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知識 > 當與孩子相處的時間只剩下「三分鐘」,我是如何將它翻倍的

當與孩子相處的時間只剩下「三分鐘」,我是如何將它翻倍的

最近,陳可辛導演拍攝的一篇短篇視頻徹底火了,視頻的名字叫做《三分鐘》。還沒看過的父母可以抽空看下這個視頻:

https://v.qq.com/x/cover/vnib3fekaa20sqk.html

視頻講述的是一個和春運以及團圓的故事:

身為列車員的母親負責的南寧到哈爾濱線是全國最長的線路,整趟車下來,一般要六天。連著好幾年都是過年值班,錯過了一次又一次與兒子小丁春節團圓的機會。

今年,小丁希望借著列車停靠凱里站三分鐘的機會,與自己的母親相聚。

隨著一聲清脆的鳴笛,列車停靠在了凱里。

第一分鐘:身為列車員的母親,選擇優先完成她的職責,疏散乘客

第二分鐘:疏散完乘客後,目前終於得空與小丁相聚。在短暫的擁抱後,小丁開始背起了九九乘法表。這是因為母親曾經嚇唬他,如果記不住乘法表,就上不了鎮上的小學,更不能見到媽媽。

剩下最後一分鐘了,乘法口訣還沒背完,但媽媽就要再次離開了。小丁加快了背誦速度,在最後幾秒鐘,終於將乘法表背完了。列車緩緩地關上的車門,小丁很滿意地向列車裡的母親揮了揮手。因為他相信,把乘法表背完,將來會有更多時間見到媽媽。

雖然,我們中間的很多父母比較幸運,會比列車員母親有更多的時間陪伴自己的子女。但你仔細算過一筆賬嗎? 作為父母,除去每天的工作、睡覺、吃飯、交通、洗漱、其他自由時間以外,真正能陪在孩子身邊的還剩下多少?

台灣作家龍應台在《目送》中說:「我慢慢地、慢慢地了解到,所謂父女母子一場,只不過意味著,你和他的緣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斷地目送他的背影漸行漸遠。你站在小路的這一端,看著他逐漸消失在小路轉彎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告訴你:不必追。」孩子從出生,到離開自己身邊自由發展,可能只有短暫的十多年。而除去日常生活工作休閑等需要的時間,剩下的可以陪在孩子身邊的時間屈指可數。那麼,怎麼做才能利用好這有限的時間呢?

(一) 善於做減法

減少沒必要項目上所花的時間。當你成了父母后,意味著身上多了一份責任。為了能夠多陪在子女身邊,需要我們適當減少平時花在看劇、打遊戲、美容等非必要項目上的時間。陪在孩子身邊本身就是件很開心的事情,又何必執著於一定要保證自己的娛樂時間呢。

將自己的個人時間挪到孩子睡覺後。如果覺得個人時間也是必須的,我們大可以將自己的個人時間挪到孩子睡覺後。一方面幫助孩子們養成早睡的習慣,有助於他們更健康的成長,另一方面,通過適度擠壓自己的睡眠時間,可以同時兼顧到需要加班的工作、新知識的學習以及自我提升和娛樂等。

減少上下班路上的交通時間。剛開始在大城市打拚的小年輕可能很多都和我一樣,為了省錢,租在了離公司較遠的地方。孩子出生後,如果經濟條件允許,最好還是搬到單位附近,這項時間也是相當可觀的。

(二) 運用統籌方法

統籌方法是著名數學家華羅庚編寫的安排工作進程的數學方法。父母們可以運用統籌方法來優化時間管理。

具體方法就是,想辦法把自己要處理的事情和陪伴孩子統籌起來,使兩者相輔相成。比如,

利用與孩子一起吃晚餐的時間,進行交流溝通。在吃飯的過程中,了解孩子最近讀書的心得或者是興趣愛好等等。在總時間沒有增加的情況下,相當於多給予了孩子一次陪伴。

又比如,春節要到了,家裡要大掃除了,可以帶上孩子一起打掃衛生。打掃衛生是每個家庭必須進行的一項家務,這也是鍛煉孩子勞動動手能力一項不可多得的項目。這樣的過程,既清潔了家庭環境,又培養孩子吃苦耐勞能力。同時,勞動過程中父母可以傳授孩子一些生活必備技能,也讓孩子感覺到父母滿滿的陪伴。


(三) 適當做加法

巧花心思,增加原來生活中所沒有的活動項目,反而增加了對孩子的陪伴時間。

比如有這樣一位媽媽,因為在做飯的時候不能照看孩子,想出了一個好方法,在自己的廚房裝修時增加了一面繪畫牆。媽媽做飯沒時間陪孩子的時候,就讓孩子在身旁自由繪畫,炒菜累了,還能停下來和孩子進行短暫的交流。本來用來炒菜的時間,搖身一變成了一節親子繪畫課,通過加法,是否使你的時間得以翻倍了呢?

又比如,回家還需要加班的時候,可以將孩子的小書桌搬到離我們工作地點不遠處。我們在工作的時候,讓孩子們在一旁搭積木或者拼拼圖。這項活動本身就需要注意力特別集中,孩子們在看到我們集中精力工作的時候,他們的情緒也會被我們相應調動起來。而當我們工作中途的小憩時間,還能看看孩子們的完成進度,給他們一點鼓勵或者幫助。

還在抱怨陪伴孩子的時間不夠嗎,那麼從今天開始,就把這套陪伴孩子的「數學方法」應用起來吧。父母給孩子更多的陪伴時間,才是「貨真價實」的富養。畢竟,陪伴是最長情的告白!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憨爸在美國 的精彩文章:

別被娃粗心借口所蒙蔽,這背後隱藏大問題
你竟給孩子學這麼多?我只想教孩子這一樣

TAG:憨爸在美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