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雨水也是一道風景

雨水也是一道風景

城市中,園林讓大家享受到大自然的「山水林泉之樂」。在這個濃縮的「自然界」,「一勺代水,一拳代山」,園內的四季晨錯變化和春秋草木枯榮以及山水花木的季相變化,使人們可以「不出城郭而獲山林之怡,身居鬧市而有林泉之樂」。而對於雨水的利用,則為其更添一份魅力。

中國傳統哲學思想講究的「天人合一」主導著人們的各種生產社會活動,傳統園林作為「精緻生活」的代表更是這一思想的集中體現。雨水是大自然對人類的恩賜,萬物因此而生機勃勃,雨水也是不可或缺的造園要素之一,中國傳統園林利用各種手段將雨水納入造景之中,用其水,觀其貌,聞其聲,思其意,並將之與園林形象、園中生活結合在一起。

以自然山水園為代表的中國傳統園林「約十畝之基,須開池者三」,水景往往是園林中必備的部分。水景以溪、河、池、澗、湖等形式存在。這些水景是園內最重要的雨水排放之地,增加了水體的水量,保證了園內的雨洪安全及環境衛生。例如頤和園,前山由於山勢陡峭,雨水直排會形成沖刷問題,因此在前山山坡上修建了許多道路設施,將山坡切割劃分為小塊,利用道路匯流雨水並引導到山腳,安全地排入一個葫蘆形的池塘進行泥沙沉澱,最終排入昆明湖。雨水或瓢潑或濛濛,都是傳統園林可資利用的景緻。承德避暑山莊的「煙雨樓」就是讓遊人領略「煙雨迷濛」的場所。煙雨樓設置在島上突出於水中,落在水面上的雨激起片片雨霧,煙雨樓隱約縹緲浮於空中,宛如仙境。傳統園林還善於利用屋檐水造景,收集屋頂雨水集中落在假山上,形成瀑布景觀,例如揚州的何園、蘇州的環秀山莊都有這樣的造景方式。環秀山莊在落水的假山石上刻有「瀉玉」,雨時屋檐水如「大珠小珠落玉盤」。

利用雨水的聲響效果造景是傳統園林的又一特色。在拙政園有一處「聽雨軒」,是一座四面開敞的建築。其前院設水池以收集院內的雨水,後院及兩側則栽植芭蕉,下雨時雨打芭蕉聲響密集,園子又通過高牆將雨聲聚攏增強,形成一處雨中佳景。同樣在拙政園還有一處「留聽閣」,建築突出水面,四周遍植荷花,取「留得殘荷聽雨聲」的意境,也是雨中佳境。

降雨是自然現象,需要一定條件才能形成,傳統園林中採用許多「晴雨兩便」的造景形式以適應這樣的自然條件,雨時觀其景,晴時取其意。其中採用的手段之一就是採用額題匾對,告訴遊人此處造景的主題,雨時應景,晴時可感受其造景主旨意念。另外就是通過具體的石橋、旱溪、假山中的溝壑、旱汀步等方式,營造有水時的景觀,而在旱時則留給人以想像空間。在杭州飛來峰下有一「壑雷亭」,取名來自蘇東坡的詩句「不知水從何處來,跳波赴壑如奔雷」,使人在平時都可以想像大雨過後山溪暴漲、亭畔水聲如雷的景象。在北海瓊華島北坡,從山頂白塔平台匯流的雨水經一處旱溪排入北海湖中。旱溪蜿蜒,置石其間,兼有拱橋、瀑布的形式,使之下雨時可欣賞水景,旱時則遍布水景意象,景緻動人。

中國傳統園林在雨水利用方面充滿智慧,將雨水的價值發揮到極致,既有雨水水體的利用,又有水聲、水形的利用,還充分利用美好的意境影響人的思想和品位,是一種不刻意、不做作的利用方式,值得我們現代園林繼承與發揚。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江河RIVERS 的精彩文章:

城市因此更宜居……
高郵不僅有鹹鴨蛋,也不止出了汪曾祺一位大家……

TAG:江河RIVER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