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基督教與西方文化》第一講

《基督教與西方文化》第一講

(篇外話:謝謝大家的陪伴,許久沒有更新了,也祝大家新年快樂!

《基督教與西方文化》一書寫於趙林,作者1954年考入武漢大學,哲學博士。1985年留校任教。現任武漢大學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主要研究方向為西方哲學和基督教思想史。

西方人為什麼有那麼深的宗教情節?他們為什麼對死後問題那麼感興趣?在他們心中為什麼始終有個至高無上的主宰者?他通過本書向我們展示了其中的奧秘。

接下來我會用書中的篇幅結合自己的觀點概括本書內容,親愛的讀者您有新的收穫歡迎留言)

《基督教與西方文化》第一講

當我們面對宗教與西方文化的時候,要暫時把自己的中國文化背景放一放,保持中立態度,不要一上來就說這個是對的,那個是不對的。我們的信仰,我們所相信的東西,受中國文化土壤影響太深,但我們在探討和研究它的時候,應該盡量保持一種中立立場。我不太贊成在還未了解一個事物之前,也就是說在足夠的信息量/了解度之前,就開始論斷或者直接評判那件事好或者不好;評判和評價一件事物,是需要在一定的信息量之上的。不是道聽途說,不是僅憑自己眼睛見到那麼簡單而已。

趙林提到,從某種意義上來說,基督教在西方社會的地位就好像儒家思想在我們傳統社會的地位一樣,已經不再是一個簡單的宗教信仰或迷信問題。

中國人,從小受到的教育和西方人是不一樣的。馬克思主義有一個觀點,那就是社會存在決定社會意識;也就是說你生活在一個什麼樣的環境裡面,你就會成為一個什麼樣的人;而你是一個什麼樣的人,世界在你眼中就會呈現出一種特定的形式和意義。一個真正具有哲學意識的人,他不同於一般人的地方,就在於他會用一種懷疑精神和批判精神來看世界,來看待大家習以為常的事情。這是一種很重要的哲學素養。我們在生活中習以為常的事情,我們所認為的常識,或許並不是一塵不變,並不是一定的真理;誰能向」常識「做出挑戰?誰會不信別人所信?誰更能清楚和明白自己的信仰?是具有批判精神看待世界這種哲學素養的人。

我們知道,先前的人民們沒有什麼文化,生產力和發展水平都很底,自然界(天氣/土壤)對人的整個生活影響非常大,在這種情況下,人們都很迷信。甲骨文最初就是一種占卜文字,是在崇拜鬼神的宗教活動中產生出來的。孔子曾把殷人與周人做了比較,他認為殷人的特點是尊敬鬼神,周人的特點是尊敬禮儀德行。儒家的知識份子,有」三畏「(畏懼的三件事情)第一是」畏天命「,儒家知識份子雖然不太信鬼神,但還是相信天命的,儘管天命虛無縹緲;第二是」畏大人「就是敬畏有威嚴的人。第三是」畏聖人之言「,古代聖人說的那些話,比如孔子/孟子等人所傳授的話。人有的敬畏之心,就能約束自己的行為,就能夠修養道德,棄惡從善。

今天,大部分中國人對靈魂問題,對死後問題一般比較淡漠,既不斷然否定,也不明確肯定,而是採用一種敬而遠之的態度。

以前問一個朋友一個信仰問題;他說了一堆我理解不了的話,最後我只記得了一句話:」你對信仰一無所知」。

我想,是的,我對信仰一無所知,我只能說:

我還在追尋的路上。

準備上路,一起嗎?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雨的沙漏 的精彩文章:

TAG:雨的沙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