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知識 > 簡單介紹古代中國的床

簡單介紹古代中國的床

中國傳統傢具從史前(彩繪木傢具)、商周(青銅傢具)開始,經過秦(漆木傢具)、漢(矮坐傢具)、南北朝、隋唐及五代(由矮坐到高坐的過渡時期)至宋元(垂足而坐的高坐傢具),再到明清、民國結束。其中的硬木傢具和漆木傢具的漆飾,發展到明代臻至完美。

商周至隋唐時期,中國人的床實際上是席,它可以是草席、竹席、皮席等等;西晉開始逐步採用高型傢具,由於佛教東傳,此時的床類似於須彌座,或稱壺門床,並出現了憑几、隱囊等傢具,它們被放置在床上便於人們倚靠;及至宋,中國人的起居方式變為完全的垂足而坐,傢具都適應於高坐,床同樣如此,並出現了榻;

明以後至清,中國的榻、床的種類進一步發展,總的來說分三大類:榻、羅漢床和架子床。但各類中由於結構和裝飾的不同,又分為許多種類。

榻:北京匠師將只有床身、上面沒有任何裝置的卧具稱為「榻」,有時亦稱「床」或「小床」

無束腰直足榻

W aistless daybed w ith straight leg

羅漢床:床上後背及左、右三面安裝圍子的曰「羅漢床」(明人或稱之曰「榻」)

五屏風攢邊裝板圍子插屏式羅漢床

Luohan bed w ith five-panelscreen

(3)架子床:床上有立柱,柱間安裝圍子,柱上承頂子的曰「架子床」。中華民族中的少數民族如土家族依據漢族架子床的基本形制,還發展出具有自己民族特色的「滴水床」,有三滴水、五滴水、七滴水、九滴水之分,均仿照建築屋檐的滴水結構

架子床

Canopy bed

土家族的三滴水床

「Water-dripping」bed of Tujia nationality

商周至隋唐時期,中國人的床實際上是席,它可以是草席、竹席、皮席等等;西晉開始逐步採用高型傢具,由於佛教東傳,此時的床類似於須彌座,或稱壺門床,並出現了憑几、隱囊等傢具,它們被放置在床上便於人們倚靠;及至宋,中國人的起居方式變為完全的垂足而坐,傢具都適應於高坐,床同樣如此,並出現了榻.(原文:許美琪)

木工刀具論壇「zjwoodtools」[微信號]

承接|刀具廣告|軟文推廣|求職招聘|微信推送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木工機械刀具知識 的精彩文章:

木友自製開榫平台 雙榫雙卯,百葉窗不在話下,90度拼直角
看到一款海南黃花梨傳統木工尺,很多老木工也不懂怎麼使用

TAG:木工機械刀具知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