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中國當代教育所有失誤與問題的核心是大學教育的劣質化

中國當代教育所有失誤與問題的核心是大學教育的劣質化

全社會對當代教育的批評不絕於耳,指出與指責的問題也是五花八門,開出的治理藥方也是各有特色,各有側重。但歸結到一個核心點上就是:大學教育質量的低劣化!也是中國教育的最大的戰略性錯誤。具體的實操中,把大學教育與基礎教育的定位與質量觀恰恰做的本末倒置了。所以,解決中國教育的所有的問題的最好的入手及最治本的辦法是從機制上根本性的來解決大學教育質量的真實全面提升。

.

.無庸置疑,當代大學的教育質量是低劣的,其全方位的質量下滑及大學精神的變異,使艱苦卓絕的初等基礎教育的功勞前功盡棄。這已是全民共識,當然,成績也是巨大的。但任何的粉飾和只談成績不談失誤,都是沒有實事求是精神的態度。我們一定要正視大學存在的問題,更應尋找治理之法,才是對我們民族發展與強大負責任的精神。

當今時代,大學前的基礎教育已實為掃盲和奠基,他是必須的,但無論做的多麼的精細,都是在教育技術及學科技術低端層面的重複。而要進行全球性的高科技競爭,全方位的人才竟爭,必須要有高質量的、嚴格嚴謹的、優秀卓越的大學教育及大學後教育,方有高端人才實力。歐美髮達國家的情況無不如此,他們的教育成功之處就在於在全程教育鏈中,把大學教育都做的非常好,才保證了其全面綜合國力的強盛。

.

但我們目前的現狀是中小學生累到極限了,應試下的壓力已是孩子的學業超出其承受之力。中小學的教師更是苦難深重,年復一年的加班加點,為的是考上個大學,三十多年來情景沒有太大的變化。這些國人都認了也在一直努力的做著。為了應試中、高考、為了考上好大學,學校內、校外補習機構全都開足馬力大幹快上,基礎段的教與學可以說達到了無所不用其極的地步,想用的辦法和能用的高科技手段都應用了,真正是精耕細做了。因進大學門的競爭性太過於嚴酷,從而產生了眾多的高考工廠式的超級中學。擴招是大好事,但三六九等的大學等級分類、文憑的社會功用與文憑福利,使這種竟爭更加加巨。學子們爭相要進入一本等大學的社會心態,與沒有擴招前的大學、專科、中專的競爭沒有本質區別。

.

而當學子們經過了這麼長期而嚴酷的學習竟爭,好不容易進入大學門後,我們的大學和中小學相比都在幹什麼?大學是如何教的?大學的學生們又是怎樣的學的?誰又把大學如高考般的考了一下?大學都是自己教自已考自己發文憑,既當運動員又當裁判員。沒有比較、沒有競爭性考試的威懾力,沒有第三方評價機制,沒有壓力的大學教育是粗放性的,敷衍的,從而使中國的整個的教育鏈在質量督控上及實操層面上長期以來是本末倒置-------中小學累死累活,大學裡好混好出。致使艱苦卓絕的中小學教育奠基之成果,在大學階段殘遭夭折、功敗垂成。成就甚微。浪費了國人的血汗錢,貽誤了學子們真正成才的大好時光。

質量太差,但文憑卻沒有見把誰的落下,這就是多少年來國人用高昂的代價堆起的我們的大學。可以說,當代大學教育吃的是奶,擠出的卻是草。

.

當全國人民在基礎教育階段中,投入了太大的精力財力成本,上了大學後發現大學質量太差,所獲文憑水份太大,豈不痛心!家長和孩子想盡一切辦法為上大學而奮鬥,然而,當孩子真正上了大學後又學到了什麼呢?我們的大學也捫心自問一下,受了國家多少的經費、學子們多少的學費、國家多少的希望、百姓多少的崇敬、社會多重的責任、等等的一切的願望與理想,美好與希翼。然而大學卻給國人交了怎麼樣的一份答卷。

.

大學教育走過場,搞形式,沒有真東西,沒有真抓實幹,沒有精神,沒有特色,沒有對學子們的責任,沒有適應市場需求的應變能力。沒有優良的人文心理道德修鍊、沒有了太多太多的東西,已是不爭之事實。甚至可恥到把要求教授們去給學生上課都要呼籲、強制。真難以想像大學內部的機制是如何的腐朽了。而北航的招生事件,中央音樂學院的器樂測試打分事件等等,更使人大跌眼鏡,良知何在?道德底線為何?再看一看哈醫大的呂國輝教授的受賄案,某音樂學院70多歲老教授招研時的性賄賂案,是否僅是偶然的個案呢?大學校園中不斷上演的眾多匪夷所思事件更令人對大學的教育叩問太多。現在的一切條件比蔡元培時代好多了吧,比起西南聯大時代好多了吧,但那個時代的大學精神現在的大學有嗎?

大學階段所學知識技能及個人道德修養的全面提升,是一個學子學業中最重要的質變階段,是學子們真正有可能成就大器、大家、大師的最可貴的教育環節,是學校內教育環節最後的衝刺階段,在整個教育鏈中由量的積累到質的飛躍不可或缺的教育階段,否則大學前再好的教育都將如強弓之末而難達目的。例如:高中的數學學的無論多麼的好,若沒有大學的高等數學的精細提升與高質量學習,一個多麼優秀的人才在現代高科技時代也是不會成大人才擔大任的。見識不到高科技的真正內涵,深入不到最高端的學識境界。其他學科也是如此,用現在高中僅有的那知識,無論做的多麼的好都是解決不了大問題的,猶如數控車床和普通車床的區別。

.

所以,國家要發展,人才要大成,要有高水平世界級的人才梯隊建設,大學教育的質量承擔的責任重大,其地位與基礎教育有著本質的區別,使命關乎國家民族的未來。目前這種高價賣贗品的大學教育造成的危害將使我們與世界先進遙遙無期。高科技水平及自主創新能力成為軟肋。中國改革開放三十多年來的巨變中,大學究競有哪些本質與內涵上的變化與飛躍?樓蓋的越來越高大豪華了,質量越高了嗎?擴招形成了一個羊是放,一群羊也是放的急功近利,而質量偽劣,超負荷的學生數和資源匱乏的矛盾又衝垮了精英教育,沒有做到在保證質量的前提下的穩健擴張。於是現在的大學令人失望太多!儘管是發展中難免的陣痛與不足,但失去的東西也太多了。

關於大學教育令人痛心的問題太多,與全民的嚮往和追求不符! 真應了民間俗語:給了個棒槌當了個真!

.

這就是中國所有教育鏈中最真實和最要害的弊端之所在。這是從制度和實操的戰略層面上所做的最為不合理的事情,大學的嚴進寬出,把大學變成了不負責任沒有壓力的文憑販賣場所。大學成了手握文憑發放特權的特殊機構而已。而中小學卻為了這一張大學入門票已過多的透支了太多的東西,致使中國在全教育鏈中,中小學用力過大,負擔過重,進入大學後又是太隨意,把學子們本應在最好的年華要學最高端的知識、成就大才的大學學習過程沒有充分發揮利用出來,形成了一種嚴重的質量倒置弊端。

所以,中國教育要發生根本性的變革,第一要義、最重要、最核心、第一件必須要做的事就是對我們的大學進行切實的改造,對大學的質量要進行卓有成效的提升。只有大學教育質量有了保證,才能夠大量出人才出大才,才能整體全面的、有本質性的提升教育水平,也才能夠對得起基礎教育的所有努力與付出。否則只是在低教育層面上徘徊,不會有質的飛躍。

.

如何才能把大學的質量搞好呢?

這是一個大難題,也是著名的「錢學森」之問。這也正在考驗著我們國家在新時代下,大國辦大教育的能力,但願今後的改革能看到更多的對於大學強有力的機制改革。更期待國家層面的制度設計與民間智慧的爆發,共同全力把我國的高等教育事業發展到一個新高度。讓全民的期待與付出物有所值!

.

.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直快幫 的精彩文章:

教育建言:趁這次教改契機,能否以頂層設計優先解決如下幾點影響教育良性發展的問題

TAG:直快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