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母嬰 > 嬰幼兒口腔護理指南

嬰幼兒口腔護理指南

從出生開始,家長應為嬰幼兒清潔口腔

嬰兒出生之後,家長應每天用軟紗布為孩子擦洗口腔,可有效預防口腔白色念珠菌感染(俗稱「鵝口瘡」)。

牙齒萌出後,可用紗布或軟毛刷輕輕地為孩子擦洗口腔和牙齒。

當多顆牙齒萌出後,家長可用指套刷或軟毛刷為孩子每天刷牙2次,並確保清潔上下頜所有的牙面,特別是接近牙齦緣的部位。

兩歲大的孩子會想自己刷牙,但父母應明白這個年齡孩子手的精細運動能力尚未形成,不能真正刷乾淨牙齒。因此,家長應幫孩子刷牙,每日至少2次。

不當的餵養會危害嬰幼兒口腔健康

母乳是嬰幼兒最好的天然食品,相對於人工餵養,母乳餵養時乳牙患齲病的危險性低。餵奶姿勢會影響嬰幼兒頜面部的生長發育,最好抱著喂。奶瓶是人工餵養的器具,奶瓶放置過高或過低都可能會造成牙頜畸形。奶瓶餵養時應選用合適的奶嘴,避免孔洞太大,奶液不需吸吮就流出,使嬰幼兒咀嚼肌得不到應有的鍛煉,不利於口頜的正常發育。

乳牙萌出之後,不要讓幼兒長時間含著裝有甜奶或甜飲料的奶瓶,尤其不能含奶瓶睡覺,否則會造成嬰幼兒齲。1歲後應盡量減少使用奶瓶,且奶瓶內只能裝白水和無糖奶,用杯子或勺喂含糖液體(如甜奶、果汁、蜂蜜水等)。1歲半到2歲應停止使用奶瓶。因為長期用奶瓶餵養,除了容易發生齲病外,還可妨礙孩子咀嚼功能的發育。

莫把病菌口口相傳給孩子

唾液是細菌傳播的載體。餵養人可以通過把食物嚼碎喂孩子,以及把奶嘴或勺子放到自己口中試溫度等方式將口腔中的致病菌傳播給孩子。致齲細菌越早傳給孩子,孩子越易患齲病。所以看護人應注意餵養衛生,糾正不良的餵養方式,同時關注自身的口腔衛生,避免把致病菌傳播給嬰幼兒。

注意餵養器具的消毒

奶瓶等嬰幼兒餵養器具必須做到消毒滅菌,否則,寶寶吃奶時會將細菌帶入嬰兒體內,導致腹瀉、嘔吐,還可引起「鵝口瘡」。需要注意的是,消毒後24小時內沒有使用的奶瓶,仍需重新消毒,以免滋生細菌。

從牙萌出開始,每半年接受一次口腔健康檢查和口腔衛生指導

嬰幼兒應該在第一顆牙齒萌出後6個月內,就由家長帶去醫院檢查牙齒,請醫生幫助判斷孩子牙齒萌出情況,並評估其患齲病的風險,提供有針對性的口腔衛生指導,如果發現齲病等口腔疾病應及早診治。此後每半年檢查一次牙齒。

文章節選自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衛生和計劃生育委員會印發的《中國居民口腔健康指南》。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二寶寶來了 的精彩文章:

預防流感,這個方法最有效
給寶寶斷奶不容易,這些錯誤你會犯嗎?

TAG:二寶寶來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