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春節飲酒要適量 莫貪杯過祥和年

春節飲酒要適量 莫貪杯過祥和年

新春佳節,朋友親人歡聚一堂,大魚大肉、美酒佳肴,推杯換盞中,親人朋友們的心拉的更近了。酒自古就是表達感情的最有效媒介,但每年春節,因為飲酒身體出現問題,乃至因此住院急救的例子不在少數。滄州市傳染病醫院知名肝病專家李滄友指出,過量飲酒害處多多,不但會造成消化系統、肝臟的損傷,甚至造成全身不適,嚴重者可危及生命。春節無酒不歡要適量,莫貪杯和和美美過大年。

適量飲酒 健康生活

從人體的健康角度說,眾多酒類中以果酒之一的紅葡萄酒對人的健康最為有利。據研究發現,紅葡萄酒含有一種被稱為槲皮酮的植物色素成分。這種色素具有抗氧和抑制血小板凝固的雙重作用,可以保持血管的彈性及人體血液的暢通,所以經常飲用紅葡萄酒可以減少心臟病的發病率。

荷蘭一醫生觀察805名男性發現,常飲紅葡萄酒患心臟病的危險會降低一半。白葡萄酒雖與其「同宗」,但因在釀製過程中槲皮酮喪失殆盡,故幾乎無保護心臟的作用。

李滄友指出,連續5年以上每天攝入酒精超過40克,有48%會患上不同程度的酒精性肝病;每日攝入80-100克酒精時,酒精性肝病的危險性增加5倍;每日攝入超過160克則增加25倍;如果持續飲酒8年,每日平均消耗酒精227克,則33%嗜酒者會發生酒精性肝炎,14%發生酒精性肝硬化。一次大量飲用的危險性比小量分次飲用大,早年飲酒發生肝病危險性高。營養不良,蛋白質缺乏,可以加重酒精對肝臟的毒性,因此吃適量的脂肪和高蛋白飲食可以在一定範圍內減輕酒精對肝臟的毒性。但過量飲酒,超過酒精中毒臨界值,膳食調節就沒用了。

有人說喝酒臉紅的人能喝,這沒有科學依據。喝酒就臉紅,極可能是先天缺乏代謝酒精的酵素,產生乙醛造成血管擴張而臉紅;乙醛已被世界衛生組織(WHO)列為一級致癌物,若基因缺損ALDH2無法代謝乙醛,長期累積人體,將提高癌症發生率。

研究顯示,酒精代謝基因缺損又可稱為乙醛去氫酶缺損(ALDH2 Deficiency),因肝臟無法快速代謝酒精轉成的乙醛,全世界以亞洲人種特別容易具有這種基因突變。

喝醉酒相當於得急性肝炎

喝酒是給誰喝的?是給自己的肝臟喝的,因為酒精需要肝臟進行分解、代謝、解毒,如果一次性飲酒超過肝臟的負荷,人就出現酒精中毒了,也就是俗稱的喝醉了,醉酒的「酸爽」滋味,好多人都嘗過,那是肝臟提出的抗議。一個人一次要喝多少酒才能不給肝臟增加負擔?滄州市傳染病醫院知名肝病專家李滄友告訴記者,如果一定要喝酒,一小時不能超過10毫升。超過這個量就會造成醉酒,醉酒一次相當於得一次急性肝炎。

工人李師傅的酒精性肝炎複發,黃疸、渾身疲乏無力、吃不進東西,還動不動嘔吐。說起複發的原因。陪著李師傅來看病的老伴說:「作的,喝大酒,戒了都5年了,來了兩個發小,連著好幾天,每天都喝的醉醺醺的,就喝成這樣了。」李師傅沒退休前,喝酒是出了名的豪爽,用老伴的話說,就是逢酒必喝,逢喝必醉,結果得了酒精性肝炎,慢慢的轉成肝纖維化,如果不戒酒,不及時干預治療,接下來就是肝硬化,甚至是肝癌。在醫生的勸解下李師傅戒了酒,經過治療,肝功能恢復的一直不錯,沒想到這次沒有堅持住,又喝起了酒,結果複發了。

李滄友介紹,一次醉酒相當於得一次急性肝炎,連日過量醉酒對肝臟的損害更大,酒精性肝炎或肝病飲酒複發,就算經過救治恢復了肝功能,但對肝臟造成的肝損害也無法逆轉,很多酒精性肝炎患者最後得肝硬化、肝癌都與此有很大的關係。酒中的乙醇成份95% 在肝內分解、代謝,對肝細胞有明顯的毒性作用,肝臟分解酒精的速度是每小時約10毫升,有的人自持酒量大,就不在乎的大喝特喝,其實損害的是自己的肝臟。身體是自己的,切莫一時貪杯害了自己。

豪飲不醉 身體受累

聚會中,常有人說XX喝酒厲害,千杯不醉,就沒見人家醉過。能喝酒,或者喝酒不醉的人,酒精會對其造成身體上的傷害嗎?李滄友指出,不管能不能飲酒,酒精都必須肝臟分解。酒精的解毒主要是在肝臟內進行的,大約90%—95%的酒精都要通過肝臟代謝。因此,飲酒對肝臟的損害特別大。

酒精能損傷肝細胞,引起肝病變。連續過量飲酒者易患脂肪肝、酒精性肝炎,進而可發展為酒精性肝硬化,最後可導致肝癌。狂飲暴飲(一次飲酒量過多)不僅會引起急性酒精性肝炎,還可能誘發急性壞死型胰腺炎,嚴重者危及生命。酒精能刺激食道和胃黏膜,引起消化道黏膜充血、水腫,導致食道炎、胃炎、胃及十二指腸潰瘍等。

過量飲酒是導致某些消化系統癌症的因素之一。有研究表明,常喝含酒精飲料的婦女,患乳腺癌的機會增多。因此,限制飲酒可能減少患乳腺癌的危險。酒精可使血液中的膽固醇和甘油三酯升高,從而發生高血脂症或導致冠狀動脈硬化。血液中的脂質沉積在血管壁上,使血管腔變小引起高血壓,血壓升高有誘發中風的危險。長期過量飲酒可使心肌發生脂肪變性,減小心臟的彈性收縮力,影響心臟的正常功能。

長期飲酒者的中樞神經系統往往處於慢性乙醇中毒狀態,有的發展為酒精中毒性精神病和酒毒性動覺症。患者時有傷人、毀物等;酒精能使人失去自控能力,有增加事故和暴力行為的危險。全世界的交通事故和工作事故 1/3以上是由酗酒引起的。酒精等毒性物質被吸收入血液後,能刺激、侵蝕紅細胞及其他血細胞的細胞膜,會引起血細胞萎縮、破裂、溶解,從而不斷減少。貧血患者體內往往缺乏製造血液的營養物質,而酒精等毒性物質又會破壞攝入的營養素。這樣,就會進一步導致血細胞製造障礙,還可使紅細胞、白細胞及血小板等越來越少,從而造成嚴重貧血。酒精還能干擾骨髓、肝、脾等造血器官的造血功能。

李滄友強調,過量飲酒容易引起人體營養素缺乏。蛋白質、脂肪、糖的缺乏。其主要原因是由於長期飲酒的人約有一半以上進食不足。酒能使胃蠕動能力降低,造成繼發性噁心,使嗜酒者喪失食慾,減少進食量。蛋白質的消化率下降。有關專家在通過對胃的活組織檢查發現,約有 1/4的長期嗜酒者患萎縮性胃炎,其胃酸及胃蛋白酶也都低於正常人。多種維生素的缺乏。飲酒最容易造成的是葉酸缺乏,其次為維生素B1、煙酸及維生素B6的缺乏。這是由於小腸對維生素B11、維生素B12及葉酸等吸收率降低的緣故。臨床表現主要有神經疾病、舌炎、貧血和細胞減少等。鈣、鎂、鋅等元素缺乏。由於酒精影響小腸的結構和對消化腺體的損害,常可出現脂肪痢,從排便中同時損失多種無機鹽,也可使無機鹽從腎的排泄增多;另一方面,嗜酒者從飲食中獲得的無機鹽的量減少,可使血液中鋅、銅、鎂等的水平下降。

酒精性肝炎 成年人健康的「地雷」

酒精性肝炎從門診量來看,逐年呈上升趨勢,每年春節,門診都有因飲酒過量導致酒精中毒緊急來院搶救的患者。滄州市傳染病醫院肝病專家李滄友介紹,酒精性肝炎是由於長期大量飲酒所致的,已經成為僅次於病毒性肝炎的第二大肝病,但酒精性肝炎不具有傳染性。

如何預防酒精性肝炎呢?首先,最重要的就是節制飲酒、甚至戒酒:適量的飲酒有益身體健康,關鍵是要把握好飲酒的量。酒精對於肝細胞具有較強的毒性,能滲透身體的每一個細胞,大概95%的酒精會直接影響蛋白、脂肪的代謝功能,從而降低了肝臟的解毒能力,導致酒精性肝炎的發生。

其次,要懂得勞逸結合。對身體健康的人來說,要注意身體鍛煉,平衡體內的脂肪,能及時的進行合理的代謝。對有酒精性肝病的患者,要特別注意休息,做到起居有節,適當勞動、勞逸結合。在恢復的過程中,應該根據病情的不同情況以及體質強弱的不同,選擇適當的方法鍛煉一下身體,更有助於身體的恢復。

接著,要做到合理飲食:應以多吃素食,穀類為主,多食雜糧,粗細搭配,以容易消化為原則,禁忌生冷、甜膩、辛熱及生痰助濕的東西。多吃些新鮮的蔬菜、水果,常吃奶類、豆類,清淡少鹽膳食,並注意補充含維生素和葉酸類較多的食物,如新鮮的水果、蔬菜。另外,服用一些藥物,通過抗氧化作用來減輕酒精對肝臟的損傷;還可以服用甘草酸製劑、水飛薊素類等藥物改善肝臟功能。

最後,要嚴格的控制脂肪的攝入量:脂肪的熱量以佔總熱量的15%一20%為宜。飲食應富含不飽和脂肪酸和必需氨基酸,特殊氨基酸的輔助治療並無必要。對於很難戒酒甚至不能戒酒的人來說,應減少深海魚油等多不飽和脂肪酸的攝入,以免加劇酒精性肝損傷。

酒精性肝炎、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藥物性肝炎、自身免疫性肝炎,還有其他諸如細菌、寄生蟲、化學毒物等引起的肝臟炎症,發病原因雖然不一樣,但都不具有傳染性。即使是在日常生活中接觸到患有病毒性肝炎的人,但只要不接觸肝炎患者的血液和體液也是不會受到感染的。病毒性肝炎可防可控,大可不必談「肝」色變。所謂肝炎,是肝臟各種炎症的總稱。在各類肝病中,只有病毒性肝炎,也就是甲、乙、丙、丁、戊五種肝炎病毒具有傳染性,而且傳播的方式也不盡相同。乙肝是最常見的傳染性肝病,傳播形式主要有母嬰傳播、血液傳播、性接觸傳播。丙肝除了乙肝這幾種傳染方式外,還會通過密切接觸傳播,比如共用牙刷、梳子等。丁肝的傳播方式與乙肝相似。甲肝、戊肝是食源性傳播,比如吃了被病毒污染的食物,飲用了病毒污染的水等,均可引發肝炎。

文/夏延民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健讀天下 的精彩文章:

肝病患者咋會出現精神異常?原來是肝性腦病作祟!
老公患丙肝 妻子得了「恐懼」症

TAG:健讀天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