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歷史上古代人是怎麼過春節的哪?是否像現在一樣呢!團圓歡樂!

歷史上古代人是怎麼過春節的哪?是否像現在一樣呢!團圓歡樂!

在先秦時叫"上日"、"元日"、"改歲"、"獻歲"等;到了兩漢時期,又被叫為"三朝"、"歲旦"、"正旦"、"正日";魏晉南北朝時稱為"元辰"、"元日"、"元首"、 "歲朝"等;到了唐宋元明,則稱為"元旦"、"元 "、"歲日"、"新正"、"新元"等;而清代,一直叫"元旦"或"元日"

年出時,百姓知乎,躲入山林,或家中。一日,仙人到此,化白鬍人,此祖母告之,仙人躲山邪。仙人笑曰:"祖母,我自有法也。"是年到,祖母戶口也。突,一聲,年跑也,外鞭炮聲。仙人出門而望,笑之"年走了"。仙人消失也。祖母出而望之,門有紅對,上曰"喜濨濨迎新年",下曰"笑盈盈辭舊歲",中"喜迎新春"。祖母曰:"真神也!"後告鄉里,傳開也。

(現代春節2018年狗年春節 )

每年貼春聯,家戶曉知。紅聯在身,字畫嚇獸也。夕夜,春晚也。初日,人拜年呼!童拜年,長送年金。

春節和年的概念,最初的含意來自農業,古時人們把谷的生長周期稱為「年」,《說文。禾部》:「年,谷熟也:。在夏商時代產生了夏曆,以月亮圓缺的周期為月,一年劃分為十二個月,每月以不見月亮的那天為朔,正月朔日的子時稱為歲首,即一年的開始,也叫年,年的名稱是從周朝開始的,至了西漢才正式固定下來,一直延續到今天。但古時的正月初一被稱為「元旦」,直到中國近代辛亥革命勝利後,南京臨時政府為了順應農時和便於統計,規定在民間使用夏曆,在政府機關、廠礦、學校和團體中實行公曆,以公曆的元月一日為元旦,農曆的正月初一稱春節。 1949年9月27日,新中國成立,在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一屆全體會議上,通過了使用世界上通用的公曆紀元,把公曆的元月一日定為元旦,俗稱陽曆年;農曆正月初一通常都在立春前後,因而把農曆正月初一定為「春節」,俗稱陰曆年。 傳統意義上的春節是指從臘月初八的臘祭或臘月二十三的祭灶,一直到正月十五,其中以除夕和正月初一為高潮。在春節這一傳統節日期間,我國的漢族和大多數少數民族都有要舉行各種慶祝活動,這些活動大多以祭祀神佛、祭奠祖先、除舊布新、迎禧接福、祈求豐年為主要內容。活動形式豐富多彩,帶有濃郁的民族特色。

下面小編為您講解一下古代和戰爭年代的春節是怎樣過的哪?是否像現在一樣呢!團圓歡樂!

古代清代皇宮春節貼「白色對聯」:

現在春節貼的春聯都是用紅紙寫(印)黑字,而老北京的春聯並不都用大紅色紙書寫。據記載:春聯用紙,朱紅、翠綠、柿黃三色都有,最講究的用灑片金碎金銀星。凡是遭父母之喪,在家守制,已過期年,可用凈綠天地頭加藍色邊的春聯;庵觀寺院的春聯都是淺黃色紙張。

最奇怪的是春節時清代的皇宮、王府、宗室一律懸掛的是白色春聯(可外加紅邊或藍邊)。

據專家考證:紅色春聯源於明太祖朱元璋的提倡(可能與朱家皇帝姓氏為「紅」有關),並一直延續到清代。但清宮每逢春節時對聯使用的多是白絹,書寫黑字,與民間的紅色不同,這與滿族崇尚白色有關。

清宮內每年十二月二十六日掛春聯,載體選用白絹,並鑲以錦邊並裱於框架之中。聯語大多由詞臣撰擬,由翰林書寫,待至正月下旬撤去;王公府第則用白宣紙鑲紅邊或藍邊;守制官員(有父、母喪者)則要用凈綠天地頭加藍色的春聯。

(清代皇宮春節)

在清代諸位皇帝中,康熙皇帝書寫的「福」字最受推崇。 博友「穆警官的光影」在博文中介紹說:康熙書寫的「福」字含義豐富:單看左半邊:是一個「才」字,再把點擋上來看是一個「子」字。單看右半邊:是一個「壽」字,右上角是一個「多」字,右下角是一個「田」字。所以這個福字是:多子,多才,多田,多福,多壽。康熙皇帝把它獻給祖母,作為60歲壽辰的生日禮物。

唐朝人過春節充滿文化氛圍讓人驚嘆:

唐代的宮廷守歲風俗十分盛行,除夕這一天夜裡,負責祭祀和禮儀的官員太常寺卿就會帶領手下的官吏們,領著數千皇家歌舞樂團的男女隊員們,在大殿前表演「儺舞」,大概是一種類似於驅除邪魔瘟疫的迷信活動,也可能是古老相習的一種風俗。相傳會選出一位男童,戴上猙獰的假面道具,穿上紅黑衣褲,擊鼓跳躍。每當這個時候,宮中就會燃起巨大的蠟燭,焚燒起沉香,使夜晚恍如白晝。皇帝和嬪妃以及皇家子女們都會前來觀看,皇帝興緻所起,就會大擺宴席,開懷暢飲一種叫做椒柏的酒,手下文臣會不失時機的進獻應景詩文,以歌頌皇帝的功德,極盡大唐盛世的豪華奢侈。

照例正月初一這一天,唐朝皇帝要換上嶄新的龍袍,接受衣著光鮮的百官朝賀,在盛唐時,皇帝還要接見遠方少數民族首領和附屬國使臣的朝拜,這是禮數,更是盛唐大展國威的光榮時刻。到了這一天,皇家大道上車粼粼,馬蕭蕭,冠蓋相望,羽旄飛馳,國家政務大殿上鐘鼓喧天,絲竹震耳。帝國老大在接受各方朝拜之後,要在國賓館大擺宴席,以至筵席紛陳,長達數里,款待文武百官和四方使臣。唐朝的國宴因時因事而設,全憑皇帝一時興起,比如貞觀三年(629 年)正月甲子,唐太宗就大宴群臣,奏九部樂,以歌舞頌揚太平盛世,並命宮中以舞獅子為樂。

(唐人過春節)

則同樣喜慶,除夕之夜,吃年夜飯,喝花椒酒,即飲酒時捻起盤子中的花椒放一點到酒杯中,驅寒祛濕。吃過年夜飯後,一家人圍坐在火爐旁守歲。杜甫就寫過「守歲阿戎家,椒盤已頌花。」的詩文,而儲光羲在詩中寫道「闔門守初夜,燎火到清晨。」說的就是唐朝時民間吃團圓飯和守歲的情景。正月初一時,家家戶戶燃放爆竹驅逐一種叫做「年」的怪物,相傳沿襲漢代習俗。家裡人相聚飲酒,請客賜福,用木製桃符以辟惡祛穢。

到了正月初七,唐朝人稱之為「人日」這一天,相傳為東方朔所設置。唐朝婦女們會梳妝打扮,在臉上畫上各式圖案,有「斜紅」、「面靨」等名目,還會巧施絳唇,塗脂抹粉,所塗口紅有「萬金紅、大紅春、內家圓」等名目。而這一天,唐朝皇帝會大宴群臣以賞雪,並賞賜文武百官綢緞彩帛,讓手下御用文人們賦詩助興。而民間則流行剪綵紙,所剪圖案為花、樹、雞、羊等,皆栩栩如生。而初七這一天如果恰逢立春日,就會剪雙彩紙。

抗美援朝時期過春節:

1953年,抗美援朝進入第四個年頭,停戰談判也已斷斷續續地進行了16個月,交戰雙方在「三八線」附近地區仍處於相持狀態。這時,中國人民志願軍第47軍第140師駐守在朝鮮臨津江西岸馬良山一線陣地,執行防禦作戰任務。

還有1個星期就要過春節了,140師後方指揮部的王德民、楊兆富、尹純志等幾個幹事商量如何來慶祝勝利,歡度新春佳節。最終,大家決定組織一個小演唱隊,搞台晚會,以表現志願軍戰士的革命樂觀主義精神。很快,一個由幹事、文化教員、會計等十幾名男女同志組成的演唱隊就成立了。楊兆富曾當過師宣傳隊的分隊長,算是「業內人士」,便自告奮勇擔任演唱隊的導演兼指揮。可是演唱隊除了1架手風琴、1把胡琴和4個口琴外,再沒有其他樂器了。在戰火紛飛的山溝里,到哪裡去找樂器呢?大家就開動腦筋,就地取材,尋找代用品。於是,酒瓶、飯鍋、洗臉盆、飯碗都變成了「樂器」。

保衛幹事高玉坤提議:在朝鮮,文工團被稱為「協奏團」。過年了,我們慰問戰友,演唱隊乾脆就叫「鍋碗瓢盆協奏團」吧。大夥齊聲稱讚。

2月13日,農曆大年三十。「鍋碗瓢盆協奏團」獲批前往十幾里外的師前方指揮部注乙洞慰問演出。王德民回憶:機關的同志都知道了,組織幹事王家凱還在坑道口等著我們。進入坑道和同志們互相問候一番,馬上就要開飯了,我和王家凱、高玉坤去伙房打飯。伙房安置在山坡上的一片杉樹林中,已有幾人在等著打飯,就在這時,只聽哐的一聲,一發炮彈打塌了杉樹枝搭的棚子,一頭扎進飯鍋里。大家趕快卧倒,等了好半天也沒爆炸,原來是個啞彈。高玉坤同志笑著說:「我們還沒完成任務,馬克思不同意我們到他那裡去報到。」

(抗美援朝時期過春節)

演出安排在晚上。下午,炊事班特意準備了白面和肉餡,大家一齊動手包餃子。沒有擀麵杖,就用酒瓶子、炮彈殼代替。大家一邊吃著熱氣騰騰的餃子,一邊把敵人打的炮彈當「爆竹」聽。

晚上,「鍋碗瓢盆協奏團」在師作戰室旁邊的一個「大廳」里演出。師長黎原、政委趙平等領導也親臨現場觀看這場別開生面的除夕晚會。儘管演出的場地和器材都十分簡陋,節目也不是很多,但個個精彩,既有合唱《中國人民志願軍戰歌》,也有獨唱朝鮮民歌《阿里郎》、蘇聯歌曲《喀秋莎》,還有廣東民樂《步步高》等。台上演得格外賣力,台下笑語歡聲,演出取得了意想不到的成功。

戰火紛飛的朝鮮戰場上,志願軍將士正是以這樣的革命樂觀主義精神,迎來了最終的勝利。

太行山時期過春節:

太行山軍民,在二十世紀三四十年代,處於內外戰爭狀態之中,辭舊迎新不僅依然是生活中的一件大事,且有了新的內容。陽曆新年,也成了普通農民的節日。為迎接春節,從臘月23日,祭灶爺上天之時就開始過小年,家家戶戶清掃自己的周圍環境,準備春聯、年畫、剪紙等,以裝飾自家的門窗,還買各種年貨,如酒、肉、蠟燭、爆竹以及祭禮用的黃紙裱等物。到臘月30,一切都準備就緒。人們愛把從商店裡買來的麻紙,把窗子新糊了,將剪的小玩意如公雞小兔等貼在新糊了的窗孔上,在大門上倒貼一個「福」字,意思是福到了。門前則張燈結綵。家族的譜單牌位也安排在一定位置,在其前面設一供桌,桌上陳設香爐和各種祭品。除了祭祖,還祭各種神祇,如天王爺,財神爺,灶王爺,土地爺,門神等。敬天法祖,這是農民的信仰傳統。在他們的生活中,到處都有鬼神的存在。除夕夜,一般都吃些酒菜,叫吃年飯,晚輩給父母及長輩拜年磕頭,惟女兒不給父母磕頭。長輩習慣上給年幼的押歲錢。午夜,諸抻下界,在祖先譜單牌位前跪拜,然後祭祀請神,鞭炮齊鳴,人們徹夜不眠,有的玩紙牌,有的聊天,俗稱守歲或熬年夜。

正月初一,大清早,村上的爆竹聲不斷,同一家族之人聚集一起向自己的祖宗磕頭,行跪拜之禮,還帶著祭品如油糕、餃子等到自己先人的墳上去祭。然後回到村中,向鄰居拜年。所有的人都穿得乾乾淨淨,多是新制的衣服,那時衣服、鞋襪多是自家做的。初二是女兒回娘家的日子,夫妻帶著糕點同去。這一天家家都在待客,整個華北地區的風俗都是這樣。初三拜年的風氣仍然很盛,或到姨家、姑母家及其他親友家去賀年。這三天,家家戶戶不動火做飯,吃年前蒸好的兩面饅頭。婦女初二以後幾天也可以串門聊天。

(太行山時期過春節)

熱鬧持續到初五。初六就撤除了祖宗譜單牌位和供桌,恢復到正常生話。到農曆正月十五日元宵節又熱鬧幾天,如桐峪1940年正月16日,「群眾仍是節日氣氛,每家燒一堆炭火,鑼鼓喧天地過節日。」舅家給外甥送燈籠,夜晚孩子們都打起燈籠聚集在一起,燈火輝映。村中的各種娛樂也都此起彼伏,如社火、高蹺等。這是一年四季中農村最熱鬧的日子。整個春節活動,祭祖強化了大家族的關係,相互拜年強化了親友關係。其崇拜的多神構成了一個萬物有靈的世界。這當然是迷信,但也反映了農民祈求新一年諸神降臨、吉祥如意、生活能夠幸福的心態。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歷史成為永遠 的精彩文章:

歷史上人們總說張學良是失敗的成功者!這是為什麼哪?真相出現!
俄羅斯總統普京他是以什麼優勢當上總統的哪?實力決定成敗!

TAG:歷史成為永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