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趣味 > 家鄉年味中的官娘子趣聞

家鄉年味中的官娘子趣聞

咯噠雞鳴年將去,汪汪狗叫新年來。 中國最古老最傳統的節日,春節要到了,在諸多年文化中,在年輪的記憶里,總是世代相傳著節日的趣聞,如官娘子軼事就鮮為人知,讓人回味無窮。

好山好水好故鄉,好人好官好百姓。在上個世紀五十年代中期,內蒙古赤峰市松山區初頭朗鎮初頭朗村,分為東西南北營子,有小河東、西營子、南營子和北五十家子,站在雞冠山上的致高點,俯視整個村子的版圖,神似由「百、千、萬、億」字組成,貫串其中,富於頂極數字的內涵魅力,成為「初頭朗」的自然村落中的一大地理傳奇景觀。這種獨特的地區,更有獨立的人文特別,其中官娘子現象的出演,展現岀社會寫真的現實。

正月里鬧花燈,聞名於村官娘子。那時每到正月十五,在太陽落山的鬧花燈時刻,官娘子便閃亮登場。官娘子是龍燈會、高蹺會、秧歌會中的主角戲,由官爺子和眾小鬼組成,不管全村百姓中官位多高多大,正月十五這天都是平民,都是官娘子一元化領導,一品天下,萬人之上,什麼家常理短、准家掌燈、過街煙火、生活瑣事等等,無不在官娘子的管轄之內,這天如同中央巡查組,官娘子秉公執政,微權施職,過夠了平民官癮。 欲帶皇冠,必承其重。

每當夜幕降臨,萬家燈火時,官娘子一行上街視察全村,布滿懲惡劇,讓廣大村民拍手稱快。只見得一行人十幾號,眾小鬼提燈籠引路,官娘子騎著毛驢,四人抬的大杠子上坐著官爺子,走過十字路囗北大門,直奔鄉長大人的家。老遠看到鄉長大門上的兩盞燈籠高懸如豆,與星空和月亮對話,略顯蒼白無助。緊閉的大門,沉醉的院落,無聲的靜瑟,兩小鬼上前,揚撒幾把石沙,燈光熄滅了,失去了原有的光華。

世間的事情都是人為的創造,興百姓掌燈,看到黑夜的光明,滅鄉長燈火,當官興風作浪,錯丑百岀,被罰該當。小鬼當家,叫開鄉長大門,請岀鄉長,問清不燈之理,官娘子下令當罰大洋百塊,讓鄉長心服口服,啞口無言,情願笑拿。 官娘子,一品當官壓死人,村中規矩,誰人能違,命是弱者借口,運是強者謙辭。仕途從未有人否認幸運,但只有真正身在其中的人,看見成功不是純粹的喜悅,心底的滋味,是酸甜苦辣後的心安理得。 家鄉古時,小小的官娘子,引深社會的大道理,讓人們笑著思考,春節的文化含量更加深遂成史,理應成為當地銘記的文化遺產!

-----------

作者簡介:何景瑞 一枚從農村小鎮走進繁華城市的草根寫手。從1979年開始寫作,曾在《經濟日報》《農民日報》《信息日報》《中國文化報》《中國教育報》《內蒙古日報》《赤峰日報》《紅山晚報》以及內蒙古人民廣播電台、赤峰人民廣播電台等報刊電台發表稿件多篇。筆耕不輟,孜孜不倦,看人間萬象,寫社會實情,用文字記錄歷史,讓作品詮釋自己的全部。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TA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