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知識 > 春節VS情人節,自主與合資汽車在競爭中向前

春節VS情人節,自主與合資汽車在競爭中向前

昨天是臘月二十九,離農曆新年的鐘聲更近了一些,但吸引年輕人的是,昨天也是西方情人節,2月14日。所以在大家可能會看到一個很有意思的現象,家裡的老人會為了春節繼續忙前忙後,而年輕人則可能會全部離開家裡約上情侶,選擇到購物中心或者景點將春節的事放一放,在甜蜜中度過一天。

春節VS情人節,自主與合資汽車在競爭中向前

這種中西文化碰撞實際上可能在中國近代史上一直存在,而說回汽車圈就應該是近年來不斷向上突破的中國品牌與不斷拉長戰線的合資品牌之間也有碰撞。

春節VS情人節,自主與合資汽車在競爭中向前

數據顯示,截止到2017年底,中國品牌的市場份額已經佔到43.9%,儘管距2010年當時所創造的45.6%的歷史頂點還有些微差距,但這已經是從2015年中國車市進入新常態之後的連續三年正增長,上升通道似乎越發開闊,而與此同時,合資品牌也在這種快速變化的市場格局下主動做出改變。那麼,在兩個陣營不斷加快競爭節奏和不斷擴大競爭範圍的背景下,中國品牌與合資品牌各自在企業戰略、產品以及銷量層面有哪些表現呢?

春節VS情人節,自主與合資汽車在競爭中向前

戰略以及產品層面,自主向上、合資拉長戰線已成趨勢。

首先,中國品牌向上已經成為趨勢,從吉利的精品3.0到上汽、廣汽、長安等新一代產品來看,提升產品品質,突破並站穩更高售價區間成為共識;不僅如此,還有WEY和領克紛紛在2017年分別上市了第一代產品,相比於其他中國品牌,VV5、VV7和領克01所選的起點顯然更高一些;而上述所有車型,無論是10萬元級還是15萬元還是20萬元級別,都要與合資正面競爭。

春節VS情人節,自主與合資汽車在競爭中向前

對於中國品牌來說,不僅要在產品上持續提升做工、動力以及配置等品質,還要在定位與定價上有更多的功課要做,如何在已經開始與合資正面競爭的情況下,為自身找到一些優勢,這是未來一段時間裡中國品牌在戰略上重點考慮的問題。

春節VS情人節,自主與合資汽車在競爭中向前

諸多業內人士認為,在自主向上的同時,合資是在向下的;車業雜談認為,合資品牌的表現更應該叫做「拉長戰線」。事實上,除了韓系品牌受客觀因素影響確實在退守入門級市場以外,包括德系、日系和美系等品牌並沒有明顯的向下趨勢,它們在戰略層面同樣也需要帶領品牌向上和產品向上。

以別克品牌為例,其推出的Avenir就是一個非常符合商業邏輯的運作,帶有限量版或個性化定製痕迹的Avenir就是上汽通用提升別克品牌價值的舉措。

春節VS情人節,自主與合資汽車在競爭中向前

當然,「Avenir」畢竟是少數,主流合資品牌已經開始在15萬元左右的市場開始和中國品牌正面交鋒。以緊湊級轎車為例,剛上市的長安睿騁CC已經和早一些的吉利博瑞一樣,開始影響到思域、卡羅拉、朗逸潛在車主的購車思路;再以SUV為例,WEY的兩款產品以及傳祺GS8等國產旗艦SUV,也開始左右原本CR-V、RAV4和現代新途勝的潛在車主的抉擇。

因為,一方面,當中國品牌與合資品牌產品處於同價位競爭的時候,往往自主產品在空間、配置上更有優勢;而另一方面,當同級別兩個陣營車型競爭的時候,自主產品在價格上也更有優勢。

春節VS情人節,自主與合資汽車在競爭中向前

那麼,對於合資品牌來說,應該如何解決這點呢?拉長戰線,將產品布局到以往有所忽略的細分市場是比較合理的行為。舉一個簡單的例子,以往消費者認為10萬元只能買到自主SUV,而當一大批合資小型SUV下探到10-15萬元區間的時候,在2015-2016年,合資小型SUV就有超過50%的增長,小型SUV算是合資品牌拉長戰線見成效的舉措。

此外,例如起亞在今年推出起售價僅為4.99萬元的煥馳,還有豐田推出僅7萬不到的三廂轎車致享,這些產品或者說這些細分市場都是以往合資品牌不會太過重視的市場。儘管從目前來看,這些車型能夠給品牌帶來的增量可能還十分有限,但不可否認,將沒做的市場補強起來,已經是不少合資品牌的共識。

春節VS情人節,自主與合資汽車在競爭中向前

綜合來看,自主向上與合資拉長戰線是大勢所趨,原本普遍認為的10萬元自主合資的分水嶺,到了現在應該已經提升到13萬甚至15萬元左右,消費者對二者的劃分也不如以往明顯。

銷量層面,自主與合資以陣營來區分市場表現並不準確,在已經處於淘汰賽的中國車市有且只有一種表現,即好的更好,差的更差。

到了年底公布銷量成績的時候,往往都是幾家歡喜幾家愁,但從今年的市場來看,優勝劣汰的市場本質已經越發明顯,這一點無論是對合資還是自主來說,都是一樣的。

春節VS情人節,自主與合資汽車在競爭中向前

在中國品牌陣營里,2017年銷量表現最耀眼的應當是吉利汽車,其全年銷量達1247116輛,同比增長63%。超額完成全年110萬輛的銷售目標;此外,廣汽傳祺在2017年的表現也值得關注,在市場整體購車慾望不強烈的嚴峻形勢下,廣汽傳祺全年完成50萬輛產銷目標,同比增長超過37%,遠超行業平均增長3%的水平;除此之外,取得兩位數同比增長的品牌還有上汽、一汽,而江淮、華晨以及力帆等企業則遭遇20%的同比下滑,市場淘汰本質日益突顯。

春節VS情人節,自主與合資汽車在競爭中向前

而在合資陣營里,德系和日系品牌得益於產品布局完善、進入時間早以及產品認可度較高等原因,在2016年的基礎上,2017年繼續提高市場份額,美系略有提升,而法系和韓系經歷了上半年的頹勢之後,略有止損,表現依然不容樂觀。

應該來講,自主競爭合資已經成為常態,對於兩個陣營的車企來說,如何繼續憑藉自身優勢把握消費者的胃口是提升競爭力的關鍵,而對著消費者以及產業來說,二者競爭的加劇,無疑會有利於推動中國汽車產業持續向好以及驅動汽車消費市場更加理性。

本文由百度知道日報作者原創,未經同意嚴禁轉載,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知識百科 的精彩文章:

如何評價大陸新武俠作者如鳳歌、小椴、時未寒等人的作品?
青銅器原來是什麼顏色?為何會變色?

TAG:知識百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