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鳳翔這個村子真神奇!一把笤帚「掃」四方

鳳翔這個村子真神奇!一把笤帚「掃」四方

周長瑜坐在一堆高粱稈旁邊,用力一蹬腳底的工具,箍在笤帚把上的繩圈隨之縮緊。在此之後,老周立刻在繩頭打了兩個結,用刀割斷繩子,又開始箍下一個繩圈。「一把笤帚要箍二三十個繩圈,這樣笤帚才結實,才能賣上好價錢。」老周說。

網路配圖

周長瑜今年60歲,是寶雞市鳳翔縣陳村鎮料地村黨支部書記。他告訴記者,寶雞市場上用高粱稈做的笤帚,八成以上都出自料地村。料地村可以說是一把笤帚「掃」四方。

2月6日上午,在周長瑜的帶領下,記者來到一戶村民家。只見院子里堆滿了高粱稈,一間小房子里,整齊地堆放著已經做好的笤帚。還有一些笤帚擺在地上,上面壓著一些重物。周長瑜說,這是為了讓笤帚更平整,也使笤帚的扇面看上去更像「孔雀開屏」。

每年9月,來自甘肅靈台縣的大貨車一輛接一輛地開進料地村,車上裝的全是高粱稈。村民們把高粱稈悉數收購用來做笤帚。

據駐村扶貧工作隊隊長李亞兵介紹,新收購的高粱稈還有很多水分,需要晾乾,這是製作笤帚的第一步;晾乾以後,把可用的高粱稈一根根剖開,去掉裡面的瓤,把高粱稈用繩子箍緊;再仔細箍緊高粱稈上的每個繩圈;最後把另一頭的扇面向兩旁一掰,一個笤帚就做好了。

「箍緊笤帚把是一個技術活,如果繩圈箍得太松,笤帚用不了幾下就散了。」李亞兵說,「笤帚把上的高粱稈邊緣很鋒利,一不小心就會割傷手指。」

「做笤帚是一門熟能生巧的手藝。」周長瑜說,「2017年一把笤帚的收購價大概是7元左右,做得好的,一把能賣到10多元。」為了帶動產業發展,料地村還專門成立了笤帚加工專業合作社。

但加工笤帚是純手工製作,利潤少,對很多年輕人來說,他們寧願選擇外出打工,也不願意在家加工笤帚。料地村現有432戶,仍然堅持加工笤帚的只有30戶左右,且多是無法外出務工的中老年人。「一把笤帚的利潤不到3元,兩個人忙一天,能做30把笤帚,也就只能賺個小錢。」一位村民說。

據了解,加工笤帚並非料地村脫貧的主導產業,全村主要依靠勞務輸出和種植養殖脫貧致富。但加工笤帚是祖輩留下來的手藝,將它保護傳承下去,是料地村手藝人的一個新年願望。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陝西日報 的精彩文章:

陝西機器人產業規模達10億元 呈現不斷提速態勢

TAG:陝西日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