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化 > 劉雨虹老師:拜年,拜早年 (傳統拜年禮數)

劉雨虹老師:拜年,拜早年 (傳統拜年禮數)

劉雨虹老師:拜年,拜早年 (傳統拜年禮數)


新年新氣象,初一見面大家互道「恭喜發財」,小孩子接著說「元寶滾進來」,這是幾十年前過年的光景。這些話好聽又俗氣,但是沒有人反對,反正人人都喜歡發財,至於發財之後的麻煩,也就管不了啦。

中國人過年是一樁大事,除夕年夜的團圓飯,更是一年之中驚天動地的大事。我說這個話是因為想起幼年,那時候交通不便,平時生活簡樸,只有在過年的時候才有豐富多樣的享受。更因為離家外出的長輩親人,都要在除夕趕回家鄉,闔家團圓聚首,溫暖又幸福……

過年是孩子們興奮的事,對於成年人來說,一則以喜,一則以憂,年關將屆時,各階層的人都要對一年的情況加以回顧、結算、清理,並且要對新的一年規劃安排。

拜年,拜早年

小時候最喜歡過年,當時也有順口溜:「臘八,祭灶,新年到,穿新衣,戴新帽,小鈕要花,小子要炮,老頭老婆要核桃」。

在我小的時候,過年除了有好吃的,好玩的,又有壓歲錢之外,還有些傳統的禮數要遵守。

首先除夕那天要去長輩那裡「辭歲」,當然這是大人的事;有些當部屬的,則要去向長官辭歲,表示告別舊年。辭歲不能說拜年,也不多停留,有時三五分鐘就告辭。反正是個禮數而已。

等到初一那天才能說拜年,與熟人相遇也互道「恭喜」、「恭喜發財」之類的吉祥語。那時拜年的紅包,也是初一才給的,只有家中給晚輩或傭人的紅包,是在年夜飯之後給的,叫做壓歲錢。我的父母會在我們入睡後,把壓歲錢放在我們枕邊,初一醒來,急忙先找那包壓歲錢,一年開始就有錢,象徵一年好運,高興萬分。

從前還是農業社會的習俗,那時人口比較穩定,流動少,所以能沿襲傳統的規矩。現在的社會進步了,商業化,工業化,人口流動不停,年底熟人分手可能不再相見,所以只好先拜年,叫做拜早年。連外國也是一樣,聖誕節前就說聖誕快樂了。

我們剛到台灣時(五零年代),仍然是老規矩,又辭歲又拜年,漸漸就免掉了辭歲。六十年代中期,電話開始普遍了,大家就開始了電話拜年。

再說到親友家拜年時,除了給孩子們紅包外,也要給傭人們節賞。但是一定要說明,並交給主人,不可以私下交給傭人。與人家的傭人私自交往,在傳統禮節上來說是不可以的,是不光明正大的。

再說訪親友帶去的禮物,應該親自先對主人說明再交付,表示敬意。以前常有人來拜訪南老師,進門把禮物隨便放在一處,沒有交代,告辭走後,才發現這些禮物,不知是誰送的,也不知道是送給誰的。

中國本是禮儀之邦,現在許多人的舉止言談,常令人混淆不知所措,尤其是有些人,自己的定位弄不清楚,主客不分。自己分明是個客人,言談舉止像是主人;有的人對待朋友同學,言談舉止卻像是領導對下屬。

有一次我到老友家作客,用餐時,一個中年人,大概是敬老尊賢之故,立刻向主人(老人)敬菜,熱烈照應,弄得我這個老友很尷尬。我忍不住說:「客人不要招待主人」,他聽了很不好意思。

其實客人也是可以照應主人的,要看情況,要有分寸。

也有些人,在職場工作,雖是人家的部屬,偏要堅持己見,要上級聽從他的,結果或被解僱,或只得辭職了事。這都是屬於難溝通,難相處的人,自我定位不清。

寫到這裡想起來,北方人愛吃餃子,據說起源於北宋首都開封,在除夕守夜時,全家包餃子守夜,因為是守夜到交子時,所以當時叫做「交子」,後人把「交」字加上「食」邊,才變成了餃子。

這些老話、廢話,供大家茶餘飯後一粲。癸巳年,祝望國泰民安,一切順遂如願。

「轉自劉雨虹老師博客」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傳承網 的精彩文章:

優勢就是劣勢
我們歷來自稱禮儀之邦,這個禮究竟是講什麼?

TAG:傳承網 |