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仲愷文化 I 同盟會的「奧巴桑」-廖何歷史

仲愷文化 I 同盟會的「奧巴桑」-廖何歷史

廖何歷史準時與大家見面啦

上一期我們見證了歷史性的一刻,「難忘的會見」是思想火花的碰撞,是革命工作的開始。而身為廖仲愷先生的妻子兼戰友,何香凝這位歷史上的奇女子又會為了革命作出怎樣的改變與貢獻呢.....

「難忘的會見」時,何香凝已懷有身孕,為健康安全起見,她要回香港娘家待產。孫中山特意讓她帶一封信給在香港的陳少白,她因此結識了這位孫中山的革命友人。1904年2月4日,何香凝在香港生下女兒廖夢醒,交給母親撫養,不久獨自返回日本繼續學業。

廖夢醒和弟弟廖承志在東京留影

1905年8月7日,願意加入革命隊伍的何香凝,由孫中山和黎仲實介紹,宣誓加入了中國同盟會,成為同盟會最早的女會員,她「心情激動得徹夜難眠」!8月20日,中國同盟會在東京舉行成立大會,會議通過了「章程」,推孫中山為總理,成立了組織架構,標誌著中國資產階級第一個全國性的政黨正式成立!

同盟會綱領

經過日語學校學習後, 廖仲愷於1904年3月入讀早稻田大學預科政治科。

中國留學界共同的愛國救國的迫切追求,聚集了越來越多青年學子和志士仁人,紛紛醞釀和組織革命團體,大大推動了革命形勢的發展。1905年7月中,孫中山由歐洲返抵日本。經過與黃興、宋教仁、陳天華等人的商議,大家都同意組織一個統一的革命團體,孫中山於7月30日召開了中國同盟會籌備會,到會的各省留日學生有七十多人,確定了團體的名稱與宗旨。孫中山與與會者即宣誓加盟,結為團體!

為了保證同盟會的組建和革命活動的順利開展,熱心革命的廖何夫婦已為孫中山引為同志,他們租房(「貸家」)安下的家,成為孫中山認為很合適和安全的辦事地點。因為孫中山到日本時,中日俄局勢緊張,日本警察對中國留學生的行動與集會監視極嚴。而孫中山提倡革命的聲名,早已為日本當局所注意。他雖使用化名「中野」住旅館,但和同志們會談來往,仍然很不安全也很不方便。

孫中山

孫中山派黎仲實找他們商量。那時正值暑假,廖仲愷回香港籌措學費、接女兒夢醒了。黎仲實就向何香凝說明情況,並說希望他們能搬家,要找一個交通方便的地方,出於安全需要,要求她不再僱傭日本女工,以防泄密。

何香凝覺得既是革命工作的需要,就很高興地答應了要求。她在東京神田區新租了一棟兩層的樓房,搬了家,那裡樓上樓下有七個房間,預備來往集會的同志人多才夠用。胡漢民夫婦與廖仲愷一起抵達東京後,就在那裡一起住。但租金從原來的十一、二元增至二十五元。此後「我家就成為通訊聯絡站和集會場所」,她承擔起為同盟會做後勤服務、通訊聯絡的工作。每當孫中山到他們家召集會議,往往都是同志們的秘密商議,她不但負責準備茶飯,還要看門、收鞋、把風,掩護同志們以防日本警察和清政府的密探前來窺探。

何香凝解僱女佣人後,自己學會燒水煮飯料理家務,過起了「夫人學婢子」、「學生兼女工的生活。這在她近三十年的人生中,還是頭一回。1937年寫自傳時,何香凝專門寫了一章叫「我學會燒飯的時候」,可以看出這件事對她而言具有很大的挑戰性,她這樣描述:

「搬進神田的『貸家』,我一面上學,一面要自己料理日常生活,是很覺著忙碌勞苦的。我以前在父母跟前作小姐,是有人服侍我。和廖先生結婚,還陪嫁了兩個丫頭跟隨我;突然過著學生兼女工人生活,總是不慣的。平常,是只顧自己的功課,別的粗笨瑣碎事情,都是女工人的。現在可好,每天起來,第一須先收拾鋪蓋,臉水也得自己預備。下了課回來,買小菜,生炭火——那時日本也尚沒有瓦斯可用——忙了一通,吃過了,還要洗刷收拾起來。那時候,日本也還沒有電燈,點的是煤油,擦燈添油,頗為麻煩……可是,我有一個信念,就是:我的吃苦,是為中國革命!一想到這裡,隨便什麼罪,我就甘心忍受,樂之不倦了。」

從此,她以同盟會會員的身份,做起了同盟會的「管家」,當時在日本的女盟員只有她一個,她加盟又早,受到孫中山和革命黨人的信賴,孫中山親切地用日語稱呼她「奧巴桑」(Obasang),後來同志們就跟著這樣叫開了!

9月1日,廖仲愷帶著一歲多的女兒、與胡漢民夫婦妹妹等人,一起回到了東京。當天,請了孫中山來到寓所。孫中山為他們闡述革命道理和解析「驅逐韃虜,恢復中華,建立民國,平均地權」的同盟會綱領,廖仲愷當即由何香凝、黎仲實擔任介紹人,在孫中山主盟下,宣誓加入了同盟會。

廖仲愷懷抱女兒

廖何夫婦正式成為組織上的革命同志了!

如果說,廖仲愷、何香凝原是自發的愛國者的話,那麼,加入同盟會,接受革命綱領,投身民主革命活動中,就進入自覺愛國的狀態了!這既是他們人生的重要轉折點,也是他們思想發展過程的一個重要節點。

這次的廖何歷史結束啦,誰說女子不如男,在國難當前,何香凝先生巾幗不讓鬚眉,是同盟會最早加入的一批女會員。從夫人到「婢子」的身份轉變,是報國救民的堅定信念。致予何香凝先生最高的敬意!

你有什麼思悟或獨特的見解,可以留言與我們分享哦

本期《廖何歷史》暫告一段落。

(圖文均為原創,如需轉載,請聯繫小編授權)

圖片:歷史圖片 廖仲愷何香凝紀念館展品

新媒體工作室 何紫欣 黃思琳

微信編輯:新媒體工作室 胡康湛 吳嘉澍

責任編輯:黨委宣傳部 曾獻尼 龔慧楓 鄺健睿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仲愷農業工程學院 的精彩文章:

TAG:仲愷農業工程學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