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東漢光武帝賞賜日本的金印成了贗品?

東漢光武帝賞賜日本的金印成了贗品?

原標題:東漢光武帝賞賜日本的金印成了贗品?


作者:蔣豐


什麼?日本國寶——「漢倭奴國王金印」是贗品?!

在中國被稱為「前四史」之一的《後漢書·東夷列傳》中有這樣的記載,「建武中元二年,倭奴國奉貢朝賀,使人自稱大夫,倭國之極南界也,光武賜以印綬。」換算一下,這一年是公元57年。至於這枚印是什麼材質的?怎麼加工的?《後漢書》中並沒有具體的描述。



直到日本江戶幕府時代的天明四年,也就是 1784年4月12日,筑前國那珂郡的一位叫甚兵衛的佃農(一說是秀治和喜平兩位佃農),在挖水溝時從一塊大石頭下面發現了一枚金印。今天說起來,它有三個特點:第一,純金鑄成的,第二,方形的金印上有一個蛇紐;第三,金印上有五個漢字——漢委奴國王,陰刻篆體字。當地著名的儒學家龜井南冥鑒定後稱,這便是中國《後漢書》里所記載的光武帝所賜之印。雖然日本並沒有地下挖出的東西都歸國家所有的規定,但是發現者還是把這枚金印上交給了當時的福岡藩主黑田家。


明治維新後,失去了藩主身份的黑田家從福岡移居東京,同時將金印委託給東京國立博物館保存。1978年,為慶祝福岡市美術館開館,黑田家的後人、原侯爵夫人黑田茂子又將這枚金印贈送給了福岡市美術館。1990年,這枚名為「漢倭奴國王金印」的金印被移交福岡市博物館保管與展示,直至今天。上個世紀90年代我在九州大學攻讀碩士學位期間,曾經特地到福岡市博物館觀看過這枚閃爍著光芒的金印。那一瞬間,我覺得自己的祖先很牛的。


早在金印還是黑田家傳家寶的1914年,九州帝國大學(現在的九州大學)的醫學博士、考古學家中山平次郎就根據福岡藩主黑田家的古老記錄,將金印的出土地推定為現在的福岡縣福岡市東區志賀島,1923年,當地政府在該地樹立了一塊「漢倭奴國王金印發光之處」的紀念碑。金印研究熱從此風行島國。而九州大學始終是金印研究的引領者。


2006年,千葉大學名譽教授、古代文學研究者三浦佑之出版了一本以研究報告為中心的書籍《金印偽造事件「漢倭奴國王」之幻》,主張「漢倭奴國王金印」系日本江戶時代偽造的。這一說法在考古界及學界引起了極大的轟動。從此也揭開了長達10餘年的金印真偽之爭的序幕。



進入2018年以後,一直都將「漢倭奴國王金印」視為鎮館之寶的福岡市博物館舉辦了一場有關金印真偽的公開性學術論壇。為堅持金印是真品和堅持金印是偽造的雙方學者提供了一場面對面打擂台的機會。日本NPO工藝文化研究所理事長鈴木勉認為,金印上文字的雕刻手法跟中國古代的雕刻手法有很大區別,絕對是後世偽造的

日本明治大學文學部教授石川日出志則表示,金印上的漢字具有中國後漢(東漢)初期的文字特徵,另外金印的含金量在95%以上,這一點也和中國歷史同期製造的金印一致。「江戶時代的人不可能知道中國後漢時的金印的含金度,所以靠偽造是偽造不出這種純度的。」福岡市埋藏文化財課的大塚紀宜的主張更顯新奇,他認為金印上的蛇鈕,其實原本是駱駝鈕,當時蛇代表著南方,而駱駝代表著北方。漢朝誤以為倭奴國在北方,在金印製造過程中發現搞錯了,便將駱駝鈕「強行」改製成蛇鈕。



日本考古界堅持金印是真品的主要理由,是中國江蘇省揚州市的漢墓附近曾出土過一枚「廣陵王璽」。「廣陵王璽」與「漢倭奴國王金印」形制相似,高度、重量、邊長都差不多,字體以及雕刻方法也幾乎同出一轍,只不過「漢委奴國王印」是蛇紐,而「廣陵王璽」是龜紐。


至於這個金印究竟是2000前的古物,還是江戶時代的偽造品,在我看來,已經不重要了。這段歷史的意義在於當初蹣跚起步的中日關係是一種不平等的關係,是一種「中強日弱」的結構,是日本對中國進貢、中國的漢光武帝賞賜給日本金印的「朝貢關係」。日本人糾結這枚金印的真假,是無法排遣內心中鬱積那種「不平等」的情結。如果有可能,他們或許真的想抹殺這段「朝貢」的歷史。

大家有機會的話,不妨到福岡市博物館去親眼看一看,再下判斷。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蔣豐看日本 的精彩文章:

日本復興大臣:「我將福島重建視為自己的天命」
真子公主推延婚期,婚事告吹?

TAG:蔣豐看日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