴達國王的兒子。在一次戰鬥中,弟弟為保護哥哥而死,兩人後來化成天上的星座,這就是雙子座的由來。

《特洛伊戰爭及前緣與後續故事》暫且說到這裡,下一期將要介紹此次畫展中涉及到的聖經故事和俗世社會的恩怨情仇。

致謝:編輯團 老宋、二十七年蟬,照片由柳貫魚拍攝。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撒野趁年華 的精彩文章:

TAG:撒野趁年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