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士兵守護皇帝陵778年,卻始終不知道陵墓位置,下葬前用一奇法子

士兵守護皇帝陵778年,卻始終不知道陵墓位置,下葬前用一奇法子

各位朋友下午好,木子之前介紹過許多千奇百怪的陵墓,引起讀者熱議。一般來說,王朝未覆滅之時,皇家陵寢都有專人看護,就連砍皇陵上的一棵樹都是殺頭的大罪。一旦王朝衰落,皇陵的看護者就會監守自盜,拿皇陵里的寶貝提高生活質量,比如清朝末年皇家陵園內的看守太監。但木子今天介紹的這支傳奇的蒙古部落,守護皇帝陵寢778年始終堅持初心。

成吉思汗劇照

宋寶慶三年(公元1227年),一代天驕成吉思汗病逝在征討西夏的半路上,在他彌留之際,隨行部將按照蒙古人的傳統習俗,拿白駱駝的一綹絨毛放在成吉思汗的嘴邊,吸收了他的最後一口氣,意為大汗的靈魂就寄托在這綹絨毛上。其後,這綹絨毛同成吉思汗的畫像、生前遺物一起被安置在白色宮帳內接受供奉,史稱「八白宮」。

成吉思汗陵墓——八白宮

而從成吉思汗歸天之時起,他最信任的警衛部隊自動承擔起守護八白宮的職責,這些人不必承擔任何兵役、賦稅,專門負責成吉思汗陵墓的守護和祭祀,並以此作為神聖的世代職責,他們就是達爾扈特人。建國後,當地政府成立了成吉思汗管理局,達爾扈特人有了編製,專司陵寢的供奉與祭祀。

達爾扈特人

但是世人只知道「八白宮」的位置,卻並不知成吉思汗下葬的確切位置,據說當年成吉思汗下葬後,蒙古人鞭打馬群在草原上縱橫馳騁直到踏平墓地,第二年春風拂來,墓地和草原融為一體,再也無法找到墓地的確切的位置。為了防止盜墓賊光顧,大汗還留下密旨要求部將不起墓廬、不立墓碑。

成吉思汗雕像

據稱成吉思汗下葬後,眾人前來一匹帶崽子的母駱駝,併當面殺死幼駝,淋血於墓地前。母駱駝記得崽子的氣味,每每路過此地便會哀鳴不止,但駱駝的壽命畢竟有限,母駱駝一死,墓地的位置就再也無法找到了,就連達爾扈特人也不能找到。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說歷論史 的精彩文章:

葬入八寶山的傳奇女子,先後迷倒5位總統,周總理親自向她敬酒
上海灘黑幫老大黃金榮:蔣介石曾給他下跪拜師,晚年卻淪為掃大街的

TAG:說歷論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