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鳳兮鳳兮歸故里

鳳兮鳳兮歸故里

很久很久以前,有一個少年,人們叫他甘羅。

史書上記載,他是秦國名臣甘茂之後。這樣的名號,聽上去倒有幾分貴族的華麗感。不過那時候的他,尚不出眾。直到後來,他給呂不韋做了門客,這異於常人的天賦才逐漸顯露出來。《史記索隱》載:「甘羅妙歲,卒起張唐。」他十二歲計使張唐出任燕相,又在路經趙國時計賺五座城池。在後來趙國攻燕奪得的三十餘座城池中,秦國又得十餘座。

「甘羅年少,然出一奇計,聲稱後世。雖非篤行之君子,然亦戰國之策士也。」太史公如是道。

甘羅回到秦國後,秦王政拜其為上卿。史書上的記載,便止於此,這之後,他如一現的曇花,漸漸沒了音跡。

有的人說,他年少成名,各方壓力之下心中抑鬱,於是自求一死。

有的人說,他鋒芒太盛,引人嫉妒,最後被秦王賜死。

有的人說,他不過是呂不韋的棋子,先捧後殺。

坊間雜傳,眾說紛紜。更有甚者,說他得道升天者亦有。

而我聽說,他死後魂歸故里,與祖父同葬。不管是怎樣的真相,如果要我一個講故事的人帶著主觀的感情去描述,我願意看到他的結局是落葉歸根,至少於年少被捲入政治紛爭的他而言,是最後的成全。

司馬相如寫《鳳求凰》的時候,寫道「鳳兮鳳兮歸故鄉,遨遊四海求其凰」。如今我借他一句歸故里,只可惜少年丞相還未及求得其凰便匆匆歸去。人的這些關乎命理的東西,向來不是自己能把握的。哪怕我們從小到大都這樣跟自己講,「命運是掌握在自己的手中的」。在我們心底里,誰都明白,自己所能把握的,其實只有很小的一部分。

誠如我之前所言,不是每首曲子演完,都有繞樑的餘音。也許就像甘羅這樣,盛了一時,而後漸於衰微。

佛家講:「凡所有相皆是虛妄。若見諸相非相,則見如來。」我想,這說的很是。

題圖攝影:THILINA MADUSHAN

授權基於:CC0協議

載心寧九 著

轉發分享無需申請,轉請聯繫載心。

後話

於2018.2.13

我願意做一個認真講故事的人,而不是一個認真研究歷史的學者。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全球大搜羅 的精彩文章:

別把泥鰍不當魚
教養,為人處世的最大資本

TAG:全球大搜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