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軍情 > 印度陷阱:缺失的中產階級

印度陷阱:缺失的中產階級

原標題:印度陷阱:缺失的中產階級



如果說創造出一個消費者階層在某種程度上是政客的任務,那麼一屆又一屆的印度政府總體上都很失敗。

在印度,該出現中產階級的地方卻是一片空白,政府和企業應對此感到擔憂。


繼中國之後,下一片熱土在哪裡?過去20年來,幾乎對所有尋求增長的全球企業來說,這個全球人口最多的國家都是一個不可或缺的市場。隨著中國經濟放緩,企業紛紛另覓消費者大軍,好讓自己繼續有錢可賺。


很多人覺得印度是顯而易見的接班人。該國人口很快將超過它在亞洲的對手——中國。中國在高速發展下取得了經濟強國的地位,而印度偶爾也能達到類似的增長速度。中國的繁榮催生出數億消費者,很多人認為印度的中產階級也已從通往繁榮的路上起步。


歡欣鼓舞的管理顧問認為可能會出現一個喝星冰樂、開福特嘉年華、周遊全球的龐大群體,人數足有三到四億。那些踏足印度的CEO無不宣稱這個國家對於自己的計劃至關重要。有些也許只是在圓滑地奉承,但包括宜家、軟銀、亞馬遜和星巴克在內的大多數公司卻是發自內心地這樣認為。

且先打住。令生意人和顧問們想入非非的印度中產階級幾乎並不存在。


如果企業兜售的產品檔次遠高於肥皂、火柴、話費之類,面向的就只是全國人口中極小的一部分。印度成年人中最富有的1%人數有八百萬,年收入至少為兩萬美元,以人口和平均收入來看,大致相當於香港。接下來的9%與歐洲中部接近,在全球財富階梯中處於中游。再往下,佔印度人口40%的群體正好相當於其貧窮的鄰國孟加拉和巴基斯坦的組合。最後剩下的約五億人處境與非洲部分最貧困的地區接近。當然,那些全球企業還是比較重視歐洲中部市場的,也從那裡獲得了不少財富。但那裡畢竟不是中國。


兩極分化


更糟糕的是,由於不平等愈演愈烈,印度若要形成一個可匹敵中國中產階級的階層,可能性微乎其微。


托馬斯·皮凱蒂等經濟學家開展的新研究表明,1980年至2014年印度經濟增長推高了收入水平,但收入居前1%的人幾乎攫取了收入增長部分的三分之一。富裕階層如今的富足程度是1980年時的十倍,而中等收入群體的收入甚至都沒能翻番。

印度成功地令一些人的日薪從不到兩美元(按購買力平價計算)升至三美元,表現出色;但還是不能和其他國家的成績相比:它們令日薪三美元的人一天賺進五美元,日薪五美元的每天賺進十美元,以此類推。當其他國家處於印度今日的發展階段時,其中等收入人群往往是經濟增長的最大受益者。八成印度人認為不平等是個大問題,嚴峻程度與腐敗不相上下。


失敗的緣由並不難理解。上世紀90年代初印度實施了一定程度的經濟自由化,但由於持續數十年的國家干預,只有少數人獲益。印度勞動力的生產率極其低下,考慮到該國糟糕透頂的教育體系,也就不意外了。這一教育體系培養出的數百萬成年人只能勝任低技術的枯燥工作。畢業生走出校門後也是在遊離於正規經濟之外的小微企業里辛苦工作,這樣的企業「僱用」了93%的印度人口。


中國成為「世界工廠」後,適合中產階級的就業機會大增,但在印度卻不會出現這種情形,原因是其官僚體制令小企業幾乎不可能轉變為高效的大型企業。加上只有將近四分之一的女性參與勞動——過去十年來這一比例還急劇下滑——只會使局面惡化。


要改善前景,好的政策可以發揮巨大的作用。不過懷有希望的同時也應面對現實。在印度,民主制度深入人心,但這並不能避免決策失誤。


2016年突然而猛烈的「紙幣廢止」行動本意是想打擊富人和貪官,結果卻傷害了所有人。而且由於自動化限制了人們進工廠做工的機會,曾引領中國走向繁榮的途徑——製造業創造就業從而推高收入——也越來越難以走通。

以上種種表明,企業需要應對的是今時今日的印度,而不是它們希望出現的印度。如果它們的策略是等待印度人喜歡上全球各地中產階級享受的事物,那它們可能要苦苦等上幾十年——等印度人的人均收入跨上一個台階後喜歡上汽車,再跨上一個台階後喜歡上出國度假。只有3%的印度人曾經坐過飛機,每45個人中只有一人擁有一輛汽車或卡車。如果真如滙豐銀行宣稱的那樣,將近三億印度人都算得上是「中產階級」,那他們當中的某些人一天大概只賺三美元。


市場廣闊,機會縮小


各家公司如果能將自身業務「印度化」,會更有成效,比如在推銷商品時使用幾億印度人都樂於接受的地方語言。


定價也很重要。一項服務在印度的價格如果和在美國印第安納州一樣,就只能吸引幾百萬人,而不是十億人。就算對一個收入位居本國前10%的印度人來說,Netflix一年的訂閱費也比他一周的薪水還要高。而收入水平居本國前10%的美國人的周薪大約是3000美元。

雖然孟買、德里和班加羅爾各處都張貼著蘋果的廣告,但對九成印度人而言,最新款iPhone的售價要超過他們半年的工資。


在印度,最受消費者歡迎的還是物超所值的商品和服務:電瓶車和行動電話服務增長迅速,但都只在大幅降價後才發生。


那些最敏銳的企業會設法摸清哪些「促成因素」會讓印度人去使用新產品。電氣化會推高對電冰箱的需求。廉價的移動數據(印度正在開展的數字價格戰令消費者大為受益)對流媒體服務來說是一大利好。電商巨頭組建起的物流網路也首次讓三線城市的消費者買到了國際時尚品牌。消費信貸激增讓更多印度人很容易就能買到心儀的小玩意。


如果說創造出一個消費者階層在某種程度上是政客的任務,那麼一屆又一屆的印度政府總體上都很失敗。那些希望印度中產階級能為自己帶來下一輪增長的企業應該拋棄幻想。它們需要十分努力才能把潛在可能性轉化為利潤。


原標題:缺失的中產階級


來源:《經濟學人》


END -


微信公眾號:華語智庫(huayujunshi)


雲集優秀記者,匯聚一流專家,實名專稿、權威分析、深度評論,最靠譜的原創資訊。關注「華語智庫(huayujunshi)」官方微信號可查看更多專家評說,按國家查詢文章內容列表。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華語智庫 的精彩文章:

美國政府停擺:語音信箱回復「民主黨人劫持了政府作為人質」
FBI內部有一個秘密社團」專反特朗普?

TAG:華語智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