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高血壓科普小知識

高血壓科普小知識

文章作者:魯明 醫生

所在醫院:杭州市第一人民醫院

所在科室:心血管內科

每年的10月8日是全國高血壓日,目的在於普及高血壓知識、增強全民的自我保健意識。2015最新發布的《中國居民營養與慢性病狀況報告》顯示,目前我國成人高血壓患者保守估計有2.6億,中國每年由於高血壓導致的過早死亡人數高達200萬。目前越來越龐大的高血壓人群發病年齡越來越年輕化,對全民的高血壓知識宣傳教育尤為重要。

高血壓傳統的診斷標準:診室血壓≥140/90mmHg(毫米汞柱),家庭血壓≥135/85mmHg,24小時動態血壓≥135/85mmHg。健康成年人每2年至少測量1次血壓,最好每年測量1次;對於超重(BMI(體重質量指數)>24kg/m2(千克/平方米))、腹型肥胖、有高血壓家族史、長期高鹽飲食、長期過量飲酒及年齡≥55歲的人群屬於易患人群,一般要求每半年測量血壓1次,提倡家庭自測血壓。

高血壓常導致心腦腎等多個重要組織器官功能發生改變,發病率、致殘率隨著年齡增長而不斷增高。心腦血管疾病的重要危險因素之一即為高血壓,高血壓合併冠心病患者高達83%,而且高血壓是腦卒中患者的第一殺手。同時,大多數高血壓患者都伴有不同程度的腎功能損傷,最終進展為尿毒症,而高血壓性腎病反過來使血壓進一步增高,形成惡性循環。

對高血壓患者的治療包括非藥物治療和藥物治療。非藥物干預提倡減少食鹽的攝入,每日降至6克以下,合理的膳食結構,適當運動,控制體重,戒煙限酒及保持心理平衡。藥物治療提倡聯合治療、平穩降壓,推薦使用長效降壓藥物,按時、終身用藥,忌反覆換藥及突然停葯。對於普通高血壓患者,降壓目標140/90mmHg以下,年齡≥65歲的高血壓患者,血壓降至150/90mmHg以下,如果能耐受,可降至140/90mmHg以下,對於年輕高血壓或者合併糖尿病、慢性腎病、心腦血管疾病患者,血壓應降至130/80mmHg以下

廣泛普及高血壓知識,提高全民對高血壓的自我防範意識,定期監測血壓、有效控制血壓,可明顯降低心腦血管病發病和死亡風險。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高血壓 的精彩文章:

高血壓一定要天天吃降壓藥嗎?這是我聽過最科學的回答
基層臨床雜談:高血壓的規範測量

TAG:高血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