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我也可以為你忙啊!

我也可以為你忙啊!

台灣星雲法師講的一個故事:

有一次,佛光禪師見到一個來學禪的僧人,問道:「你好像來了12年了,怎麼從不向我問道呢?」

那個僧人說:「您太忙了,我不好打擾。」

3年後,佛光禪師又路遇這個學僧,問他有沒有什麼問題,可以來問他。

這位學僧仍恭恭敬敬地說:「您很忙,我不敢隨便跟你講話。」

又過了1年,這位學僧經過佛光禪師的禪房,禪師說:「今天我有空了,你過來,咱們談談禪道吧。」

哪知那個僧人趕緊合掌說:「老禪師很忙,我怎敢隨便浪費您老的時間呢?」

佛光禪師大聲喝道:「忙!忙!我為誰在忙呢?我也可以為你忙呀!」

星雲說,這句話直接打入那位學僧的內心,他自此開了道。

我看這則故事,總覺得惋惜,雖說聞道不分先後,但這位學僧已經耽擱了16個春秋,還是令人扼腕,人生才有幾個16年啊!

但我不是為這位學僧惋惜,是為自己嘆息。這些道理,從小為什麼沒有人告訴我們呢?我們從小受到的教誨,都是「求人難」、「萬事不求人」、「在家千般好,出門一時難」之類。那都是農業社會的做人原則。

在農業社會,人們的橫向交往少,合作機會更少,大家都是各種各的田,各住各的房,誰也尿不著誰,不到求人的時候,一般不跟別人打交道。但你要去求別人吧,還會被他視作威脅,比如你想用他的牛耕田,他怕累著自己的畜牲;你要去他家借一斗糧食,他家就少了一斗糧食,怕你將來不還他,等等。

不光被求的人怕,求人的人也怕:怕遭拒絕,怕被訛著,怕高利貸、驢打滾兒,怕不但失了面子,還搞壞了鄰里關係,等等。所以,農夫們一代又一代地教育子女:不要求人,咱餓死也不求人!

這個迂腐的教條,早該拋棄了!

現代社會,人與人之間的交往非常密切,你為別人忙,別人也為你忙。有人太愛麻煩別人,當然不好;有人又太拘謹,生怕給別人添麻煩,不敢求別人,這同樣不好。我就常常是這樣。

有時候吧,明明有很正當的事要找別人辦,心裡也不免嘀咕:「人家會不會有空啊?會不會有更重要的事啊?這件事會不會讓他很為難啊?要不,還是不去麻煩人家了吧?」

這種心理,確實讓咱們失去了很多機會。

現代社會裡,種地的人越來越少,很多人的工作,就是與人打交道。既然你的工作是這樣,你又怕麻煩別人,怎麼做得好你的工作呢?而且,對方的工作也是與人打交道,包括與你打交道,難道他為別人忙是忙,為你忙就不是忙了嗎?

習慣給予,而不習慣索取,這樣的人生,並不是完整的人生。

自打咱們哭哭涕涕地來到這個世上,如果不索取,馬上就活不下去,所以嬰兒出生後的第一個動作,就是去找媽媽的奶頭,找到了就一口叨住,雖然那時媽媽的乳房裡還沒奶汁呢,這說明索取是人的本能、天性,咱們不必為這個本能而羞愧,更不應該將它壓抑或丟棄。

當然,索取不是單向的,而是一個互動的過程。由於怕上當,怕吃虧,怕遭了別人的算計,很多人在不習慣向別人索取的同時,同樣不習慣向別人喊一聲:「我也可以為你忙啊!」

真的,我也可以為你忙!因為所處的地位、角度不一樣,別人覺得很難的事,可能你舉舉手就搞妥了;別人在生命遭逢艱難時,你的援手和安慰,會使別人好受很多;而且,你為別人忙的過程,就是你與別人合作的過程,你能藉此充實自己、提高自己,健全你的人際關係,這是多好的事呀。

你可以為我忙,我也可以為你忙!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流暢生活俱樂部 的精彩文章:

TAG:流暢生活俱樂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