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世明是怎樣評價曹操的
唐太宗李世民對曹操的評價是「一將之智有餘,萬乘之才不足」。
首先李世民是曹操的一個忠實粉絲,為曹操作祭奠,還寫了《祭魏武帝文》,「帝以雄武之姿,常艱難之運。棟樑之任,同乎曩時;匡正之功,異乎往代。」給予了曹操高度的評價。
李世民一方面肯定了曹操的才能,另一方面也指出了他的不足,以此為戒,不讓自己犯同樣的錯誤。曹操,最大的不足就是唐太宗的那六個字:「將萬乘之才不足」。
曹操會打仗不?會,而且打的很好,於是……魏國最著名的統帥是他本人。換句話說,曹操,一直就沒認清楚自己的定位。他忘了自己是一個領袖,而不是一個名將。作為一個領袖,最重要的能力是什麼?領導力。領導所需要的能力,就是兩個字。用人。曹操並沒有認清這一點。當然,這並不是說曹操不會用人,他沒有領導力。在三國時代,他的用人能力自然是頂尖的,出類拔萃的。但作為他這樣一個人物,他應該比的不只是同時代,而是整個歷史上的傑出人物。
相對於那些創立了豐功偉業的帝王們,曹操的「萬乘之才」,確實是不足的。他這方面的不足,始見於赤壁之戰。敗於赤壁之戰開始的那一刻。敗在哪兒呢?敗就敗在,赤壁由他本人來指揮。從他本人親自出任總司令的那一刻,他的一統天下之夢,似乎就已經划上句號了。赤壁戰前的曹操勢力,已經佔有天下大半的土地,是不折不扣的天下第一大勢力。曹魏公司最初的困難期已經渡過,現在是文臣猛將齊聚,天下如在囊中,完完全全上了軌道。我們來看看類似的情形下,李世民是怎麼做的。李世民,面對東突厥的強大威脅,毅然決定出兵。他這個時侯做的事是:任命李靖為定襄道行軍總管,以張公瑾為副發動攻勢。又任命并州都督李績、華州刺史柴紹、靈州大都督薛萬徹等為各道總管,統率十幾萬軍隊,分道出擊突厥。而曹操呢?大筆一揮,桌子一掀,「老子自己上!」
這就是曹操和李世民的差距,曹操不敢放權。這就是曹操的「將萬乘之才不足」,秦始皇有王翦蒙恬,劉邦有韓信,李世民有李靖李績,朱元璋有徐達常遇春,他卻只有自己。這就是他作為一個領袖,才能不如這些偉大帝王的地方。


TAG:歐陽大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