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春節,北方人吃餃子,南方人卻吃此本是抹在神像嘴巴上的美食!
(陳冠任原創,發表於企鵝號,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洗稿和抓取)
不少人進過廟宇,看見聳立的各種神像,一個個面目猙獰,可能會覺得很可怕。
每年過春節時,北方人吃餃子,南方人卻愛吃另外一種美食——年糕。
這個年糕,在古代卻不是「人類吃的」,而是專門做給各廟宇中面目恐怖的神仙們吃的。
年糕最大的特點是很粘,吃起來黏糊糊的。由於粘性很好,可以並且它黏貼到牆上或者其他地方。年糕是中國人的發明,但是最早的年糕,不是在春節過年時吃的,只是人們平時敬神的一種供品。人們把糯米等粘性強的穀米做成年糕去敬神。
為什麼要用粘性強的穀米去做年糕呢?
主要是方便神仙們吃食。
在敬神時,人們不是把年糕擺放在神像前面,而是把這種粘性強的食品直接抹在神像的嘴巴上。
這神仙當的真是比神仙還快活——吃飯都不用自己伸手——這簡直就是「餵食」,哈哈。可見當時人們對神仙們的敬畏和崇拜。
用年糕抹在神仙嘴巴上敬神的做法起始於周代,流傳上千年,到清末民初的時候,民間還有這樣的做法。
但是,自己飯都吃不飽,能用年糕去敬神,古代有幾戶人家?那些有錢人把年糕抹在神仙嘴巴上,轉身一離開,那些年糕便被一些飢不擇食的窮人拿去吃了。
由於年糕味道很好,是難得的美食,久而久之,人們開始把它當自己吃的食品了。
在古時候,有錢人在過年時才用年糕敬神,窮人只有在春節時才能吃到年糕。當年糕成為大眾的美食時,也只是在春節時才吃。
人們在春節新年時吃年糕,還有一個原因,就是年糕的「糕」字和「高」字諧音,年糕恰好寓意「年年高」、「一年比一年高」。因此,更為人們過年時所喜愛。
「年糕」之稱和人們過春節吃年糕始於何時?
據說,可能始於唐代,普及於宋代,盛行於明清,一直流傳至今。


※是啥令空軍如此害怕,偵察時竟繞道而行?張愛萍上將一招化解畏懼!
※此國每到這一年,任何女子都可以向男人求婚,若不答應就要罰款!
TAG:陳冠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