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人類為什麼需要食物?

人類為什麼需要食物?

世界人—食物周

嘭嘭嘭 推薦

本文大概

2903字

讀完共需

5分鐘

I N T E R V I E W

/ 專 / 訪 /

陳淑蓉,營養與食品衛生學碩士,常年從事公共衛生工作。北京營養師協會培訓部主任。目前專註於營養相關培訓。

你好!陳淑蓉老師,我是嘭嘭嘭~

你好呀,嘭嘭嘭!

| 陳 老 師 說 在 前 面 |

食物在地球上有人類之前就出現了。

隨著地球上有機物的出現,長出可以提供能量的藻類,食物也就隨之出現了。

生物之間,逐步形成了食物鏈和食物網,人們最熟悉的食物鏈是大魚吃小魚,小魚吃蝦米,蝦米吃水草。

對於古代的人類來說,食物的種類是逐步擴展的。

最早的食物是原始人能抓捕到的飛禽走獸,以肉食為主。

然後是採集各種天然的植物的種子,或者是根莖、植物的嫩芽和植物的葉子,野果、草籽都能成為食物。

再後來,人類學會了種植農作物,五穀就是指稻、黍、稷、麥、菽,人類的食物構成極大豐富起來。

有一種食物療法叫做特殊碳水化合物療法,就是當有些人腸道出現問題後,去除其食物中雙糖和多糖(如澱粉)。

其中一個支持性理論,就是因為富含澱粉的碳水化合物(大米、麵粉等),這樣的主食在人類歷史上只出現了五千到一萬年。

當我們返回老祖宗的食物譜,不吃麵包、麵條和米飯,只吃水果、蔬菜和肉的時候,困擾有些病人的腸道問題反而解決了,這種食物療法對自閉症的孩子也有好處。

當然食療有一定適應症和專業關鍵點,如果感興趣可以告訴童心工場編輯跟我聯繫。[ 歡迎留言哦 ]

人類需要吃食物,是因為人類需要從食物中獲取能量和營養素。

水本身也是一種營養素。

食物中的營養素共分蛋白質脂肪,碳水化合物,維生素,礦物質、水和膳食纖維七大類。

目前確定的人類必須從食物中獲得的營養素,大概是四十多種。

但是隨著科學的進步,也許會發現更多人類需要的營養素。

食物有多少種顏色?

陳 淑 蓉 老 師 說

大自然是最神奇的調色盤。

如果我們把食物的全部顏色都歸納起來,就變成「彩虹餐盤」。

只不過食物的顏色不是七種,而是八種,分別是紅橙黃綠藍紫白黑。

食物的顏色,說的是食物裡邊的顏色,而不是表皮的顏色。

比如說香蕉是白色食物。西瓜是紅色食物,因為西瓜瓤是紅色的。

但是茄子例外,我們一般把它歸為紫色的食物,雖然它裡面是白的。因為茄子非常富含花青素。

把茄子切成片或者絲,泡在涼水裡,水就會變成藍紫色。

食物有多少種味道?

陳 淑 蓉 老 師 說

如果僅是從味覺來看,不管食物的視覺和嗅覺,我們能感受到食物的四種味道,就是甜味、鹹味、苦味和酸味。

值得注意的是,食物的味道嚴格來說,不包括辣味和麻味。

保護我們的味覺要從培養吃清淡飲食開始,不要吃太多重油、重鹽、重糖的東西。

尤其是小寶寶,從六個月開始添加輔食以後,到兩歲之內,食物盡量不要加鹽,不要加任何調味品,盡量吃有機的、新鮮的食物。

人們的味蕾,能覺察到稀釋200倍的甜味、400倍的鹹味、7.5萬倍的酸味和200萬倍的苦味。

嬰兒有10000個味蕾,成人減一半,老人減少至1/3至 1/5,也就是只剩下2000個-3000個味蕾。

很多寶寶是老人帶大的,老人習慣於品嘗後再給寶寶吃,可以想像一下味覺敏感度只有嬰兒五分之一的老人調味的飯菜給敏感度放大3-5倍的寶寶吃是什麼樣的,後果就是寶寶的味覺會變得遲鈍,習慣於重油重油重糖。

所以給2歲以內寶寶做的飯原則之一是不加調味料不加鹽,也不要品嘗。

除了做熟,考慮食品安全就可以,包括物理性狀的安全——不要引起嗆咳。

有些人用食物來舒緩煩躁,緩解心情、減低壓力,有可能是因為食物給我們帶來飽腹感。

我們吃飽了會遠離寒冷,體溫比較恆定,增加人的安全感。

吃甜食會讓我們心情變好,一方面是吃甜食會給我們帶來愉悅感,另一方面,添加糖有成癮性,是一種產生物質依賴的食品,就像酒鬼對酒精會成癮,吸毒的人對毒品成癮一樣,而且這種癮也非常難戒斷。

所以世界衛生組織建議大家吃添加糖不要吃的太多,一般不超過總能量的百分之十。

一個一天需要兩千千卡能量的12歲男孩(輕體力活動2050kcal),一天之內吃的添加糖不要超過五十克,最好不要超過二十五克。

垃圾食品真的不能吃嗎?

陳 淑 蓉 老 師 說

營養界不建議說「垃圾食品」這個詞。

我們一直強調「沒有不好的食物,只有不好的膳食」,即使是營養價值低的食品,吃的量和頻次,在一定量範圍內,如果很喜歡吃、吃起來時心裡很愉快,可以少吃一點。

比如含反式脂肪酸比較高的奶茶、人造奶油蛋糕等。

網上說世界衛生組織曾經發布十大垃圾食品的清單,這是個謠言,陳君石院士專門就此在「院士談垃圾食品: 食物本無好壞 關鍵在搭配」中反駁這種說法。

通常大家說的「垃圾食品」都是高能量的食物。

覺得「垃圾食品」好吃的人,可能平常飲食就不均衡,習慣於吃重油、重鹽、重糖的食物。

重油的食物主要是脂肪含量高,天然的脂肪會給食物帶來特別的風味。

不是所有人都覺得「垃圾食品」更好吃,如果長期吃清淡的飲食,會覺得「垃圾食品」太咸了,太油膩了,會不舒服,特別是長期吃有機食品的人,味覺敏感性比較高,他是受不了像重油重鹽的食物的。

我們的食量有限,因為我們的胃就這麼大,所吃的食物的體積都差不多,要盡量吃營養素密度高的食品,特別是要多吃水果而不是含糖飲料。

糖分含量達到百分之五以上的飲料就叫含糖飲料,多數飲品含糖在8%-11%左右,有的高達13%。

添加糖指一般是果糖、蔗糖、葡萄糖和果葡糖漿等。

我們建議大家多吃水果,原因是水果裡面除了糖,還有膳食纖維、維生素、礦物質等對人體有益的營養部分。

而含糖飲料里則除了糖,則大部分是添加劑。

含糖飲料雖然能量很高,但喝下去一會兒就容易覺得餓。但是水果不同,吃了以後就覺得很飽。

有些小朋友過度肥胖,水果含糖量高的也要少吃,比如少吃香蕉和芒果,而是換成柑橘、獼猴桃這些含糖量低、膳食纖維比較多的水果。

我可以選擇我愛吃的食物嗎?

陳 淑 蓉 老 師 說

寶寶一出生,實際上就已經在選擇食物了,所以兒童當然有選擇食物的權利。

研究發現,寶寶在十七個月到二十六個月之間,對不同口味的食物接受度最高;而26-45周的嬰兒對不同質地的食物接受度較高。

在接受度最高的時候給他添加各種輔食,什麼味道都要嘗,否則就容易造成偏食和挑食。

不同食物還可以促進嬰幼兒味覺、嗅覺、觸覺等感知覺,鍛煉其口腔運動能力,包括舌頭的活動、啃咬、咀嚼、吞咽,有助於其神經心理和語言的發展。

據研究,嬰兒需要嘗試7-8次才能接受一種新的食物,而幼兒需要嘗試10-14次後才能接受新的食物,跟食物本身的味道和當時的進餐環境和進餐心情有關。

我們喜歡吃一種食物,不喜歡吃另外一些食物,這主要是生活習慣造成的。

另外因為不同的民族和宗教信仰習慣、地區差異,也會形成食物偏好,我們必須要尊重人們的食物選擇,但也要防止挑食和偏食。

但早於四個月,或者是太晚添加輔食也容易引起過敏。

因為我們身體的細胞不認識那些食物,特別是腸道的免疫細胞不認識,就會把它當成敵人消滅掉。

兒童有權自主選擇食物。

我們餵養嬰幼兒有一個原則,Ellyn Satter黃金餵養準則,其核心是「家長決定吃什麼,寶寶決定吃多少」。

我們反對強行給孩子餵食,更反對把食物作為一種懲罰或者獎勵的方式,比如說考了好成績,家長就獎勵去吃一頓麥當勞,而是強調順應餵養:父母應負責準備安全、有營養的食物,並根據嬰幼兒的需要及時提供;父母應負責創造良好的進食環境;吃什麼、吃多少由嬰兒自主決定。

強制性餵食不但不會增強體質,還會造成孩子心理上的傷害,長期影響自身飲食模式的選擇。

強制性餵食背後的邏輯——

我覺得誰選擇這個問題不重要(漠視,不尊重孩子,如果希望孩子自尊,那麼……);

媽媽/爸爸不信任你,你沒有自己吃飯的能力(從根子上否定孩子,如果希望孩子自信,那麼……);

你吃什麼,吃多少,必須由我來控制,不能自己做主(如果希望孩子自立且有領導力,那麼……)

如果孩子有不良飲食習慣,喜歡吃某種不健康的食物,我們一般用四不原則——

家中(學校)不放不健康食物;

不主動提供不健康食物;

不在孩子面前吃不健康食物;

避免使用「禁止」「限制」和「不給吃」等字眼限制孩子吃不健康食物,應是在「頻率」和「量」上有所限制。

健康的飲食習慣和膳食模式是需要用一生的時間來學習、來經營的,它不會自動從天上掉下來,需要每個人持之以恆的努力。

主要參考文獻:

2、中國人民共和國國家標準飲料通則. GB/T 10789-2015. 食品夥伴網. 2015-02-05. http://down.foodmate.net/standard/sort/3/44518.html

3、Jing Y. Liu. 你還在「專制餵養」嗎?錯誤了幾代人的做法,該糾正啦!極養媽咪. 2017-06-21

4、「四不原則」來自 許惠玉.台灣董氏基金會.台灣減糖運動的推行. 2015第三屆營養師大會. 2015-11-29.北京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中學生寫作計劃 的精彩文章:

白色王國的特洛伊之戰

TAG:中學生寫作計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