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王陽明:學我者死,像我者生。工作學習勿把境界當方法,只需用它指方向

王陽明:學我者死,像我者生。工作學習勿把境界當方法,只需用它指方向

[王陽明文集解讀NO.9]

經濟高速發展的今天,現代人的工作一直處在不斷的學習中,為了早日見到成效,各種方法用盡。現在流行通過書籍、視頻向成功的人學習他們的思想、策略、行動,其實這是誤區。成功不可複製,因為成功是一個結果,結果不可學。但是結果可以仰望,作為燈塔來指引方向。在仰望燈塔的過程中,如何處理好自身現有問題與最終目標的關係,成功抵達燈塔,可能是大家切實關心的問題。

古代士人在學習過程中也遇到同樣的問題,下面看一段王陽明與學生的書信,談到了問題解決的方法論。

原文:

來書云:「《大學》以心有好樂、忿懥、憂患、恐懼為不得其正,而程子亦謂『聖人情順萬事而無情。』所謂有者,《傳習錄》中以病瘧譬之,極精切矣。若程子之言,則是聖人之情不生於心而生於物也。何謂耶?且事感而情應,則是是非非可以就格。事或未感時,謂之有則未形也,謂之無則病根在有無之間,何以致吾知乎?學務無情,累雖輕,而出儒入佛矣,可乎?」

聖人致知之功,至誠無息。其良知之體,皦如明鏡,略無纖翳,妍媸之來,隨物見形,而明鏡曾無留染:所謂情順萬事而無情也。「無所住而生其心」,佛氏曾有是言,未為非也。明鏡之應物,妍者妍,媸者媸,一照而皆真,即是生其心處。妍者妍,媸者媸,一過而不留,即是無所住處。病瘧之喻,既已見其精切,則此節所問可以釋然。病瘧之人,瘧雖未發,而病根自在,則亦安可以其瘧之未發,而遂忘其服藥調理之功乎?若必待瘧發而服藥調理,則既晚矣。致知之功,無閑於有事無事,而豈論於病之已發未發邪?大抵原靜所疑,前後雖若不一,然皆起於自私自利、將迎意必之為祟。此根一去,則前後所疑,自將冰消霧釋,有不待於問辨者矣。

答原靜書出,讀者皆喜澄善問,師善答,皆得聞所未聞。師曰:「原靜所問只是知解上轉,不得已與逐節分疏。若信得良知,只在良知上用工,雖千經萬典無不吻合,異端曲學一勘盡破矣,何必如此節節分解?佛家有撲人逐塊之喻,見塊撲人,則得人矣,見塊逐塊,於塊奚得哉?」在座諸友聞之,惕然皆有惺悟。此學貴反求,非知解可入也。

譯文:

(陸原靜)來信說:「《大學》把心有喜怒哀樂當作不正,而程顥也說『聖人情順萬事而無情。』所謂有情,《傳習錄》中用瘧疾比喻極精當。若象程顥所說,那麼聖人的情緒不是來自內心,而是由外物引發的。為何這麼說呢?而且情緒因事而生,它的是是非非就可以(以事為根據)去糾正了(指有用功下手的地方)。沒有感應到事時,情未形成(指無用力處),但說它沒有,它又隨時可以感應到事而發(指有用力處),病根總在有無之間,怎麼致良知呢?(陸原靜以前學佛,主張棄情,不讓情緒來干擾內心,認為由此入禪最直接方便,故有此問)做學問要不受情緒干擾,這樣心理負擔就輕了,但是又脫離儒家精神而入了佛家精神,這樣可以嗎?

(王陽明回信:)聖人致知的方法是把誠意一直不停地修到極致。良知的本體,光亮如明鏡,沒有一絲灰塵,美的、丑的在它面前都會原樣呈現,過後,鏡子上並未留下什麼。這就是「情順萬事而無情「。「無所住而生其心」,佛家說的不無道理。拿鏡子照物,美的就美,丑的就丑,都是如實反映,這就是生其心。照完了,鏡子里沒有留下影像,就是無所住。瘧疾之喻,你既已認識到其貼切精當,那這段疑惑就可以釋然了。患了瘧疾的人,瘧雖未發作,而病根還在,又怎能因其未發作就忘了吃藥調理呢?如果一定要等發作時再吃藥,就已經晚了。致知的功夫就是不論有事無事都要做,哪能根據病發還是未發來決定服藥呢?大概上原靜所疑惑的,前後雖然好像不一樣,但都是因為自私自利、期待刻意的心在做祟。這個病根一去,前後所疑自然就冰消霧散,不用問辨了。

(《傳習錄》編纂者錢德洪註:)答原靜書出版後,讀者都滿意於學生善問,老師善答,都是聞所未聞的。老師說:「原靜所問只是在認知理解上轉悠,我不得已才與他逐節講解。如果相信良知,只在良知上用功夫,即使是千經萬典也都能吻合上,異端邪說一對照就全部看破了,何必如此節節分解?佛家有撲人逐塊的比喻,狗見磚頭飛來而撲扔磚頭的人,就能撲到人,見磚頭而撲磚頭,在磚頭上怎能撲到人?」在座的各位學友聽到後,都頓覺有所醒悟。這個學問貴在反求自心,不是靠認知理解(指用意思考)可以得其門而入的。

賞析:

這段話講的是做學問要抓住根本,即致良知。不要在細枝末節上推敲,以免失去目標。對於目標的理解,不應該用修學過程中的既定思維去揣度,強解,讓目標來適應自己目前的認識水平。而應放棄自我主觀認定、強為意識,讓心的良知去與目標碰撞,印證,不可因為修習路上產生的見解與障礙來影響良知的感應和判斷。

程子說:情順萬物而無情。指的是君子能夠做到隨物而應,自然生情,同時又不受情緒影響,始終能做出適宜的行為。陽明說這就是良知。這是心的最終境界,是結果,不是修學方法。佛家的應無所住而生其心,也是指的同一個境界。陽明同意此說。但是陸原靜把結果當作方法來理解、應用。在修習過程中,總想無情,即拋開世間的情緣、情事。認為只有這樣,才能很好地解決情在有無之間飄忽不定地出現的煩惱。因為他認為情未生時,用功無下手處,且形成期待,更煩惱(見前一篇),而情已生後,要克治它以復禮,又會按下葫蘆起了瓢,不得安生,疲於奔命,弄得要做君子就只好一生不得閑,難得樂。

對此,王陽明說要從心體上入手,不要在外界的事、物上糾纏。在具體細節上較真用功過度,就失去了目標本體。

那麼如何做呢?

我們不妨把陽明在這段話里沒有講盡的,但是在其他書信中提及的相關方法總結在這裡:

一個是心外無物,情雖因物而發,但實不外於心,心既可生情,也可不生情,這是功夫。佛家講:萬法唯心造。一切事物、心情、思維,都是你的心想出來的,你可以不想,也就沒了。你想,也就有。

二個是以我為主,良知不動,就像一鍋沸水,私慾就像雪花,雪花來了就落入沸水,要做得不勉強,不對抗,化物細無聲。這個需要境界。但也不是非得要最後成聖以後才能做到。只要有一分良知,就有此一分功能,常人要做的就是盡量減少私慾的力量,然後把這一點良心發現努力地應用在實踐中。如何得到這一分良知發現?孟子說「夜氣」。夜深人靜,一人獨處,放棄思考,等心澄明,良知就會閃現那一點光亮,人人可做到。

三是抓住主幹,不落於末梢。只要時時記得讓良知清明,就是目標,而對於障礙物,比如情緒情感的處理不要強為,不要糾結在上面。致良知要提綱挈領、綱舉目張,不張的目,待綱有力量了,自然就能張開。永遠在綱上用功,不落於目上較勁。心要靈活。

微信公眾號:神意通達,ID:shenyitongda,掃描或手指長按下圖可關註: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高燈下亮 的精彩文章:

寒門博士之死:做「家僕」並非根本原因,思維定勢才是禍首

TAG:高燈下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