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知識 > 究竟什麼樣的水是優質水?

究竟什麼樣的水是優質水?

水是生命之源,岩溶水為世界約1/4的人口提供著飲用水源。在我國約20%的人口中,近30個大、中型城市以岩溶水為主要供水水源。可見,岩溶水質量直接關係到廣大民眾的身體健康和社會經濟發展。

天然情況下,岩溶水多為弱鹼性,弱鹼性水就是好水嗎?

受碳酸鹽岩地層岩性影響,岩溶區天然地下水均呈弱鹼性。碳酸鹽岩的主要礦物成分為方解石和白雲石,在水中溶解性二氧化碳作用下,碳酸鹽岩發生溶解,形成富含Ca2+和HCO3-的弱鹼性岩溶水。

天然岩溶水中Ca2+和HCO3-含量較高,在燒水時,壺底常出現一層白色的垢,即碳酸鈣沉積。這是因為水溫度上升、水中溶解性二氧化碳逸出,碳酸鈣溶解度降低並發生沉澱。因此,岩溶水不宜直接生飲、需燒開後飲用才有利於健康,否則易患腎結石,這也是岩溶區最常見疾病。可見,「弱鹼性水有益於健康」是沒有科學依據的。

作為水資源的重要組成部分,岩溶水質量通過與人類健康、水環境健康、經濟成本等直接影響岩溶區社會、經濟的發展,但在使用時很多人常將水質量與水污染混淆。正確理解水質量與水污染,是避免陷入認識誤區的關鍵。

水的質量是以現有水質標準為依據、以人體健康為目的,對水環境質量進行的等級劃分,如《地表水質量標準》《地下水水質標準》《生活飲用水衛生標準》《城市供水水質標準》等,表達的是水質量的好壞及其適用性。

水污染是指在人類活動影響下,水質朝惡化方向發展的現象。關於水污染,目前尚未有一個統一的評價標準,目前常用的是採用對照值,即以無明顯污染來源的水質為標準,表達的是水質的變化趨勢。

由此可見,水質量和水污染含義不同、評價標準不一致,不能混淆。水質量差不一定是受到了污染,可能是原生地質環境引起的,如大部分岩溶區水中鐵、鎂偏高,主要是因為含水層岩石中鐵、鎂含量較高引起的。水受到了污染並不一定不能飲用,如地下水中錳含量原本小於0.05mg/L,後因錳礦廠排污導致地下水中錳含量達到了0.09mg/L,我們就認為該地下水受到了工業污染,但因地下水中錳含量尚未超過地下水Ⅲ類水質標準限值0.1mg/L,因此該地下水仍為合格的飲用水源。可見,只有當污染組分濃度超過相應的水質標準後才能定義為不合格飲用水。

近年的調查顯示,我國西南地區岩溶水質量總體較好,但局部水質較差,尤其是城近郊區地下水質量在變差。可直接作為飲用水源的佔86.1%,經過處理後可作為飲用水源的佔10.0%,不宜作為飲用水源的佔3.9%。

岩溶區地表水和地下水常常相互頻繁轉換,尤其是在中國南方岩溶區,這種情況極其常見。地表水因暴露地表易遭受污染,因此一旦地表岩溶水遭受污染,地下岩溶水也會受到污染。

岩溶區水污染途徑多種多樣,導致岩溶水污染難以查明和控制。岩溶區地表大量發育的窪地、落水洞、消水洞、豎井、岩溶塌陷坑等副地形,是污染物直接進入地下並污染地下水的主要通道。

但岩溶區地貌組合類型多種多樣,不同的地貌類型和污染源位置的不同均可形成不同特徵的污染,具有不同的污染途徑和污染機理,如岩溶區次生污染源緩釋型污染、氣象間歇型污染、灌入式污染等。

隨著城市化發展,部分城市城近郊區的地下河正在變成「城市下水道」。如重慶南山老龍洞地下河、貴州開陽響水洞地下河、廣西南丹里湖地下河……在這些下「水道式」的地下河中,農藥、抗生素、激素等新型有機污染物種類越來越豐富,嚴重威脅水環境和生態安全。

岩溶水污染防治的原則是預防為主、防治結合。首先,需要對污染源進行減排、截污,從源頭上控制污染物進入岩溶水系統的途徑。在污染源控制上,最主要的是不要向落水洞、窪地等排放污染物;在污染物堆放場地選擇過程中必須避開這類敏感地帶。其次,是在科學分析研究基礎上建立適宜的岩溶水源地保護區,這是岩溶水污染防治措施中的重要一環。最後,是開展水生態治理,充分利用岩溶濕地(包括人工濕地和天然濕地)或PRB技術開展受污岩溶水處理。由於岩溶系統結構的特殊性,岩溶水一旦受到污染,極難治理,目前國內外尚未有岩溶水污染治理的成功案例。

文章來源:國土資源報

感謝原作者,如有侵權請告知刪除.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環球物理 的精彩文章:

為什麼撓自己不癢?被別人撓一下就癢的不行
學霸的寒假經驗:秘密都藏在時間管理里

TAG:環球物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