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有老家可回的幸福

有老家可回的幸福

臨近過年,同事很多大包小包準備回家。有人問我,你什麼時候回老家?

我說我不回老家了。

「還以為你是南方人,原來家在北京。」

「我的老家不在北京,但現在因為老人和孩子都在北京,所以也不用回老家了。」

有多久不回老家過年了呢,真是太久了。結婚前,自不必說,各回各家,各找各媽。但自從結婚到生孩子之前的幾年中,現在回想起來,那時候過年能回家真是一種幸福,甚至擠火車,趕火車也是一種幸福。

春節短短的一周假期內,我們兩個要輾轉福建和山東兩個地方,雖說除夕是在公婆家過,但年後也一定要到我的老家看我父母。那時候大概也工作了幾年,去福州可以坐飛機了,下飛機後我們再輾轉坐汽車去福州下面的小縣城,這個有著青山和綠水的我的公婆家。坐汽車之前,我們會在汽車站前吃一頓福州小吃,一個多小時汽車就可以到家了。這時候,婆婆已經做好了很多年貨等著我們回去,家裡一定也備好了很多當地的應季水果,床和被褥也會洗好鋪好,也會給我備著新的睡衣。回去真是一種吃喝玩樂徹底放鬆的生活。

(2010年春節在婆婆家小露一手)

婆婆會把所有的事情料理好,什麼家務事都不讓我們做,白天我們會在街上逛逛,有時候去我老公以前的學校走走,有時候去當地的公園玩玩,也會跟著他的發小們一起吃飯一起打撞球。有時候,我會和婆婆去走走,他們家的靠著一座小山,婆婆說山上的水特別好喝,會帶著我去爬山。冬天的福建,氣候不冷不熱,還能看到滿眼綠色,讓自小生活在北方的我驚喜不已,我喜歡這種小山,這種野趣的地方。

一方水土養一方人。每次在公婆家短暫的停留,臨走時我都會不舍。是南方宜人的氣候,也是閑適的生活,更是婆婆的貼心照料,是我自小從未有過的享受。但不舍很快被對下一段行程的期待替代。我們要儘快回北京,然後坐火車去山東,去見我的父母,還有我老家的親戚們。

說辛苦自然是辛苦,但年輕的時候,自然沒覺得身體上的辛苦是什麼負擔,覺得對於雙方父母都要照顧到,也只能如此奔波。從南方來到北方,又是另一番過年的氣氛,城市的年,似乎越來越沒有什麼意思,我反而願意帶著老公去我農村舅舅家玩,那裡還有一些微弱的年味。舅舅每次見到我們回去都會很激動,吃飯的時候喝喝酒,有時候會抹眼淚。我會藉此機會跟著媽媽去見一些其他的親戚們,老一輩大多走了,年輕的一代我也大多不認識,見一次陌生一次。然後我們在我家再待幾天,在假期的末尾,趕回北京,又開始了新的一年的工作和生活。

這樣的日子,也就跑了幾年。我的老家離北京比較近,那時候除了過年,端午和中秋我們倆也會回去,老公的單位離火車站不遠,我會到他單位等他然後一起去火車站,我們經常卡著時間趕火車,跑到上氣不接下氣,然後感到座位上,落定,踏實。

現在回想起來,即使這種趕,這種跑,這種著急,真的是懷念啊。那是有家可回的信念和期待在啊。

後來我懷孕生孩子,媽媽和婆婆輪流來北京給我們帶孩子,孩子太小的時候,過年自然也不回去了。再後來就是婆婆被查出癌症,老公把虛弱的婆婆從老家接到北京治療,開啟了我們另外一種從未有過的生活模式,這也是我在最近刷屏的文章《流感下的北京中年》中深有感觸的部分,那就是我們這些所謂的「北漂」,因為讀書和工作將小家安在北京,但父母到了生病的年紀後,作為獨生子女的我們,要面臨怎樣的抉擇,這種抉擇不僅僅是選擇在哪裡治病,而是要權衡哪一種治療模式對整個家庭最有益,更是面臨生命末期的上一輩們的時候,後事如何處理。

我們是獨生子女,父母生病只能是我們照料,我們還有工作,下面還有小孩子,都無法丟下。在有限的選擇範圍內,將婆婆接到北京治療是無奈下的唯一選擇。《流感下的北京中年》中說的那些,我基本都經歷了,托朋友找醫院、救護車、互助獻血、血頭等等,文中作者說岳父去世後他因為堵車沒有趕去醫院,全是夫人一手處理,他以為見到夫人的時候是哭哭啼啼的,但不容得你哭泣,只有一樁又一樁事情等著你去決定。感同身受。唯一不同的是,婆婆是虔誠的基督徒,她同意葬在北京,我們還多了一個買墓地的過程。

媽媽沒有了,老家也就沒有了。我再也沒有回過福州這座美麗的小城。說實話,我經歷了婆婆整個病程到去世,但我沒有一丁點勇氣跟著老公去老家處理婆婆的遺物。尤其是老公有一次回去,他拍了一張照片,那張戛然而止定格在2015年5月3日的日曆,那是婆婆查出癌症後老公回家去接他們的日子,從那以後,再也沒有人翻過這日曆。

這張日曆太震撼了,哭過之後,你會發現生命真的很魔幻,不真實到你可以真的體會到生命可以隨時結束的地步。

再後來,我們就把房子賣了。老公從這個家裡帶來的東西,只有一些書和照片。諾大一個家,你會發現,能帶走的也只有這一點點沒有重量的東西。

我曾經無數次想過,將來孩子們大一些了,過年我們去福州,孩子們看到南方長得這麼高高大大的菜,看到婆婆家後山這麼多綠色,一定會和我當初去的時候那般新奇。

生活不是曾經想過,而是一個又一個的升級版的打怪需要去面對。對於老家的這份情愫,只有珍藏,深埋於記憶中。

只是,還是會很偶爾地,在有人問「什麼時候回老家啊」的時候,片刻閃過那溫暖的記憶。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二寶家一粒沙 的精彩文章:

一個真名士的並不多餘的話

TAG:二寶家一粒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