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答疑台:別人不主動,我有必要總是主動嗎?

答疑台:別人不主動,我有必要總是主動嗎?

網友(Gyuan~):我是一名大一的新生,進入大學很多環境還不是很適應,很想和同學們搞好關係。我會特別主動地去和同學溝通,但是別人一般都不會主動找我。我很費解,我還有必要充分熱情地去主動聊天保持關係嗎?或者說怎麼把握這個度?

答:這是一位網友的留言,我回答了之後,提交不了,因為時間已經過去了48小時。我覺得微信公眾號的這個設置不是很有道理,為什麼一定要48小時內回答呢?如果遇到忙的時候,幾天不開微信,不上公眾號,也是很正常的事。

閑話少說,回答問題。我覺得這位同學的問題,帶有普遍性,因此,公開回答,也許更好。

大學同學,真的是來自「五湖四海」,不比中小學同學,大都是當地「土著」。既然來自全國各地,有的甚至是世界各地(留學生比較多的大學),就不可避免地,同學之間的文化背景就不相同,這為溝通帶來一定難度。

舉個簡單例子,在一個地方是一句開玩笑的話,到了另外一個地方,可能就是一句諷刺人的話,——這就是文化的差異。

但人是群體動物,需要溝通。而且,據研究,第一,絕大多數人是願意溝通的;第二,大多數矛盾是缺乏溝通的結果,也可以通過溝通來解決;第三,事先溝通比事後溝通好,溝通比不溝通好。

這位同學主動與人溝通,這是值得讚許的,因此,沒有必要改變自己的行為方式。兩個人之間,特別是不太熟悉的兩個人之間,總得有一個先主動,溝通才可能正常、順利進行。他所疑惑的是,為什麼別人一般不會主動找他?

首先,並不是每個人都會主動與別人溝通的,而且可以說,大多數人不會主動與人溝通,處於被動狀態,雖然心裡願意與人溝通,但不會主動去做。這是人類自遠古祖先流傳下來的防禦機製造成的(有部電影的名字不是叫《不要與陌生人說話》嗎)。所以,你不要以為別人一般不主動而感到奇怪。

其次,如果你三番五次主動與人溝通,別人還是不主動,甚至對你避而遠之,則可能是你自己的溝通方式和交談內容有問題。溝通的目的,是為了獲得信息,增進感情,如果你的主動溝通給人感覺另有所圖,則不一定能夠獲得別人的好感。比如打聽別人的隱私,談及與利益相關的敏感話題等,就難以獲得別人的好感,因為這些話題,是需要關係非常親密之後才能談及的。

第三,哪些人是別人願意接納的呢?一般來說,幽默、熱情、坦誠的人,容易得到別人的接納。想想啊,溝通本來是為了愉悅的,如果說話尖酸刻薄,或者說出的話需要別人費心思去猜是什麼意思,那這樣的溝通,能夠給人帶來愉悅嗎?

第四,要想提高自己的溝通能力,建議多看點溝通方面的書,多觀察那些善於溝通、受大家歡迎的同學的言行。關於書,名字里有「溝通」二字的固然有用,但我個人以為,從文學名著中汲取養分,可能更有效。

好,祝你溝通水平越來越高,讀過愉快、充實的大學四年。

圖片源自網路,向作者致謝!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偉清思維課 的精彩文章:

TAG:偉清思維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