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五虎上將趙雲和五子良將徐晃誰的箭術更厲害?從3個方面可以看出

五虎上將趙雲和五子良將徐晃誰的箭術更厲害?從3個方面可以看出

(圖說三國·談天說地·第42期 文/無常奉天玉)

《三國演義》是以三國亂世為背景,創作的一部小說,其中雖有七分真,還原那段精彩的歷史,亦有三分假,為歷史增添魅力。這三分假中,包含最多的內容,便是武將縱馬單挑,例如典韋與許褚,大戰一天,不分勝負;張飛與馬超,從白天打到夜晚,依舊旗鼓相當等情節,一直被後人津津樂道。其實武將之間的比拼,並非一定要交手,曹操在建成銅雀台後,舉辦的射箭比賽,就不失為一種較好的比拼手法。熟讀小說的朋友,都知道那場比賽最終的勝利者,是位列五子良將之一的徐晃。曹魏陣營猛將如雲,徐晃能脫穎而出,可見其能,那麼他與,蜀漢五虎將之一的趙雲比拼箭術,結果又會如何呢?

說到此處,也許有人會疑問,三國時期擅長箭術的名將,數不勝數,為何一定要拿趙雲作對比對象呢?這就要說到徐晃取勝的關鍵了。小說第五十六回中,原本夏侯淵已射中靶心,自以為可以將獎品收入囊中了,這時徐晃突然出列道:「汝奪射紅心,不足為奇。看我單取錦袍。」並拈弓搭箭,射中了懸掛著錦袍的柳條。這領錦袍就是最後的獎品,所以徐晃在射斷柳條之後,將錦袍披在身上,一舉奪魁。

而趙雲也曾有過類似的精彩表現,當然了,他的表現並非為了玩樂,而是為了震懾敵軍。當初諸葛亮出使江東,說服孫權聯東抗曹,並巧借東風,為赤壁之戰的勝利,奠定了基礎。這個時候,東吳認識到了他是一個奇人,想要將其斬殺,結果趙雲早已前來接應。當他們受到東吳軍的追趕時,趙雲「箭到處,射斷徐盛船上篷索」,使敵軍失去了追趕的能力。柳條與船索,都不易射中,徐晃和趙雲卻創造了奇蹟,那麼他們兩個誰更厲害一點呢?我們從不同的角度來分析一下。

一、論壓力

徐晃在射柳條的時候,屬於玩樂性質,心態比較輕鬆,就算他射不中,也沒有什麼太大的損失,所以他應該沒有什麼壓力;而趙雲不同,他只得一人一船,還要保護諸葛亮的安危,如果徐盛追趕上來,他和諸葛亮都在劫難逃。也就是說,趙雲這一箭能否射中,決定著他自己和諸葛亮的命運。此時雖然他非常自信,對徐盛道:「本待一箭射死你來,顯得兩家失了和氣——教你知我手段。」但是他應該背負著巨大的壓力。雖然壓力就是動力,但是射箭這等需要良好心態的事情,壓力太大並不是什麼好事,反而會影響狀態。從這一點看,趙雲更勝一籌。

二、論目標大小

徐晃射中的是柳條,非常的細弱,甚至不如箭頭大,想要瞄準並射中,難度非常大。趙雲射中的則是船上篷索,雖然目標也不大,但是最起碼是比柳條要粗一些的,瞄準的難度也要稍低。所以在這一點上,徐晃扳回一局。

三、論固定靶與移動靶

眾所周知,比起移起靶,固定靶的難度要低不少。然而他們兩個人射中的目標,都算是移動靶——於徐晃而言柳條上掛著錦袍,會隨風晃動;於趙雲而言,隨著船的移動,篷索的位置也一直在變化,如此看來,這一點很難分出高下。其實不然,雖然他們的目標都在不停的移動,但是徐晃本人是相對靜止的,趙雲卻是在移動的,而且他的小船,與江東的船速度並不一樣,因此趙雲想要射中目標,比徐晃難度更大。

通篇分析之後,我們不難得知,在演義中,雖然徐晃和趙雲,都是神箭手,他們展現出的絕技,都令人拍手叫絕,但是通過各方面的對比之後,趙雲還是略籌徐晃一籌的。

本文所有資料均來自於《三國演義》等書,小編保證內容之真實性,同時無任何影射、不涉及任何政治。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圖說三國 的精彩文章:

此人是劉備賞識的虎將,諸葛亮卻不能知人善任,導致他被小人所殺
趙雲驍勇無比,卻有兩人與他單挑,能不分勝負,另外2位被秒殺

TAG:圖說三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