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一個會議八份報告?2017互聯網基礎資源技術發布會召開

一個會議八份報告?2017互聯網基礎資源技術發布會召開

點擊「中國報業」關注我喲

《中國報業》雜誌與您探討傳媒業的現狀與未來

2月11日,中國互聯網路信息中心(CNNIC)在京召開2017互聯網基礎資源技術發布會,會議共發布八份報告,內容涉及E級計算與核心技術產業生態、全球及中國域名運行安全、IPv6分配與應用、互聯網濫用、區塊鏈技術研究、人工智慧、基礎資源大數據等互聯網基礎資源多個熱點領域。

CNNIC副主任曾宇研究員解讀《E級計算髮展態勢》

1

E級計算引領未來 重在核心技術產業生態建設

CNNIC副主任曾宇研究員解讀了《E級計算髮展態勢》,介紹了E級計算概況及其在歐美日俄及我國的發展現狀,分析了發展E級計算機的產業機遇與挑戰。報告認為,儘管當前發展E級計算尚存在諸多技術挑戰,但E級計算已成為各國戰略爭奪高地,提升其應用水平是產業發展的關鍵。在核心技術生態構建方面,建議我國重點發展平台級產品構建「微觀生態」,重點推進關鍵領域應用示範構建「中觀生態」,重點指導核心技術產業發展構建「宏觀生態」。

CNNIC主任助理張躍冬發布了《全球域名運行態勢和技術發展趨勢報告(2017)》

2

DNS安全技術體系備受關注

DNS隱私保護成域名技術研究熱點

CNNIC主任助理張躍冬發布了《全球域名運行態勢和技術發展趨勢報告(2017)》。報告引用數據表明,當前全球域名註冊總量約計3.319億,全球域名體系的註冊量、查詢量及系統部署規模持續增長。報告認為,域名服務安全是保障整個互聯網安全的重要前提,雖然過去一年未發生影響巨大的域名安全事件,但是域名安全問題仍不容忽視,針對域名系統的DDOS攻擊規模和攻擊技術複雜度都在顯著提升。與此同時,對於域名系統的未來技術發展趨勢,基於DNS的安全認證體系和DNS隱私信息保護問題都將成為領域內的研究熱點。

CNNIC主任助理胡安磊發布了2017年《中國域名服務安全狀況與態勢分析報告》

3

域名服務安全水平持續提升

部分環節仍存安全風險

CNNIC主任助理胡安磊發布了2017年《中國域名服務安全狀況與態勢分析報告》。報告顯示,2017年內全球新增323個根伺服器鏡像,根伺服器及伺服器鏡像總數達到956個,我國境內根鏡像數量仍為9個,我國的根域名服務安全存在很大的提升空間。與此同時,我國二級及以下權威域名服務在IPv6、DNSSEC、TCP等網路協議支持方面進展緩慢且相對滯後(其中IPv6支持率僅為1.4%),整體對外服務能力參差不齊,同時在運維管理水平、安全保障能力等方面存在較大差異。胡安磊認為,2017年我國域名服務體系的整體安全狀況與往年相比有了一定的改善,但是我國域名服務體系各環節的域名服務依然存在不同程度的安全風險。

CNNIC主任助理、高級工程師李洪濤解讀報告

中國電信雲公司大數據事業部副總經理吳章先解讀報告

4

定義互聯網基礎資源大數據

發布全球及中國研究成果

CNNIC主任助理李洪濤與中國電信雲計算分公司大數據事業部副總經理吳章先聯合發布《互聯網基礎資源大數據技術發展研究報告(2017)》。報告在提出互聯網基礎資源大數據的特徵和體系組成的基礎上,緊扣數據和技術兩大主題,完成了對國內外近40家機構和組織的調研,全面覆蓋互聯網基礎資源大數據從採集到應用的各個環節,分析了國內外資源分布、關鍵技術研究及應用創新發展情況,並就數據體系建設、技術研發和應用創新提出了相關建議。報告認為,基於未來應用模式的創新,互聯網基礎資源大數據的應用領域將逐步覆蓋國家管理、社會治理、數字經濟發展、民生保障、網路空間治理、網路主權維護等一系列的重要領域,發揮更大的作用。

CNNIC工程實驗室副主任楊衛平發布《2017 IPv6地址資源分配及應用情況報告》

5

IPv6地址分配數全球第二 網站應用支持較低

CNNIC工程實驗室副主任楊衛平發布了《2017IPv6地址資源分配及應用情況報告》。報告表明,近五年來全球IPv6流量增長了近二十倍,截至2017年12月31日,我國IPv6地址分配總數:23430塊(/32),在全球排名居於第二位。IPv6在全球已經進入實質規模應用階段,移動網路正在大舉遷移到IPv6,美國移動運營商T-Mobile、Verizon Wireless超過70%的移動流量來自於IPv6。值得重視的是,我國實際網站應用IPv6支持度較低。與此同時,印度已超過美國,成為全球擁有IPv6用戶最多的國家,IPv6用戶佔比達到46%。楊衛平呼籲,我國網路服務提供商和企業應抓住2018年我國IPv6大規模部署和商用的機遇,及時跟進、及早部署和應用IPv6,利用IPv6更好地支撐我國下個十年內的網路蓬勃發展。據悉,國家頂級域解析服務與CNNIC官方網站均已支持IPv6.

CNNIC基礎技術實驗室副主任耿光剛發布了

《互聯網濫用信息檢測技術研究報告(2017)》

6

網路色情、暗鏈、釣魚手段多變

技術探測處置應對有效

CNNIC基礎技術實驗室副主任耿光剛發布了《互聯網濫用信息檢測技術研究報告(2017)》。該報告對網路釣魚、網路色情和暗鏈這三種典型互聯網濫用的檢測技術的研究現狀、CNNIC技術解決方案及實際應用情況等進行了論述。2017年全年CNNIC域名濫用信息檢測系統累計主動發現並認定、處置色情和賭博域名應用超過四十五萬個,是國家域名不良應用發現的最重要渠道,與此同時報告還公布來了CNNIC基礎技術實驗室在主動勘探釣魚網站、打擊暗鏈方面的關鍵技術和實踐。耿光剛認為,技術社群主動檢測與犯罪分子的規避檢測之間的博弈仍將長期持續存在。

CNNIC基礎技術實驗室副主任延志偉發布了《基於區塊鏈的互聯網基礎資源管理技術研究報告》

7

區塊鏈將在多場景深化應用

去中心化域名服務系統DNSLedger發布

CNNIC基礎技術實驗室副主任延志偉發布了《基於區塊鏈的互聯網基礎資源管理技術研究報告》。CNNIC從2016年開始持續跟蹤和開展區塊鏈技術的相關研究,報告分析了區塊鏈在數字貨幣、數字資產管理、物聯網等領域的應用前景。該報告以比特幣區塊鏈入手,詳細介紹比特幣區塊鏈體系,進而抽象出區塊鏈關鍵技術模塊及其在技術發展、應用部署和標準推進中的最新進展,最後提出去中心化的互聯網名字服務系統——DNSLedger1.0,以作為區塊鏈在互聯網基礎資源管理領域的探索。

中科院科技戰略諮詢研究院研究員余江教授發布《中國人工智慧創新發展藍皮書》

8

技術創新層出不窮 人工智慧創新蓬勃發展

中科院科技戰略諮詢研究院研究員余江教授發布《中國人工智慧創新發展藍皮書》。藍皮書基於對中國新一代人工智慧相關學科發展、理論建模、技術創新、軟硬體升級等群體性突破的現狀分析和趨勢研判,在全球化背景下系統構建中國人工智慧領域的創新發展戰略,識別支撐我國人工智慧與智能社會發展的未來關鍵技術,深入分析潛在威脅與挑戰,進一步推進對人工智慧發展趨勢與規律以及價值規範的深入理解,以更加開放的平台吸引全球創新資源參與中國人工智慧發展,並提出可操作的政策建議,圍繞中國人工智慧的發展新階段,培育競爭新優勢,挖掘發展新潛能。

責編:董碩 審核:李德金

訂閱《中國報業》雜誌:

1.可關注《中國報業》公眾號,點擊對話框中「業務互動」→「雜誌訂閱」標題欄微信支付完成訂閱;

2.郵局訂閱,郵發代號:82-300,上、下半月刊每本16元,全年定價384元;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中國報業 的精彩文章:

攝影師互動問答,如何拍攝令人驚艷的風光大片?

TAG:中國報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