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軍情 > 臨近春節,「海上浮城」的官兵都在忙什麼?

臨近春節,「海上浮城」的官兵都在忙什麼?

原標題:臨近春節,「海上浮城」的官兵都在忙什麼?


來源中國軍網


「海上浮城」春意暖


——記福建寧德三都邊防派出所海上警務室官兵臨近春節的一天


2月12日一早,福建寧德三都邊防派出所海上警務室警長雷童輝揣著一串鑰匙和一袋快遞,就和戰友們駕駛著公邊艇開始了一天的治安巡邏任務。當天上午,官兵們還要擔任另外兩個角色——「漁民」和「快遞員」。



三都澳是全國最大的大黃魚養殖育苗基地,這裡12萬個網箱列隊成陣,1.5萬餘座漁排綿延上百里,居住著來自全國各地的2600餘戶養殖戶,結成了一座年產值達十餘億元的「海上浮城」。



浮城雖大,但三都邊防官兵通過日常走訪積累下來的經驗,對每戶人家每座漁排情況都非常熟悉,官兵們也被轄區群眾親切地稱為「海上活地圖」。



每年臨近春節時,海上養殖戶們都習慣拎著幾尾魚,帶著漁排的鑰匙,找上警務室的邊防官兵,請他們在春節期間幫助打理漁排。然而,官兵們總是收下了鑰匙,拒絕了魚。雷童輝說:「他們把漁排交給我們打理,已經是最大的信任了,哪還能收這些魚。」



上午同官兵巡邏的還有個特殊「人物」,它就是邊牧犬「奧斯卡」,這隻沒有編製的警犬經常參與官兵日常的巡邏走訪。


公邊艇靈活地穿梭在漁排之間,官兵們時不時跳上漁排,走在不足30厘米寬的木板上查看網箱狀況,拉拉魚網,扯扯鮑籠。



海上交通不便,先前漁民網購後都要開船20分鐘到城澳半島上取快遞,有時漁排作業忙碌耽誤兩天沒取,快遞就被退回,自從去年海上警務室開通「海上軍民融合郵包驛站」後,漁民不僅節省了來迴路程,且收到簡訊後任何時間都可以過去取。



當天上午,官兵們把郵包驛站里少量漁民來不及簽取的包裹送放到漁民家中。



每一個快遞上都貼有一小張紅色便籤條,上面寫著——三都邊防派出所祝您新春快樂!



上午,官兵們很滿足,他們一共為漁民打理了25戶漁排和送去了5個快遞包裹。而對於雷童輝來說,他滿足的還有家人的陪伴,妻子劉美玲帶著兩個孩子來到了海上警務室,其中小女兒只有6個月大。


午飯後,三都邊防派出所教導員郭遙攜官兵們馬不停蹄地趕往三都老養殖戶連敬情家。原來,當天是連敬情一家年前在漁排的最後一天,按照本地習俗,年前漁排上需要提前過個春節第二年才能生意興隆,於是便邀請官兵們到自家漁排上吃個早到的「年夜飯」。



去連敬情家的路上,雷童輝還沉寂在妻兒來隊的喜悅中,從2009年來到海上警務室,今年已經是第9個年頭,他將和妻兒在海上警務室度過第6個春節。他說,等到春節過了,海上養殖戶回到漁排上,他就可以安心請個假回家休息幾天了。



官兵們剛下艇,連敬情和妻子陳桂玲就迎了出來。



連敬情是寧德本地人,到三都澳從事海上養殖已經21年,經歷了這片海域由亂到治的過程,早在20年前老連也是當兵出身,所以他與邊防官兵們更是結下了深厚的感情。一走進屋子,熱情的連敬情趕忙端上準備好的水果,與官兵聚坐言歡,他說,他的養殖生意這幾年能做得好,多虧海上警務室官兵有效的治安管控。



一陣暢談後,官兵們幫助連敬情一起貼春聯、掛燈籠,這早已成為每年海上的保留節目,讓每一名不能回老家過年的漁民都感覺春節的溫暖。


廚房裡同樣忙得不亦樂乎,警嫂劉美玲帶著大家洗菜、切肉、包餃子。



春節初次留守崗位的女學員文爽也忙得不可開膠,她說,他來單位前早就聽說三都邊防派出所是全國愛民固邊模範單位,來之後她真真切切地感受到了三都邊防的軍民魚水情深。下午,連敬情的漁排上充滿著熟悉的年味,那份家的味道。



正當大家在屋裡笑逐言歡時,文爽接到了遠在東北爸媽的電話,當爸媽告訴她哥哥帶著嫂子今天回家過年了,她心裡有些許苦澀,想到屋裡濃濃的春節氛圍,她安慰爸媽說:「我和所里的戰友還有轄區群眾正在一起在吃飯,不是一家人甚似一家人,我一點都不孤單。」



晚飯後,郭遙邀請連敬請一家和另外部分留守漁民一同前往警務室,大家在文體娛樂室相擁歡唱,不分歲月真容,不分職業地位,猶如一群老朋友久別重逢。「我的好兄弟,心裡有苦你對我說,前方大路一起走……」一曲《我的好兄弟》唱出了青山海域的軍民真情。



民警蔣永明沒有急著回警務室,而是繼續晚上的巡邏,等到返回海上警務室時,已經深夜……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解放軍報融媒體 的精彩文章:

有人販賣軍服我們該如何處置?捍衛榮譽,該出手時就出手!
-34℃,「北極哨兵」巡守邊關

TAG:解放軍報融媒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