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打碎碗碟犯除夕忌諱該如何化解?春節最大禁忌為什麼是踩年夜飯?

打碎碗碟犯除夕忌諱該如何化解?春節最大禁忌為什麼是踩年夜飯?

除夕,源於《呂氏春秋》記載的先秦時期古人擊鼓驅逐「疫癧之鬼」的「逐除」活動,因為是農曆中上一年的最後一晚,農曆十二月又多為三十天,所以除夕夜通常被稱為大年三十。「除夕」之時「日暮交替」,便有「舊歲到次夕而除,明日即另換新歲」的含義。

除夕夜最大的講究是除舊迎新吃團圓飯守歲,從掌燈入席到深夜,迎候新春來臨。古代甚至出現因為除夕夜團圓飯的重要性而釋放囚犯回家過年的現象。晚輩以敬酒端飯的形式感謝長輩的養育之情,全家共敘天倫、互敬互愛令人得到安慰和幸福。

年夜飯

除夕夜最大的忌諱是什麼呢?

那就是不要輕易在除夕夜去訪客串門,打擾別人。一般將串門碰撞人家吃團圓飯的現象稱為「踩年飯」,這種「踩年夜飯」會因為外人的唐突闖入,使得人家全家不得安寧,堪稱比掃地打碎東西更嚴重的忌諱,基於此,大年三十待在家裡陪家人一起吃團圓飯,說說話,搶紅包,看狗年春晚是最好不過的選擇。

傳統春節期間還有幾個重要的時間節點要格外注意:

正月初一一般不宜動掃帚掃地,老人們認為這樣會掃走好運氣、破財。

大年初三被稱為赤狗日,與「赤口」同音,傳說這天容易與人發生口角紛爭,所以宜足不出戶,留在家中,以免遇上凶煞,祀祖祭神。

打碎碗碟

大年初四是諸神由天界降臨凡間的日子,有「送神早,接神遲」之說。雖然說眾神平等,但民間仍然焚香點燭,以祭財神為重。一定要把過去幾天剩下的飯菜大雜燴,把家中的雜物垃圾一起扔出,民俗稱為「扔窮」。當然,有說灶王爺晚上降臨查戶口,宜晚上在家。

正月初五俗稱破五,要從家裡往室外放放鞭炮,打掃衛生趕走包括「智窮、學窮、文窮、命窮、交窮」在內的「五窮」。這天也會吃餃子並用剁餃子餡兒的咚咚聲響,以示剁「小人」。

據《占書》所言,盤古開天創萬物、女媧摶泥造眾生之時,是按照 「一雞、二狗、三豬、四羊、五牛、六馬、七人、八谷」為序,故而初七又稱作人日,當和和睦睦,客客氣氣的尊敬和愛護每一個人,尊老愛幼,禁忌在初七埋怨老人,教訓孩童。

祭灶神

大年初九是天日,正值「一陽初始」,「萬象回春」。初九又恰好是上掌三十六天,下握七十二地,掌管神、仙、佛、人、魔、鬼等的三界諸事的玉皇大帝的誕辰之日,當以莊嚴敬畏之心,向玉皇大帝祝壽並且祈福風調雨順為宜。期間切忌在陽光下曝晒女子衣物,更不能當眾傾倒便桶等污穢之物,以免對玉皇大帝大不敬。

也許,這些民間年俗的禁忌多少帶有一些的迷信色彩,但畢竟流傳了幾千年,應該在中華博大精深的文化內涵中存在它的道理。信也罷,不信也罷,做到儘可能不去犯忌諱,開開心心過個闔家團圓的幸福年,不是很好嗎?

文//老宋//宋諞西遊//原創發布//嚴禁抄襲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禁忌 的精彩文章:

春節飲食禁忌:春節飲食的三個小原則,每個人都該看看
大年三十有什麼禁忌你不知道?

TAG:禁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