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世界名貴葡萄酒的命名和變遷

世界名貴葡萄酒的命名和變遷

對葡萄酒的命名傳統上一直是沿用地名的。人們聊起葡萄酒,總會提到波爾多(Bordeaux)、勃艮第 (Burgundy)、香檳 (Champagne),就像談到白酒不免要論及茅台一樣。當然,還有不太為一般國人知曉卻是大名鼎鼎的夏布里 (Chablis,法國)、巴洛羅 (Barolo,義大利北部)、托斯卡納 (Tuscany,義大利中部)、赫雷斯 (Jerez,西班牙)、波爾圖 (Porto,葡萄牙)等等。這些都是地名,同時也都是葡萄酒名。

地名命名法可能由於葡萄酒的先輩們對自己家鄉和傳統的驕傲和自豪,更可能由於先輩們對葡萄品種的了解不及現代果農混合釀酒師透徹,其結果是造成了小部分所謂行家的炫耀和大多數消費者的迷茫。

地名命名除了告訴你該酒來自什麼地方外,至少表面上沒直接告訴你太多的信息。就像有人說要給你介紹一位紐約人做女朋友,你並不知道她是白人、黑人還是黃種人?即使告訴你是紐約白人,你也不知道她是日爾曼人(北歐人)、拉丁人(地中海人)還是西亞雅利安人(伊朗或印度人)?純粹一夜情,你大可不必知道她是什麼人種;倘若要結婚,或哪怕是同床共寢一段時間,似乎也是應該知道的。

從上世紀70年代起,命名葡萄酒的一種新方法開始風行,即以釀造該葡萄酒的葡萄酒品種來命名,這就是現在我們常見的諸如赤霞珠、霞多麗等。別小看這一簡單的命名方法的改變,它可能是葡萄酒營銷史上最重要的一次變革。

這一方法首先是由美國葡萄酒學者梅納德?阿美瑞恩(Maynard Amerine)首創,上世紀五六十年代由著名的美國葡萄酒作家和進口商弗蘭克?斯庫梅科爾(Frank Schoonmaker)和阿里克斯?里勤(Alesix Lichine)奉行和倡導。後來的「納帕之父」羅伯特?蒙達維 (Robert Mondavi)更是起了模範帶頭作用,廣為運用並極力推廣。其後,澳大利亞、南非、智利、紐西蘭等國家也及時跟進。

以葡萄品種命名的方法,似乎更能撩起人們對葡萄酒認知和購買的慾望。當年美國的小資都以能準確發出Chardonnay或Cabernet Sauvignon的音為榮。這一方法使美國葡萄酒銷量大增,市場迅速擴大。屬於舊世界的義大利沒放過這顯而易見的好機會,他們的以葡萄品種命名的葡萄酒很快進入國際市場。作為舊世界精神堡壘的法國怎樣?去看看阿爾薩斯、普羅旺斯、朗格多克、魯西榮等葡萄酒產地的酒標你就知道了。即使是勃艮第,這一葡萄酒釀造歷史比波爾多要長的產區,酒商們也開始在他們酒標上的地名之後添加Pinot Noir 或 Chardonnay。

這是為什麼呢?

因為葡萄品種直接告訴我們,瓶子里所裝的美酒的類型風格及其典型特徵,應該或可能是什麼樣香氣,什麼樣的風味,什麼樣的口感,大概的濃度,大概的酒體,大概的酸度,大概的陳釀潛力即是否值得收藏等等。按葡萄酒專家傑西絲?羅賓遜(Jancis Robinson)夫人的說法,葡萄酒的風味特徵的90%是由葡萄品種決定的。這就決定了我們想要了解葡萄酒,不管是為了品鑒還是收藏,必須先從葡萄品種開始。

葡萄酒研究重鎮-加州大學戴維斯分校的學者們的研究顯示,有超過8000種葡萄包括野生的被命名過,或多或少被描述過。真正普遍被種植用來釀酒的葡萄也就二三百種。你要是喝過100種以上的不同葡萄品種釀造的葡萄酒,你可以自信地把鼻子往天上翹一翹,你夠格加入國外類似百種葡萄酒俱樂部。

有幾種釀酒葡萄是葡萄酒愛好者必須知道的。這些葡萄首先在世界上最著名的葡萄酒產區生根,然後在全世界廣泛種植,它們釀造出世界上最美妙、最經典、最獨特、最著名、最耐藏的葡萄酒。如果對它們都不了解,你真的不要跟人打開葡萄酒的話題,更別奢談鑒賞葡萄酒、收藏葡萄酒了。它們就是:

白葡萄品種霞多麗 (Chardonnay)

雷司令 (Riesling)

長相思 (Sauvignon Blanc)

賽美容 (Sémillon)

紅葡萄品種

赤霞珠 (Cabernet Sauvignon)

梅鹿輒 (Merlot)

黑比諾 (Pinot Noir)

西哈/設拉子 (Syrah/Shiraz)

霞多麗 (Chardonnay)

這是當今最熱門的白葡萄品種,各個葡萄酒生產國都能見到它的身影。按澳大利亞著名的釀酒師史蒂芬?漢斯基(Stephen Henschke)的說法:它就像妓女一樣,在哪兒都能生存,還活得挺好。傑西絲?羅賓遜(Jancis Robinson)夫人也認為,霞多麗是最理想組合的葡萄品種,果農喜歡種植,釀酒師喜歡釀造,消費者喜歡飲用。在任何一家飯店,如果你實在不知道怎麼點葡萄酒,就跟服務員說:霞多麗!它基本上達到了泛濫的程度,以至於國外有所謂的ABC一族-Anything But Chardonnay-什麼都行除了霞多麗。

霞多麗祖籍法國勃艮第(Burgundy)地區的博納坡,說白了,勃艮第即那兒產的霞多麗葡萄酒。據DNA檢測,霞多麗的父母是黑比諾(Pinot Noir)和白古娃(Gouais Blanc)。它容易種植,適應較寬泛的氣候條件,產量適中,質量穩定,釀酒師對此有想釀差酒都難的感嘆。由於皮厚、色素偏重,其酒色比其他白葡萄酒更深。相對高的含糖量使其酒精度數也比其他白葡萄酒略高。或許因為霞多麗分布太廣,其風味不如其他葡萄品種明顯和突出。如果帶點蘋果、甜瓜、熱帶水果等,再帶點黃油以及奶油味(蘋果酸乳酸發酵結果),你可以猜測這酒或許是霞多麗。在所有的白葡萄品種中,可能霞多麗和橡木的結合最完美無瑕。橡木桶陳釀使得霞多麗更醇厚、更豐富、更圓潤,酒色更深,產生烤堅果如榛子、腰果、吐司等香氣。

正是在勃艮第的黃金坡南邊的博納(Beaune)鎮附近,霞多麗釀出了世界上最美妙、最長壽也是最昂貴的干白葡萄酒。如果你發現酒瓶上的酒標有下列字樣:夢哈謝(Montrachet)、巴塔?夢哈謝(B塼ard-Montrachet)、騎士?夢哈謝(Chevalier- Montrachet)、考爾通?查理曼(Corton-Charlemagne),就想辦法帶回家吧。喝過它們以後,對其他霞多麗干白,你會有種五嶽歸來不看山的感覺。黃金坡北邊的夏布里(Chablis)也是著名的霞多麗產區,頂級夏布里(Chablis Grand Cru)和一級夏布里(Chablis Premier Cru)都值得放在你的酒窖或藏酒櫃里。

霞多麗釀出的另一種可能更為人知曉的美酒是香檳(Champagne)。實際上,全世界霞多麗種植最集中也是最多的地區就在香檳區的馬恩 (Marne)和奧布(Aube)。香檳一般是由霞多麗、黑比諾、比諾?莫尼耶(Pinot Meunier)三個葡萄品種釀造調配而成。後兩者是黑葡萄品種。但也有完全由霞多麗釀造的香檳,稱之為白中白(Blanc de Blancs),它是香檳中最細膩、最精緻、最典雅的。如克魯格的美尼爾園(Krug, Clos du Mensil)和沙龍(Salon),二者都是世界最頂級的香檳。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當代金融家 的精彩文章:

華潤信託劉小臘:資管新政與銀信合作的合規路徑

TAG:當代金融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