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親情主打的一月份

親情主打的一月份

回家之後懶散很多,跑來跑去沒有一點可以安安靜靜坐下來寫東西的時間。所以又拖了一天,不好意思啊。

一月份揀著空閑時間看了十五本書,有些真的很不錯,所以想推薦給大家~

《芳華》--嚴歌苓

《新名字的故事》--埃萊娜·費蘭特

這本書講的是主人公萊農和「好朋友」莉拉兩個女孩子之間角逐的故事。女孩子之間的友情是很有趣的,講究心理上比較的平衡,儘管故事中的兩個女孩子是好朋友,依然存在這些平衡。失衡時疏遠,但是平衡時卻又能相互依靠。

目前還沒有特別喜歡的感覺,等哪天把那不勒斯四部曲都看了再來~

《飛行家》--雙雪濤

雙雪濤的短故事有很多很有意思,尤其是看《飛行家》這一篇的時候。做過十年銀行職員,最終還是毅然決然辭職開始寫小說。童年有過很多經歷的他,才能寫出這麼奇奇怪怪又有趣的小說吧。

《殺死一隻知更鳥》--哈珀·李

超喜歡這本小說。阿蒂克斯是兩個孩子的父親,雖然沒有母親,但是他還是用他的愛做好了一個為自己孩子奮鬥的好父親和為黑人辯護的好榜樣。在梅科姆這個傳統且小的小鎮,有很多現實的我們不能理解的事情:種族歧視,女孩不能穿短褲,記族譜。

阿蒂克斯從來不用這些規矩來限制自己的孩子,會教他們閱讀,啟發他們思考,教他們做對的事情,教他們愛人,包括黑人。

《身份的焦慮》--阿蘭·德波頓

《甲馬》--默音

帶著民族神秘色彩的故事,我一直都很喜歡。這個是雲南姓謝的一個家族的故事。這個家族有一種能力,可以「夢見」一些事情,比如說一個人的過去;還可以改變人的回憶。

我就不劇透這個想一口氣看完的故事啦。

《菊次郎與佐紀》--北野武

其實一月份看了很多關於親情的書。這本書也是北野武對於父親和母親的回憶。

菊次郎是一個懦弱的沒有存在感的男人,儘管如此,在寫完之後北野武仍然加上了「本故事純屬虛構」來表達自己的愛。

佐紀是個強勢的母親。在北野武沒有成功之前,一直敦促孩子們認真學習。作者退學之後想當笑星,母親也沒有表示支持,甚至在他出事的時候對著媒體大罵自己的兒子,同時無止境的要錢。直到看到母親留給自己的東西之後,才知道每次大罵之後媒體才不會再糾纏,每次要完錢都會給北野武存起來。就是這樣的母愛。

跟是枝裕和的《步履不停》是完全不同的風格,《步履不停》更多的是次子倍受忽視的幽怨和對父母去世的想念;而《菊次郎與佐紀》則是詼諧的語氣中回憶父母,很溫暖。

《給青年編劇的信》--宋萬金

吃了某皮這顆安利。這本書以編劇的角度去看這個國產劇國產電影這個市場究竟哪裡出了問題,語句詼諧有趣。資本和IP讓這個市場都已經找不到北了,專業的事情該讓專業人士來做,但是現在誰都想在這裡插上一腳,然後讓這個市場混沌不堪。

國產劇也有好劇,去年的白夜追兇我很喜歡,河神也很有意思。但是更多的是把我喜歡的小說亂改再也無法直視,甚至我現在看《擇天記》小說的時候眼前還划過鹿晗的臉,這一點讓我無法接受。曾經拍出《大秦帝國之縱橫》的國產,其實一點也不差,只是沒有了初心,自然沒有好作品。

《葡萄牙的高山》--揚·馬特爾

這本書其實是帶有很濃烈的宗教色彩。分別講了三個故事,但是又巧妙地聯繫在一起。冥冥之中都和葡萄牙的高山區一個小山村有關。第一個故事,失去妻兒悲痛欲絕的牧師想去找尋聖物,路上撞死了小男孩,最後在小男孩生長的小村莊找到----黑猩猩十字架;而這個小男孩是第二個故事中一對夫妻的摯愛,他的死去也是這對夫妻的痛苦根源;失去妻子的加拿大國會議員神奇地遇見了一隻猩猩,併產生了撫養的念頭,來到了這個小村莊隱居......

《浪潮》--托德·斯特拉瑟

原本是放了一部納粹的紀錄片,本·羅斯希望通過這部電影讓學生們了解納粹的殘忍。中途學生提了這麼一個問題:「納粹這麼殘忍,當時德國的其他民眾難道不知道嗎?怎麼能不知道呢?」

本·羅斯進行了思考之後開始發起了一項運動--「浪潮」,第一天是「紀律鑄造力量」,第二天是「團結」,然後是「行動」。只用了五天,就讓這個團體迅速擴大,變得一發不可收拾。本也發現自己差點就沉浸在「元首」這個身份帶來的權力里無法自拔......

人性沒有終結,世界離獨裁只有五天。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拾肆味 的精彩文章:

TAG:拾肆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