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八成人心理亞健康

八成人心理亞健康

10月10日是第20個世界精神衛生日,今年我國精神衛生宣傳活動的主題是「承擔共同責任促進精神健康」。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精神衛生中心2009年年初公布的數據顯示,我國各類精神疾病患者人數在1億人以上,即每13個人中就有1位精神疾病患者。

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的精神醫學專家楊健身指出,當前,生活節奏加快,精神壓力隨之增加,如不注意精神衛生,不注意自我調節和心理健康,就很可能導致精神疾病的發生。因此,心情愉快是保持精神健康的靈藥,是遠離精神疾病的最好方法。

目前中國的精神疾病終身患病率為15%,有八成的人群處於疾病與健康的中間地帶,而真正接受治療的精神疾病患者僅為20%。雖然「心理亞健康」這個詞還沒有得到廣泛的認同,但實際上他們很有可能存在心理健康上的問題。

日前,由中國健康教育中心、衛生部新聞宣傳中心主辦、禮來製藥協辦的「溝通·理解·關愛——促進職業人群精神健康項目」暨北京媒體沙龍活動舉行。沙龍主要探討了目前我國心理諮詢治療的基本理論和技術,提高廣大職業人群對心理諮詢的理解與認識。

會上,北京大學醫學部醫學心理學教研室教授胡佩誠教授介紹,目前中國的精神疾病終身患病率為15%,而一生中完全精神健康的人大約只有5%,還有80%的人群處於疾病與健康的中間地帶。

作為現代生活方式的「附屬品」,憂鬱症、焦慮症的困擾不期而至,各種精神疾病所造成的經濟負擔已超過心腦血管、惡性腫瘤等,位居所有疾病的首位。

一旦出現心理問題,許多人並不知道如何解決。曾有一項調查發現,不足50%的人知曉要去看精神科或心理醫生,更多的人連精神科與神經科的概念都搞不清楚,而真正接受治療的精神疾病患者僅為20%。

專家表示:目前已有越來越多的職業人士,為擺脫心理疾病的困擾而選擇尋求心理諮詢服務。文/記者 曹雪

免責聲明: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鳳凰網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並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

關注心理精神疾病(資料圖)

孩子老走神不是小事情

心理專家指出,近年來,中小學生心理問題發生率呈逐年走高趨勢,加強對未成年人心理健康問題的預防與矯正迫在眉睫。

據世界衛生組織估計,2020年以前全球兒童精神障礙將增長50%,成為最主要的5個致病、致死和致殘原因之一。我省17歲以下的兒童青少年中,至少有上百萬人受到各種情緒障礙和行為問題困擾。

河南省青少年研究專家諮詢委員會委員王萍表示,父母對孩子的溺愛、冷漠、責罵,只管學習而忽略對孩子心理健康的培養;學習任務繁重,應試教育帶來的巨大精神壓力;一些不良社會風氣,不正確的價值取向以及學校需要進一步加強和改進的心理健康教育、思想道德教育等都是未成年人出問題的原因。

專家提示:如果孩子出現了異常表現,如:注意力分散;對立師長;對網路成癮;多門主課不及格,閱讀計算困難;精神緊張;孤獨自卑;不易入眠,多夢易醒等,一旦發現要及時解決,切勿使問題複雜化。

僅身體健康 不算真正的「健康」

據調查普通人群的精神衛生知曉率偏低。衛生部和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曾在10個監測地區發放了4000份關於精神衛生基本知識的問卷。調查顯示,63.3%的人把精神病和神經病混為一談;46.5%的人不知道哪裡有精神衛生機構;而認識到緊張恐懼可能與心理問題有關,去看精神科醫生的人不足一半。

科學研究已經發現,在許多疾病的發生、發展和演變過程中,心理因素都扮演了重要的角色,這類疾病被統稱為心身疾病。

那麼,什麼是精神健康?精神健康是指個體能夠恰當地評價自己、應對日常生活中的壓力、有效率地工作和學習、對家庭和社會有所貢獻的一種良好狀態。

實際上,精神衛生問題的存在是一種非常普遍的現象,隨著生活節奏加快、工作壓力增大,許多人都會存在精神衛生問題,而自己可能意識不到。(部分內容摘自河南日報)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今天的事兒 的精彩文章:

TAG:今天的事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