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1945年除了勝利的歡躍,世界各地的人都在做什麼呢?

1945年除了勝利的歡躍,世界各地的人都在做什麼呢?

1945年二戰結束了,新的世界開始重建,在戰爭的廢墟上,人們也期待一個更美好的世界。

世界想恢復到戰前的狀態是不切實際的,戰爭將大半個世界變成了廢墟,與此同時數百萬人餓著肚子,一心只想著復仇,回到過去只能是一種幻想,何況還有很多人並不想回到過去,曾經的殖民地人民不願意繼續被殖民的恥辱。戰時工人為祖國粉身碎骨在所不辭,戰後卻不願在活在舊的體制下;戰時女性進入工廠,充當男性的角色,戰後她們不願再接受不平等的社會地位;這些人都期待著戰後世界能夠發生些改變。

在大多數人的印象里,1945年是一個充滿英雄和勝利的年份,自由世界戰勝了法西斯,但是厲害還有起另一些面貌,1945年也並不那麼單純,戰爭過後,人們不僅有勝利的喜悅和被壓抑的慾望的釋放,也有著飢餓流浪困苦和復仇,在努力恢復秩序的同時各地又上演著失序,在清算罪犯的同時又不得做出妥協,所有的這一切構成了複雜的1945年。

當德國簽署無條件投降協議的消息傳到戰勝國的時候,人民紛紛走上街頭,慶祝勝利,沒有比欣喜若狂更貼切的詞語,在紐約、巴黎和倫敦,年輕人徹夜狂歡,勝利日成為了他們的節日。

在美國英國和加拿大解放的歐洲國家,人們對佔領軍的崇拜可以用狂熱來形容,這種狂熱首先體現在男歡女愛上,佔領軍給這些國家的女性帶來的不僅僅是軍事上的解放,還帶有強烈的性意味。1945年,像是荷蘭、法國、比利時這些國家,戰爭後倖存的男人往往營養不良,情緒消沉,男性的權威蕩然無存,相比美國人和加拿大人伙食好軍餉足,穿著英姿颯爽的軍裝,這都受到了當地女性的歡迎,事實上跟佔領軍交往不僅能帶來物質上的好處,更為這些女性提供了反抗的機會,得以逃離現實社會的制約。

然而對於德國人和日本人來說,美國人、蘇聯人和加拿大人,可不是什麼解放者,恰恰相反他們是在征服者,討好這些征服者是一件不得不做的事,而女性常常成為討好盟軍的禮物,在日本賣淫在被佔領初期就是合法化的,日軍曾經在亞洲其他國家大勢強姦婦女,徵兆慰安婦,他們擔心佔領軍也會如此,因此日本在投降後的第三天就為佔領軍提供了專門的慰安機構,號召日本婦女為國獻身。

當勝利的喜悅慢慢消退,人們開始回歸日常生活時,人們就不得不面對一個現實的問題----饑荒。戰爭結束後被佔領國家的食物配給依然在減少,人們不得不通過黑市來購買食物,這種現狀讓戰勝國民眾的心態變的消沉,因為在眾志成城抵抗侵略的同時他們可以忘記物資的匱乏,但等到戰爭結束後,看到戰後的廢墟,他們意識到自己已經一無所有了。不僅如此,戰勝國為了避免德國和日本的社會崩潰,戰勝國還不得不削減本國的物資供應,來資助德國和日本的民眾讀過難關。

最糟糕的情況發生在集中營中,英國人在解放貝爾森集中營時,最初是將自己的軍糧,一些火腿培根之類的食物發放給倖存者,但囚犯們的腸胃早已猥瑣,根本不能吸收這些食物,但是飢餓太久的人民,面對食物還是不顧一切的狼吞虎咽,最後200多人因此失去了生命。

與歐洲人感到欣喜不同,許多在戰爭前還是殖民地的亞洲國家中,人民雖然對日本人被趕走感到非常高興,但1945年這些國家的國民心中也充斥著復仇的怒火,他們的矛頭除了指向跟日本人合作的本國人之外,西方殖民者和他們所謂的幫凶,也在清算的名單之列。就荷蘭的殖民地,印度尼西亞來說,1945年的10月到11月,印尼出現了一波暴力襲擊的浪潮,發動襲擊的是武裝分子,大多在日本人控制的民團里服過役,或者是黑幫中的流氓,這群人屠殺的目標是荷蘭人,亞歐混血人和華人,前者作為印尼的殖民者,控制著印尼的命脈,生活優越,相比之下印尼人過著自給自足的小農經濟生活,兩者巨大的生活落差,產生了不少仇恨,同時在印尼眼中,那些經商的華人在荷蘭人的辟護下也獲利不少,是荷蘭人的幫凶,於是戰後這群人遭到了印尼人瘋狂的報復。這場亂整整持續了一個月,直到盟軍出兵干預,隨後荷蘭人在1946年展開報復,直到1949年印尼才得到完全獨立。

以上就是戰爭結束時不同地區,不同種族人的不同遭遇和心境,讓我們撇開英雄人物式的歷史宏圖,看看小人物的生活百態。

各位看官要是看的還湊活,麻煩高抬貴手點點關注。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月半踢車 的精彩文章:

金朝會如何評價讓他們痛不欲生的岳飛
甘地,將印度從一個黑暗年代拉入另一個黑暗年代的「聖雄」

TAG:月半踢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