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知名書畫家徐戎跨界談設計:無上心趣設計道

知名書畫家徐戎跨界談設計:無上心趣設計道

2018年1月19日,在浙江省工業設計協會年會上,精彩的節目紛紛呈現,其中有一個環節,特邀知名書畫家徐戎現場揮毫創作四尺對開「創新有道」四個大字,並在現場進行拍賣,從六千元起,經過數輪競價,最終凸凹設計公司以一萬二千元的高價拍得此件作品。

徐戎,原姓夏。號靜隱廬主,知名書畫家、鑒藏家,曾任著名學者、政論家何新秘書和學術助手,編輯出版《孤獨與挑戰》並撰寫前言,著有《雲起時》、《靜隱臻觀》等作品。其書法作品極富禪意,格高骨清,意境高遠,真氣彌布,風格獨現 ;作山水、花鳥、人物,自成天真,格調高古。

啟功先生曾這樣評價徐戎:「難得飄逸。」原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文博專家毛昭晰教授多次收藏徐戎作品,並寫文:「落筆驚風雨,瀟洒絕倫。」中國美院博導王伯敏教授曾題「行雲流水」讚譽徐戎書法。自1996年始,中國最具影響力之一的美術評論家陳傳席,數次撰文,從不同的角度來評價徐戎的書畫藝術。徐戎多次舉辦過個展,2014年「AAC藝術中國?年度影響力評選」他為「AAC 藝術中國(2014)觀察報告之藝術家」,其作品多次被作為外交禮品贈予美國中小企業管理局、州政府,英國、奧地利、瑞士、澳大利亞議會、巴黎議政廳、德國議員等收藏。

受良渚燦爛史前文明及宜居的自然環境所吸引,徐戎選擇置業文化村,是良渚文化村的第一代村民。在良渚,徐戎的生活恬淡而平靜,書畫創作之餘以閱讀、喝茶自娛,平時每有所思,援筆成文,有百餘篇散文、詩歌、隨筆、佛學筆記、藝術評論、專業論文在報刊發表。近日,在他充滿茶香的客廳里,圍繞設計的話題,徐戎接受了《設計與製造》的專訪。

GIF

《設計與製造》:很高興您今天能接受我們的採訪,作為書畫家和人文學者,您對設計有獨到的思考。前不久,在工業設計協會年會上,你現場創作了「創新有道」這幅字,請您談一下題寫這幅字的具體含義是什麼?

徐戎:今天有幸接受採訪,非常感謝。工業設計於我來說是外行,但工業設計本身具有交叉學科、跨學科的性質,其中就包涵了哲學、文學和美學等文化意義,所以我就從這些方面來談設計。中國古人說:「形而上為之道,形而下為之器」,拿工業設計來說,這句話里的「道」,可以理解為是一種人文精神支撐下的設計理念。好的設計,我想必然體現對人的關愛和尊重,通過設計推動社會的進步,改變人的生存環境和生活質量,讓世界更美好。我記得德國紅點獎的核心理念是「促進環境和人類和諧的設計」,這是很高的一種設計理念,換成中國古代的話來說就是「道」。所以我提出一個概念,叫「無上心趣設計道」,這和我們古代人提出的心物合一理念是契合的,目的是希望設計不能只局限於產品的技術、外觀、實用和銷路,更需要在心性上下功夫。設計師的心達到一定的境界,設計的產品自然會有高度。

《設計與製造》:在採訪您之前,特意留意了一下您的博客,在一篇介紹玉器的文章里,您簡約地提到良渚是世界設計之源,請您談一談設計之於良渚的淵源?

徐戎:七八千年前,良渚先民創造了燦爛的文明,特別是良渚玉器,它的器形、紋飾是那樣的精美,藝術性已經到達了巔峰,現在大師級的人物也不能手工刻成那樣的花紋和那樣的圖騰。這樣的文化,這樣的產品,這樣的設計,確確實實存在於七八千年前,從先民的手中創作出來,領先於世界,這不得不令人驚嘆,所以良渚是當之無愧的世界設計之源,這是毫無疑問的。可為什麼良渚的先民能創造如此燦爛的文化,製造出至今讓人驚訝的產品?這點需要深入研究。有一點可以肯定,先民們一定是在強大的精神力量支撐下,才有可能製造出那麼精美的玉器。所以,我覺得把這份內核提煉出來,意義重大,這本身就包涵著一種設計精神,永遠不會過時,對現今工業設計小鎮建設,具有很大的意義。現在良渚擁有中國第一個工業設計小鎮,又成為世界工業設計大賽的永久性會址,吸引了全國的很有分量的設計機構落戶良渚。能形成這樣的氣場,政府做了大量的工作,關鍵是定位精準,良渚如果沒有「設計之源」這樣深厚的土壤,投入再多的資金,吸引再多的設計師進來,都不可能成為打造設計小鎮的理由。

此外,從文化的角度,我提出個人的三點建議:一是覺得良渚設計史研究不夠。第二是推出代表良渚文化特色的產品不多 , 魯迅先生也曾說過 ,越是有地方特色的,越容易成為世界的。第三,良渚作為世界文明發源之地和世界設計之源,沒有設立一個以良渚玉琮命名,或者是良渚命名的設計大獎——我覺得這三點做得不夠。

《設計與製造》:良渚文化村是杭州最大的生態的人文的藝術的社區,集聚了一大批藝術家、設計界和媒體界的高精尖人才,這其中還包括知名高校的專家教授,作為文化村的第一批原始居民,您認為這樣一個社區與夢棲小鎮會碰撞出怎樣的火花?

徐戎:現在夢棲小鎮包括良渚文化村許多在做的事情,會成為全國的一個熱點,並不是說為了熱點去做這個事情,是因為一種善的理念讓我們在做這個事情。包括這次地鐵開通,文化村的村民自發組織「北歸行動」,很多人參與「打通最後一公里」的互助行動,紅遍了全國,大夥並不是為了宣傳去做這個,並非一次喧嘩的表演,完全是向善的力量。

的確,就如您剛才提問時所說,良渚文化村聚集了許多藝術家,還有博導教授,這裡藏龍卧虎,是一個文化、藝術氛圍非常濃厚的社區,但我更要強調的是得感恩這一大群高素質人群,共同營造那份善的力量,拿這個來碰撞我們的工業設計,產生的火花便是「創新有道」。只有為眾生考慮,為美好的生活考慮,為時代的進步考慮,才會有好的工業設計產品,而且只有這樣的產品不愁沒人要。

《設計與製造》:剛才您談到了設計之道,最後請您從哲學的角度談談您對發揚良渚設計精神的期待。

徐戎:老子的《道德經》是我很喜歡的一部經典,其論述的觀點如大白若辱、大盈若沖、大直若曲等,充滿辯證的哲理。越是優質的一定越簡單,越是高深的一定越平常,世界原本沒那麼複雜,是我們的心把世界搞複雜了,所以要保持一顆初心,以心為念,工作和生活都會變得美好。最後我想說的是,現在的良渚正處於古老精神跟現代時尚交融與碰撞的偉大時代,這是千百年來難得的機遇,我們工作和生活在這裡的人,感到無比的幸福與自豪,對未來充滿無限想像。

良渚

夢棲小鎮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良渚夢棲小鎮 的精彩文章:

TAG:良渚夢棲小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