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聊聊除夕,你了解多少呢?

聊聊除夕,你了解多少呢?

嗨嘍!過年好啊!盼呀盼,終於盼到了除夕這一天,相信你對這天已經期待很久了吧!?嗯吶,今天,小編和你一樣,也很激動呢。既然我們對除夕那麼喜愛,那,我們對一年一度的除夕又了解多少呢?

1

除夕的傳說

除夕是春節的前夜,又叫年三十。有一種傳說:是古時候有個兇惡的怪獸叫夕,每到歲末便出來害人,後來,人們知道夕最怕紅色和聲響,於是年三十晚上,家家戶戶貼紅春聯,燃放爆竹,來驅除夕獸,以求新的一年安寧。這種習俗從此流傳下來,年三十晚上便稱為除夕了。

年三十,也就是「除夕」。這天,是人們吃、喝、玩、樂的日子。北方人包餃子,南方人做年糕。水餃形似「元寶」,年糕音似「年高」,都是吉祥如意的好兆頭。

除夕之夜,全家人在一起吃「團年飯」,有一家人團聚過年的味道。吃團年飯時,桌上的「魚」是不能動的,因為這魚代表「富裕」和「年年有餘」,象徵來年的「財富與幸運」,它屬於一種裝飾,是碰不得的。

關於年的由來,還有一個傳說。相傳在遠古時候,我們的祖先曾遭受一種最兇猛的野獸的威脅。這種猛獸叫「年」,它捕百獸為食,到了冬天,山中食物缺乏時,還會闖入村莊,獵食人和牲畜,百姓惶惶不可終日。人和「年」鬥爭了很多年,人們發現,年怕三種東西,紅顏

色、火光、響聲。於是在冬天人們在自家門上掛上紅顏色的桃木板,門口燒火堆,夜裡通宵不睡,敲敲打打。這天夜裡,「年」闖進村莊,見到家家有紅色和火光,聽見震天的響聲,嚇得跑回深山,再也不敢出來。夜過去了,人們互相祝賀道喜,大家張燈結綵,飲酒擺宴,慶祝勝利。

為了紀念這次勝利,以後每到冬天的這個時間,家家戶戶都貼紅紙對聯在門上,點燈籠,敲鑼打鼓,燃放鞭炮煙花;夜裡,通宵守夜;第二天,大清早互相祝賀道喜。這樣一代一代流傳下來,就成了「過年」。

2

除夕節的由來

周、秦時期每年將盡的時候,皇宮裡要舉行「大儺」的儀式,擊鼓驅逐疫癘之鬼,稱為「逐除」。據《呂氏春秋·季冬記》記載,古人在新年的前一天用擊鼓的方法來驅逐「疫癧之鬼」,這就是「除夕」節令的由來。後又稱除夕的前一天為小除,即小年夜;除夕為大除。據稱,最早提及「除夕」這一名稱的,是西晉周處撰著的《風土記》等史籍。

3

「除夕」的含義

除夕是我國傳統節日中最重大的節日之一,是指每年農曆臘月的最後一天的晚上,它與春節(正月初一)首尾相連,即春節前一天晚,因常在夏曆臘月三十或二十九,故又稱該日為年三十。一年的最後一天叫「歲除」,那天晚上叫「除夕」。除夕人們往往通宵不眠,叫守歲。蘇軾有《守歲》:「兒童強不睡,相守夜歡嘩。」 「除夕」中的「除」字是「去、易、交替」的意思,除夕的意思是「月窮歲盡」,人們都要除舊部新,有舊歲至此而除,來年另換新歲的意思,故此期間的活動都圍繞著除舊部新,消災祈福為中心。除夕這一天,家裡家外不但要打掃得乾乾淨淨,還要貼門神、貼春聯、貼年畫、掛門籠,人們則換上帶喜慶色彩和帶圖案的新衣。

4

除夕節的風俗

貼春聯,

可以追溯到五代後蜀皇帝孟昶。自明以後,因傳明太祖除夕曾傳旨公卿士庶門上,須加春聯一副,於是家家戶戶皆有春聯了。

壓歲錢

舊俗,陰曆除夕以彩繩穿錢置床腳,謂之壓歲錢;尊長在過陰曆年時給小兒者,亦謂之壓歲錢。《清嘉錄》所謂:「長幼度歲,長者貽小兒,以朱繩綴百錢,謂之壓歲錢。」《燕京歲時記·壓歲錢》中記載:「以綵繩穿錢,編作龍形,置於牀腳,謂之壓歲錢。尊長之賜小兒者,亦謂之壓歲錢。」魯迅《朝花夕拾·阿長與〈山海經〉》:「辭歲之後,從長輩得到壓歲錢,紅紙包著,放在枕邊,只要過一宵,便可以隨意使用。」

燃爆竹

古時在節日或喜慶日,用火燒竹,畢剝發聲,以驅除山鬼瘟神,謂之「爆竹」。火藥發明後以多層紙密卷火藥,接以引線,燃之使爆炸發聲,亦稱為「爆竹」。也叫「爆仗」、「炮仗」。南朝梁宗懍《荊楚歲時記》:「正月一日……雞鳴而起,先於庭前爆竹、燃草,以辟山臊惡鬼。」.

饋歲

饋歲,中國年俗。北宋時,年底人們互贈禮物,稱為「饋歲」,不計酒食與野鮮,每逢歲暮送年盤。饋贈雖少風淳厚,友鄰情誼溢山川。

好啦,上面介紹的就是除夕節中常見的習俗。至於其他的習俗呢,由於篇幅有限,小編就不再這裡一一詳細的介紹啦!

除夕夜,吃團圓飯,幾乎是每家每戶的傳統習慣。今天,在外工作的人,只要有時間,都要趕回家中,一家人團聚在一起,把最豐盛的食品拿出來,團團圓圓地吃一頓年夜飯吧。

.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全球大搜羅 的精彩文章:

一場叫做青春的遊戲
離婚、破產就是世界末日?人生還有很多轉機

TAG:全球大搜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