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神問答|寫古詩詞一定要押韻嗎?

神問答|寫古詩詞一定要押韻嗎?

導語:不押韻就不是古詩了嗎?

關於「寫古詩詞一定要押韻嗎?」這個問題,小編整理了多個來源的用戶回答,供大家更全面的了解。

名為「新疆曹子建」的網友的回答也是很透徹:

寫近體詩,不按照格律就不叫近體詩,應該叫古體詩或者舊體詩。詩押韻是一般規律,不一般的詩也不少。格律詩一般要押韻,古體詩幾乎可以說隨便寫,只要讀者認可就可以了。看不懂談何好壞?五·四前夕格律詩為什麼會死?因為難以理解,難以理解還有可能理解。有些新詩簡直無法理解,詩人本人甚至也不知道什麼意思。有人甚至提出要給新詩寫注釋,這不是荒謬嘛!寫的好不好?即便是用普通話寫詩,不同的人對押韻的見解也不一樣。所以要搞一本韻書出來,這樣科舉考試的時候就會有一樣的見解了。以至於當代人還在沿用幾百年前的平水韻。為什麼我能在幾乎所有關於格律詩的辯論中勝出?應該還差得很遠吧。是一本科舉應試教材,如果按照近體詩的標準來選擇《唐詩三百首》,那樣的話還篇不出一本《千家詩》。但是現代人敢,因為他們無知。難怪舊體詩在紙媒上那樣的蕭條。新詩在紙媒上也有這種現象。現代人填詞的目的根本就不是為了演唱,嚴格按照詞譜填詞有何意義呢?你還能記起幾篇駢文?誰還會寫八股文?如果不是韓愈發起古文運動,文起八代之衰,中國文化可能早就隨之滅絕了。你能想像中國人現在還用文言文寫作嗎?中國最早的,文學藝術形式是古體詩。最年輕的文學藝術形式是,現代詩。

名為「薩小刀」的網友的回答也是很透徹:

既然是古詩詞最好還是遵循格律對句尾押韻。而現代詩視情況可押可不押,但並非無韻。現代詩的「韻」不一定非要體現在音律上,側重的是「一詠三嘆」。如海子的《面朝大海,春暖花開》,全詩三小節,三句「從明天起…;二句「面朝大海…;無句尾韻。但外國詩歌卻並不是不押韻的,也是講究內、外韻結合的。詩的含義就不說了,大家都比較熟悉,這裡取其中一部分作為實例,大家可以看看外文詩也是需要押句尾韻的——。And loved the sorrows of your changing face; …既要有「奇思」還要有「妙想」,二者結合才能膾炙人口千古流傳。《詩經》可是被稱為中國詩歌體的鼻祖的,其韻不工卻朗朗上口,意境真遠,是後世詩文無論如何都無法比肩的。但你看到詩經里的句尾韻了嗎?但能嚴格歸入格律的只有222首,約佔73%多一點。有律未必好,無律也能真。其實這個問題更應該這樣問才更全面——寫古詩詞一定要按古詩詞的格律來嗎?如若非糾結於「不押韻就不是古詩詞了嗎?」這個問題,那麼我的回答就是:當然不是古詩詞。

對於ID為「懶人六三」網友的精彩回答,大家紛紛點贊支持,他是這麼說的:

本人非常厭倦一定要用嚴肅的面孔去對待詩詞,沒有人告訴我你必須平仄平仄平平仄去讀,我只是記著它,喜歡它,然後終有一天我們相互明白。所以是不是押韻,喜歡最重要。能押韻固然好,但是需要明白,並不值得為遷就押韻而破壞詩句的自然,除非是參加科舉,否則即使偶爾一兩句出韻,古人也是允許的。

名為「無坡居士」的網友的回答也是很透徹:

現代人寫古詩詞有兩種類型,一種是類似古風體的,除句式字數以外,其他格式不是太講究;另一種是格律詩,對句式字數、平仄音韻,偶聯對仗要求特別嚴格。到了宋代,填詞創作作為一種文學藝術形式達到了高峰,其寫作也有著嚴格的格律要求。漢字是表意文字,詩詞多是用來吟誦的。在吟誦過程中,藉助合轍押韻對於古詩詞的抑揚頓挫、抒懷暢意、激情揚勢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所以,詩詞創作中的用固定的格律來加入音韻之美,再輔之以各種修辭手法,從而達到詞意與音韻、內在與外在、內容與形式的完美和諧統一。也正因為如此,中國的唐詩宋詞成為形成了中國文學創作的巔峰,也成為世界文學史上獨樹一幟的一朵奇葩。中國古典詩詞之美主要就體現在語言美,而語言美則體現在形式之美和音韻之美。所以中國古詩詞押韻是必須的!

名為「賀若羿」的網友的回答也是很透徹:

既然不想受校規的約束,你上大學做什麼?既然不想受市場規律的約束,經商做什麼?既然不想受女人管,結婚做什麼?既然不想受法律的約束,作人幹什麼?可見,既然你想做些什麼,就一定要受到一些約束。詩歌也是這樣。現代詩雖然不押韻,還有節拍和意境的約束。古體詩節奏感強,韻律優美,意境深。想寫好,就一定要受到一些約束。害怕約束,盡可以寫隨感,寫散文。又不想遵循詩歌的規律,何苦又去寫詩?勉為其難,累不累?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古詩 的精彩文章:

背誦篇目變多增加學生負擔?教育部:不要認為要求背就是負擔
36個古詩詞中的文學典故,你知道「鴻鵠」的出處嗎?

TAG:古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